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晖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用电气自动化吸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66965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电气自动化吸尘装置,包括履带设置于地面上,底座连接于履带中间,支撑柱连接于底座下方,箱体Ⅰ设置于底座上方,柱状吸尘装置Ⅰ分别设置于箱体Ⅰ左右两侧,连通杆设置于箱体Ⅰ上方,压缩罐设置于箱体Ⅰ上方一侧,储尘罐设置于箱体Ⅰ上方另一侧,箱体Ⅱ连接于连通杆上方,粉尘检测器设置于分别设置于箱体Ⅱ左右两侧,柱状吸尘装置Ⅱ设置于粉尘检测器上方,炮雾机设置于水箱上方,增压机连接于炮雾机后侧;其有益效果为:(1)可在复杂路面上进行移动;(2)设置有多级吸尘装置,可自动关闭不必要的风口进行节能;(3)可通过炮雾机进行水雾喷射,进行快速除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电气自动化吸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尘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电气自动化吸尘装置,属于建筑用品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的建筑用吸尘装置存在着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同时需要消耗人力物力,除尘效果差的问题,而随着目前建筑行业的兴起以及人们对于建筑行业工人们的健康更为重视,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具备自动化作业,同时除尘效果好、可在建筑地面上进行正常移动的种建筑用电气自动化吸尘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增强散热、空间占用小的一种建筑用电气自动化吸尘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履带、支撑柱、底座、箱体Ⅰ、旋转吸尘装置、柱状吸尘装置Ⅰ、连通杆、压缩罐、储尘罐、箱体Ⅱ、粉尘检测器、柱状吸尘装置Ⅱ、液压柱、水箱、喷雾装置、炮雾机、增压机;所述履带设置于地面上,底座连接于履带中间,支撑柱连接于底座下方,箱体Ⅰ设置于底座上方,旋转吸尘装置分别设置于箱体Ⅰ前后两侧,柱状吸尘装置Ⅰ分别设置于箱体Ⅰ左右两侧,连通杆设置于箱体Ⅰ上方,压缩罐设置于箱体Ⅰ上方一侧,储尘罐设置于箱体Ⅰ上方另一侧,箱体Ⅱ连接于连通杆上方,粉尘检测器设置于分别设置于箱体Ⅱ左右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电气自动化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1)、支撑柱(2)、底座(3)、箱体Ⅰ(4)、旋转吸尘装置(5)、柱状吸尘装置Ⅰ(6)、连通杆(7)、压缩罐(8)、储尘罐(9)、箱体Ⅱ(10)、粉尘检测器(11)、柱状吸尘装置Ⅱ(12)、液压柱(13)、水箱(14)、喷雾装置(15)、炮雾机(16)、增压机(17);所述履带(1)设置于地面上,底座(3)连接于履带(1)中间,支撑柱(2)连接于底座(3)下方,箱体Ⅰ(4)设置于底座(3)上方,旋转吸尘装置(5)分别设置于箱体Ⅰ(4)前后两侧,柱状吸尘装置Ⅰ(6)分别设置于箱体Ⅰ(4)左右两侧,连通杆(7)设置于箱体Ⅰ(4)上方,压缩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电气自动化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1)、支撑柱(2)、底座(3)、箱体Ⅰ(4)、旋转吸尘装置(5)、柱状吸尘装置Ⅰ(6)、连通杆(7)、压缩罐(8)、储尘罐(9)、箱体Ⅱ(10)、粉尘检测器(11)、柱状吸尘装置Ⅱ(12)、液压柱(13)、水箱(14)、喷雾装置(15)、炮雾机(16)、增压机(17);所述履带(1)设置于地面上,底座(3)连接于履带(1)中间,支撑柱(2)连接于底座(3)下方,箱体Ⅰ(4)设置于底座(3)上方,旋转吸尘装置(5)分别设置于箱体Ⅰ(4)前后两侧,柱状吸尘装置Ⅰ(6)分别设置于箱体Ⅰ(4)左右两侧,连通杆(7)设置于箱体Ⅰ(4)上方,压缩罐(8)设置于箱体Ⅰ(4)上方一侧,储尘罐(9)设置于箱体Ⅰ(4)上方另一侧,箱体Ⅱ(10)连接于连通杆(7)上方,粉尘检测器(11)设置于分别设置于箱体Ⅱ(10)左右两侧,柱状吸尘装置Ⅱ(12)设置于粉尘检测器(11)上方,液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晖宋庆文王长恩宋庆帅未敬梅
申请(专利权)人:宋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