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释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6693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释放器,包括包覆壳体,所述包覆壳体的顶部两侧的外壁上均开有通孔,且通孔的内壁上焊接有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相对一侧的外壁上均焊接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外壁上均开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壁上插接有防护套管,所述防护套管的内壁上插接有加热电阻丝,且加热电阻丝的一侧外壁上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所述包覆壳体的一端外壁上开有扩散孔,且扩散孔的内壁上焊接有扩散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网孔的直径可以有效的控制,有效增加了实际金属蒸气透出孔面积,加强金属蒸气的发散效率,也使金属释放剂微粒不会漏出,保证光电阴极的质量,提高了光电器件的真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释放器
本技术涉及光电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金属释放器。
技术介绍
目前光电阴极的金属膜的纯度及厚度,直接影响着光电管的性能。而金属膜的纯度及厚度又是由金属释放器的性能决定的。目前,用于光电阴极的金属释放器是由设有条型开口的壳体、封装开口的圆条体、装在壳体中的金属释放剂及加热装置等组成,当金属释放剂受热后,蒸发出的金属蒸气从壳体的开口及封装体间的缝隙中逸出,在沉积在阴极上形成金属基片膜。由于释放过程中,金属蒸气是由释放器上缝隙释放,其缝隙的精度难于控制,在缝隙偏大会产生金属释放剂微粒泄漏,偏小又使金属蒸气释放受阻,而且会使壳体中的金属释放剂等材料与光电阴极中气体接面积小,无法满足兼有吸收阴极中活性气体等杂质气体和释放金属的复合释放材料金属释放过程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金属释放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释放器,包括包覆壳体,所述包覆壳体的顶部两侧的外壁上均开有通孔,且通孔的内壁上焊接有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相对一侧的外壁上均焊接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外壁上均开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壁上插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释放器,包括包覆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壳体(1)的顶部两侧的外壁上均开有通孔,且通孔的内壁上焊接有支撑架(2),两个所述支撑架(2)相对一侧的外壁上均焊接固定块(3),两个所述固定块(3)的一侧外壁上均开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壁上插接有防护套管(4),所述防护套管(4)的内壁上插接有加热电阻丝(5),且加热电阻丝(5)的一侧外壁上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所述包覆壳体(1)的一端外壁上开有扩散孔,且扩散孔的内壁上焊接有扩散管(6),所述扩散管(6)靠近包覆壳体(1)的一端内壁上粘接有等距离呈环形分布的温度传感器(13),所述包覆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储物腔,且储物腔的内部填充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释放器,包括包覆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壳体(1)的顶部两侧的外壁上均开有通孔,且通孔的内壁上焊接有支撑架(2),两个所述支撑架(2)相对一侧的外壁上均焊接固定块(3),两个所述固定块(3)的一侧外壁上均开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壁上插接有防护套管(4),所述防护套管(4)的内壁上插接有加热电阻丝(5),且加热电阻丝(5)的一侧外壁上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所述包覆壳体(1)的一端外壁上开有扩散孔,且扩散孔的内壁上焊接有扩散管(6),所述扩散管(6)靠近包覆壳体(1)的一端内壁上粘接有等距离呈环形分布的温度传感器(13),所述包覆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储物腔,且储物腔的内部填充有金属释放剂(7),所述包覆壳体(1)的一端外壁上开有方形槽,且方形槽的内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光电阴极本体(8),所述包覆壳体(1)底部外壁的中间位置焊接有控制箱(14),所述控制箱(14)的一侧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显示面板(16),所述控制箱(14)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温度控制器(15),所述控制箱(14)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控制面板(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释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阴极本体(8)是由钠金属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楠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民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