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钮开关面板,包括背板、控制模块和主面板,控制模块上设有驱动杆,驱动杆一端贯穿主面板并连接有旋钮,主面板和背板之间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板上围绕连接孔圆周设有若干卡块,该若干卡块一侧设有卡槽,旋钮一端设有与卡块相互配合卡接的环形卡片,连接板的设置用于增强主面板和背板之间的连接强度,连接板上开设有供驱动杆穿出的连接孔,用于在旋转旋钮时,在旋钮朝向主面板的一端设置的环形卡片与卡块的相互配合卡接下,使旋钮沿着卡槽转动,防止旋钮从主面板上掉落,从而防止驱动杆暴露在空气中使用户使用困难且安全性不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钮连接稳定、连接强度高的旋钮开关面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钮开关面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关面板,具体涉及一种旋钮开关面板。
技术介绍
旋钮开关面板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用来作为风扇的开关控制端或是用来对灯光的亮度进行调节,旋钮开关面板由背板、安装在背板上的主面板、控制模块以及设置在主面板表面的旋钮组成,控制模块上设置的驱动杆和旋钮相互卡接,从而通过操作旋钮来带动驱动杆转动,旋钮由于和驱动杆的卡接连接稳定强度不高,常常会在使用过程中直接扭下旋钮,导致使用非常不方便,且重新将旋钮插接回驱动杆上后,由于在内部卡接的连接处受到了磨损,导致在下一次使用中旋钮更加容易脱落,脱落次数多了旋钮会完全插接不回去,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且安全性不高,因为驱动杆是与控制模块直接连接的,空气潮湿时容易带电,安全强度低;由于旋钮开关面板的主面板需要设置的较大,而在主面板上只设置有旋钮,整体的连接强度不高,会导致主面板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损坏,影响使用和美观,以及内部控制模块可能发生的漏电安全性;旋钮开关面板在使用时通常会连续开着好几个小时,长时间的持续使用中控制模块会发热,而在安装时墙面上开设的预埋坑不会太大,导致内部热量的持续聚集,控制模块易被烧坏,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钮连接稳定、连接强度高且内部散热效果好的旋钮开关面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旋钮开关面板,包括背板和设置在背板上的控制模块以及与背板卡接的主面板,所述控制模块上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远离控制模块的一端贯穿主面板并连接有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面板和背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供驱动杆穿出的连接孔,所述连接板上围绕连接孔圆周设置有若干卡块,该若干卡块远离驱动杆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旋钮朝向主面板的一端设置有与卡块相互配合卡接的环形卡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主面板和背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设置一方面用于增强主面板和背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连接板上开设有供驱动杆穿出的连接孔,若干卡块围绕连接孔圆周的设置,用于在旋转旋钮时,在旋钮朝向主面板的一端设置的环形卡片与卡块的相互配合卡接下,使旋钮沿着卡槽转动,防止旋钮从主面板上掉落,从而防止驱动杆暴露在空气中使用户使用困难且安全性不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钮连接稳定、连接强度高的旋钮开关面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块沿连接孔圆周等距离间隔设置有四块,所述卡槽的槽宽大于环形卡片的厚度。优选为:所述驱动杆远离控制模块的一端表面沿驱动杆圆周等距离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列的竖直条纹,所述旋钮内部设置有套头,所述套头上配合竖直条纹设置有若干等距离均匀排列的连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块沿连接孔圆周等距离间隔设置四块,卡槽的槽宽大于环形卡片的厚度,在起到保护旋钮不会掉落的同时,能使环形卡片在卡槽中持续转动,起到保持旋钮平稳转动的作用;驱动杆一端设置的若干均匀排列的竖直条纹和旋钮上套头内部设置若干等距离均匀排列的连接槽相互配合作用下对旋钮进行固定,同时使旋钮可以带动驱动杆旋转,驱动控制模块发出电信号,且与环形卡片和卡槽的配合下,进一步加强了旋钮的固定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背板远离主面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若干彼此相互连接用于加强背板的整体强度的加强筋。优选为:所述控制模块远离驱动杆的一侧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上设置有大小相等的连接块。优选为:所述旋钮远离主面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标识块,所述标识块表面涂设有荧光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的设置用于加强背板的连接强度,背板作为整体的骨架来说,强度最为关键,该设置避免背板在受到外部的主面板撞击作用下,整体产生形变,从而影响正常的使用;在控制模块上开设散热孔,在旋钮开关面板持续使用中,加快散发控制模块散发出来的大量热量,防止热量在控制模块内部堆积而降低控制模块的使用寿命,甚至发生过热烧坏的情况,连接块的设置用于加强控制模块的外壳强度,加强抗拉伸强度;表面涂布有的标识块作用为方便用户在夜晚使用中无需开灯即可开关调整旋钮至想要的位置,方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背板和连接板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背板和控制模块左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主面板后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背板2、控制模块3、主面板4、驱动杆5、旋钮6、连接孔7、卡块8、卡槽9、环形卡片10、连接板11、竖直条纹12、套头13、连接槽14、加强筋15、散热孔16、连接块17、标识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旋钮开关面板,包括背板1和设置在背板1上的控制模块2以及与背板1卡接的主面板3,所述控制模块2上设置有驱动杆4,所述驱动杆4远离控制模块2的一端贯穿主面板3并连接有旋钮5,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主面板3和背板1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上开设有供驱动杆4穿出的连接孔6,所述连接板10上围绕连接孔6圆周设置有若干卡块7,该若干卡块7远离驱动杆4的一侧设置有卡槽8,所述旋钮5朝向主面板3的一端设置有与卡块7相互配合卡接的环形卡片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主面板3和背板1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0,连接板10的设置一方面用于增强主面板3和背板1之间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连接板10上开设有供驱动杆4穿出的连接孔6,若干卡块7围绕连接孔6圆周的设置,用于在旋转旋钮5时,在旋钮5朝向主面板3的一端设置的环形卡片9与卡块7的相互配合卡接下,使旋钮5沿着卡槽8转动,防止旋钮5从主面板3上掉落,从而防止驱动杆4暴露在空气中使用户使用困难且安全性不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钮连接稳定、连接强度高的旋钮开关面板。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卡块7沿连接孔6圆周等距离间隔设置有四块,所述卡槽8的槽宽大于环形卡片9的厚度。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杆4远离控制模块2的一端表面沿驱动杆4圆周等距离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列的竖直条纹11,所述旋钮5内部设置有套头12,所述套头12上配合竖直条纹11设置有若干等距离均匀排列的连接槽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块7沿连接孔6圆周等距离间隔设置四块,卡槽8的槽宽大于环形卡片9的厚度,在起到保护旋钮5不会掉落的同时,能使环形卡片9在卡槽8中持续转动,起到保持旋钮5平稳转动的作用;驱动杆4一端设置的若干均匀排列的竖直条纹11和旋钮5上套头12内部设置若干等距离均匀排列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钮开关面板,包括背板(1)和设置在背板(1)上的控制模块(2)以及与背板(1)卡接的主面板(3),所述控制模块(2)上设置有驱动杆(4),所述驱动杆(4)远离控制模块(2)的一端贯穿主面板(3)并连接有旋钮(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面板(3)和背板(1)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上开设有供驱动杆(4)穿出的连接孔(6),所述连接板(10)上围绕连接孔(6)圆周设置有若干卡块(7),该若干卡块(7)远离驱动杆(4)的一侧设置有卡槽(8),所述旋钮(5)朝向主面板(3)的一端设置有与卡块(7)相互配合卡接的环形卡片(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钮开关面板,包括背板(1)和设置在背板(1)上的控制模块(2)以及与背板(1)卡接的主面板(3),所述控制模块(2)上设置有驱动杆(4),所述驱动杆(4)远离控制模块(2)的一端贯穿主面板(3)并连接有旋钮(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面板(3)和背板(1)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上开设有供驱动杆(4)穿出的连接孔(6),所述连接板(10)上围绕连接孔(6)圆周设置有若干卡块(7),该若干卡块(7)远离驱动杆(4)的一侧设置有卡槽(8),所述旋钮(5)朝向主面板(3)的一端设置有与卡块(7)相互配合卡接的环形卡片(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钮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7)沿连接孔(6)圆周等距离间隔设置有四块,所述卡槽(8)的槽宽大于环形卡片(9)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海波,毛勇军,尤胜锡,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托泰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