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旋转膜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36432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旋转膜钉系统,包括主体和内槽,所述主体的上端设置有钉头,且钉头的中部安置有环形槽,所述钉头的下方固定有钉体,且钉体上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通孔,所述内槽的内部设置有螺丝刀,且内槽位于钉体的内部,所述螺丝刀的表面设置有螺纹,且螺纹下端的外侧安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外侧安装有旋转环,且旋转环中部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外壁,且外壁的内部安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有指针,所述旋转环的中部设置有穿孔。该防旋转膜钉系统设置有2个关于钉体的中心对称的通孔,可以通孔来穿接线绳,使得整个主体便于进行安装和拆卸,提高其实际使用的性能。

An anti rotation membrane nail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rotation film nail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and an inner groove. The upper end of the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nail head, an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nail head is provided with an annular groove. The lower part of the nail head is fixed with a nail body, and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nail body are provided with through holes. The inner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screwdriver and an inner groove. Inside the screw body, the surface of the screwdriver is provided with threads,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threads is provided with openings, the outer side of the openings is provided with rotating rings,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middle part of the rotating rings is provided with internal threads,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internal threads are fixed with external walls,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outer wall is provided with grooves. The inner part of the rotary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pointer, an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rotating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perforation. The anti-rotation membrane nail system has two centrally symmetrical holes on the nail body, through which the connection rope can be pierced, making the whole body easy to install and disassemble, and improving its practical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旋转膜钉系统
本技术涉及膜钉装置
,具体为一种防旋转膜钉系统。
技术介绍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7月第38卷第4期第248~250页,刊登了邱立新等发表的题为《纯钛膜在种植外科中CN203458482U说明书32/5页4应用效果的初步研究》的文章,文中公开了采用纯钛膜建立骨再生修复空间,并使用种植体及覆盖螺帽的方法固定钛膜,可防止膜移位及塌陷,同时保证移植碎骨块及血凝块的稳定,利于骨修复,其中涉及到膜钉系统的应用。市场上的膜钉系统存在进退控制较为复杂和困难的情况,导致膜钉难以进行移动,让其使用极为不便,且膜钉固定后容易发生旋转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旋转、便于控制进退的防旋转膜钉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旋转膜钉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膜钉系统存在进退控制较为复杂和困难的情况,导致膜钉难以进行移动,让其使用极为不便,且膜钉固定后容易发生旋转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旋转膜钉系统,包括主体和内槽,所述主体的上端设置有钉头,且钉头的中部安置有环形槽,所述钉头的下方固定有钉体,且钉体上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通孔,所述内槽的内部设置有螺丝刀,且内槽位于钉体的内部,所述螺丝刀的表面设置有螺纹,且螺纹下端的外侧安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外侧安装有旋转环,且旋转环中部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外壁,且外壁的内部安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有指针,所述旋转环的中部设置有穿孔,且旋转环外侧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钉体的底端固定有啮齿膜。优选的,所述通孔设置有2个,且其关于钉体的中心对称。优选的,所述内槽为椭圆形结构,且其中心与螺丝刀的竖直中轴线相重合。优选的,所述内螺纹的高度为旋转环高度的二分之一,且其内径小于旋转环的内径。优选的,所述指针关于旋转环呈环形分布,且其之间距离相等。优选的,所述啮齿膜为啮齿状结构,且其与钉体为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旋转膜钉系统设置有2个关于钉体的中心对称的通孔,可以通孔来穿接线绳,使得整个主体便于进行安装和拆卸,提高其实际使用的性能,且其设置有为椭圆形结构的内槽,方便将螺丝刀安置在内槽内,且使螺丝刀表面的螺纹能够突出到内槽外,便于螺丝刀与旋转环相连接固定,且其设置有高度为旋转环高度的二分之一的内螺纹,通过突出的内螺纹可以很好的与螺纹相连接,同时保证旋转环与钉体之间留有旋转间隙,便于旋转环在钉体外侧进行旋转,且其设置有指关于旋转环呈环形分布的指针,便于旋转环在旋转时,可以通过内陷在凹槽内部的指针来观察旋转的圈数和角度,让其使用过程更加的便捷,且其设置有为啮齿状结构的啮齿膜,通过其啮齿结构可以很好的防止旋转,使其固定的更加稳定和牢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旋转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钉头,3、环形槽,4、钉体,5、通孔,6、内槽,7、螺丝刀,8、螺纹,9、开口,10、旋转环,11、内螺纹,12、外壁,13、凹槽,14、指针,15、穿孔,16、限位块,17、啮齿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旋转膜钉系统,包括主体1、钉头2、环形槽3、钉体4、通孔5、内槽6、螺丝刀7、螺纹8、开口9、旋转环10、内螺纹11、外壁12、凹槽13、指针14、穿孔15、限位块16和啮齿膜17,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钉头2,且钉头2的中部安置有环形槽3,钉头2的下方固定有钉体4,且钉体4上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通孔5,通孔5设置有2个,且其关于钉体4的中心对称,可以通孔5来穿接线绳,使得整个主体1便于进行安装和拆卸,提高其实际使用的性能,内槽6的内部设置有螺丝刀7,且内槽6位于钉体4的内部,内槽6为椭圆形结构,且其中心与螺丝刀7的竖直中轴线相重合,方便将螺丝刀7安置在内槽6内,且使螺丝刀7表面的螺纹8能够突出到内槽6外,便于螺丝刀7与旋转环10相连接固定,螺丝刀7的表面设置有螺纹8,且螺纹8下端的外侧安置有开口9,开口9的外侧安装有旋转环10,且旋转环10中部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11,内螺纹11的高度为旋转环10高度的二分之一,且其内径小于旋转环10的内径,通过突出的内螺纹11可以很好的与螺纹8相连接,同时保证旋转环10与钉体4之间留有旋转间隙,便于旋转环10在钉体4外侧进行旋转,内螺纹11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外壁12,且外壁12的内部安置有凹槽13,凹槽13的内部固定有指针14,指针14关于旋转环10呈环形分布,且其之间距离相等,便于旋转环10在旋转时,可以通过内陷在凹槽13内部的指针14来观察旋转的圈数和角度,让其使用过程更加的便捷,旋转环10的中部设置有穿孔15,且旋转环10外侧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限位块16,钉体4的底端固定有啮齿膜17,啮齿膜17为啮齿状结构,且其与钉体4为固定连接,通过其啮齿结构可以很好的防止旋转,使其固定的更加稳定和牢固。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防旋转膜钉系统,首先通过环形槽3和通孔5来穿接绑定线绳,方便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线绳对主体1进行控制,之后可以通过旋转旋转环10,使得与内螺纹11在开口9处带动和其螺纹结构相吻合的螺纹8进行旋转,从而使得螺丝刀7随着内螺纹11和螺纹8之间产生的螺旋力进行移动,且在旋转旋转环10时,可以通过内陷在凹槽13内部的指针14来观察旋转的圈数和角度,让其使用过程更加的便捷,同时突出的内螺纹11可以很好的与螺纹8相连接,同时保证旋转环10与钉体4之间留有旋转间隙,便于旋转环10在钉体4外侧进行旋转,最后为啮齿状结构的啮齿膜17,可以很好的防止主体1和钉体4发生旋转,使其固定的更加稳定和牢固,就这样完成整个防旋转膜钉系统的使用过程。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旋转膜钉系统,包括主体(1)和内槽(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钉头(2),且钉头(2)的中部安置有环形槽(3),所述钉头(2)的下方固定有钉体(4),且钉体(4)上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通孔(5),所述内槽(6)的内部设置有螺丝刀(7),且内槽(6)位于钉体(4)的内部,所述螺丝刀(7)的表面设置有螺纹(8),且螺纹(8)下端的外侧安置有开口(9),所述开口(9)的外侧安装有旋转环(10),且旋转环(10)中部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11),所述内螺纹(11)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外壁(12),且外壁(12)的内部安置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的内部固定有指针(14),所述旋转环(10)的中部设置有穿孔(15),且旋转环(10)外侧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限位块(16),所述钉体(4)的底端固定有啮齿膜(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旋转膜钉系统,包括主体(1)和内槽(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钉头(2),且钉头(2)的中部安置有环形槽(3),所述钉头(2)的下方固定有钉体(4),且钉体(4)上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通孔(5),所述内槽(6)的内部设置有螺丝刀(7),且内槽(6)位于钉体(4)的内部,所述螺丝刀(7)的表面设置有螺纹(8),且螺纹(8)下端的外侧安置有开口(9),所述开口(9)的外侧安装有旋转环(10),且旋转环(10)中部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11),所述内螺纹(11)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外壁(12),且外壁(12)的内部安置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的内部固定有指针(14),所述旋转环(10)的中部设置有穿孔(15),且旋转环(10)外侧的上下两端均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冰浩方玉柱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玉蕙口腔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