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永官专利>正文

楼顶专用的全自动智能补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6162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楼顶专用的全自动智能补偿器,它涉及一种补偿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补偿器存在节能效果差、储水量小、水位精准度低、供水压力低和稳定性能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一所述吸气管(5)上安装有球阀(10),排气管(7)上安装有球阀(10),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的壁上安装有水位计(4);技术方案二所述气管(13)上安装有球阀(10)和电磁阀(12),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的壁上安装有水位控制器(11);技术方案三所述隔膜(19)穿过隔膜安装孔(1-7)设置在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案一和方案二具有节能效果好、储水量大、水位精准度高、供水压力高和稳定性能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案三有效防止了水质的二次污染,使得用户饮水卫生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补偿器。
技术介绍
补偿器在地下或地上一层二次增压给水设备进入睡眠或停机状态时自动运行,供给用户用水,补偿器在无负压变频高层供水设备中是用户用水的必经之路,现有的补偿器是由补偿器体、水管网口、出水口和气口组成的,水流从入水网口进入器体内,经出水口给用户供水。现有的补偿器存在节能效果差、储水量小、水位精准度低、供水压力低和稳定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补偿器存在节能效果差、储水量小、水位精准度低、供水压力低和稳定性能差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楼顶专用的全自动智能补偿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是:楼顶专用的全自动智能补偿器包括炭钢内衬玻璃容器、进出水管、支架、水位计、吸气管、吸气阀、排气管、排气阀、闸阀和球阀,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的下端面上设有支架,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的下端面上开有进出水孔,所述进出水管的一端安装在进出水孔内,所述闸阀安装在进出水管上,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的上端面上开有吸气孔和排气孔,所述吸气管和排气管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吸气孔和排气孔内,所述吸气管上由下到上依次安装有球阀和吸气阀,所述排气管上由下到上依次安装有球阀和排气阀,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的壁上安装有水位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二是:楼顶专用的全自动智能补偿器包括炭钢内衬玻璃容器、进出水管、支架、水位控制器、电磁阀、气管、电接点压力表、闸阀和球阀,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的下端面上设有支架,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的下端面上开有进出水孔,所述进出水管的一端安装在进出水孔内,所述闸阀安装在进出水管上,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的上端面上开有气管安装孔,所述气管的一端安装在气管安装孔内,所述气管上由下到上依次安装-->有球阀和电磁阀,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的上端面上开有压力表安装孔,所述电接点压力表安装在压力表安装孔内,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的壁上安装有水位控制器,所述水位控制器与炭钢内衬玻璃容器的内部连通。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三是:楼顶专用的全自动智能补偿器包括炭钢内衬玻璃容器、进出水管、支架、压力表、隔膜、法兰、闸阀和球阀,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的下端面上设有支架,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的下端面上开有进出水孔,所述进出水管的一端安装在进出水孔内,所述闸阀和压力表安装在进出水管上,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的上端面上开有隔膜安装孔,所述隔膜的下端穿过隔膜安装孔设置在炭钢内衬玻璃容器内,隔膜的颈部与隔膜安装孔固接,所述隔膜的上端在炭钢内衬玻璃容器的外面且与法兰固接,所述大气连通管的一端穿过法兰与隔膜内部连通,所述球阀安装在炭钢内衬玻璃容器上且与炭钢内衬玻璃容器连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方案一和方案二具有节能效果好、储水量大、水位精准度高、供水压力高和稳定性能好的优点;本技术的方案三还有效地防止了水质的二次污染,使得用户的饮水卫生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种方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种方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三种方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进出水管2、支架3、水位计4、吸气管5、吸气阀6、排气管7、排气阀8、闸阀9、球阀10、水龙头组20、增压给水设备21和楼顶消防水箱间30,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的下端面上设有支架3,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的下端面上开有进出水孔1-1,所述进出水管2的一端安装在进出水孔1-1内,所述闸阀9安装在进出水管2上,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的上端面上开有吸气孔1-2和排气孔1-3,所述吸气管5和排气管7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吸气孔1-2和排气孔1-3内,所述吸气管5上由下到上依次安装有球阀10-->和吸气阀6,所述排气管7上由下到上依次安装有球阀10和排气阀8,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的壁上安装有水位计4,所述水位计4与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的内部连通,所述水龙头组20设置在补偿器和增压给水设备21之间,水龙头组20、补偿器和增压给水设备21通过水管相互联通,所述补偿器设置在楼顶消防水箱间30内。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它还增加有空气过滤器15,所述空气过滤器15安装在吸气管5上且位于吸气阀6的上方。如此设置,有效地防止了水质的二次污染。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进出水管2、支架3、水位控制器11、电磁阀12、气管13、电接点压力表14、闸阀9、球阀10、水龙头组20、增压给水设备21和楼顶消防水箱间30,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的下端面上设有支架3,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的下端面上开有进出水孔1-1,所述进出水管2的一端安装在进出水孔1-1内,所述闸阀9安装在进出水管2上,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的上端面上开有气管安装孔1-4,所述气管13的一端安装在气管安装孔1-4内,所述气管13上由下到上依次安装有球阀10和电磁阀12,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的上端面上开有压力表安装孔1-5,所述电接点压力表14安装在压力表安装孔1-5内,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的壁上安装有水位控制器11,所述水位控制器11与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的内部连通,所述水龙头组20设置在补偿器和增压给水设备21之间,水龙头组20、补偿器和增压给水设备21通过水管相互联通,所述补偿器设置在楼顶消防水箱间30内。如此设置,储水量更大。所述水位控制器11为外购件,由上海远沪公司生产,型号为UQK-1。如此设置,供水压力更高、水位精准度更高。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的水位控制器11采用的是浮球式或探头式水位控制器。如此设置,水位精准度更高。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的不同点在于,它还增加有连接管17、空气压缩机16和第三球阀26,-->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的上端面上开有连接管安装孔1-6,所述连接管17的一端安装在连接管安装孔1-6内,连接管17的另一端与空气压缩机16连接,所述第三球阀26设置在连接管17上。如此设置,储水量更大。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进出水管2、支架3、压力表18、隔膜19、法兰22、闸阀9、球阀10、大气连通管23、水龙头组20、增压给水设备21和楼顶消防水箱间30,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的下端面上设有支架3,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的下端面上开有进出水孔1-1,所述进出水管2的一端安装在进出水孔1-1内,所述闸阀9和压力表18安装在进出水管2上,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的上端面上开有隔膜安装孔1-7,所述隔膜19的下端穿过隔膜安装孔1-7设置在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内,隔膜19的颈部与隔膜安装孔1-7固接,所述隔膜19的上端在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的外面且法兰22固接,所述大气连通管23的一端穿过法兰22与隔膜19内部连通,所述球阀10安装在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上且与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连通,所述水龙头组20设置在补偿器和增压给水设备21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楼顶专用的全自动智能补偿器,它包括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进出水管(2)、支架(3)、水位计(4)、吸气管(5)、吸气阀(6)、排气管(7)、排气阀(8)、闸阀(9)和球阀(10),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的下端面上设有支架(3),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的下端面上开有进出水孔(1-1),所述进出水管(2)的一端安装在进出水孔(1-1)内,所述闸阀(9)安装在进出水管(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的上端面上开有吸气孔(1-2)和排气孔(1-3),所述吸气管(5)和排气管(7)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吸气孔(1-2)和排气孔(1-3)内,所述吸气管(5)上由下到上依次安装有球阀(10)和吸气阀(6),所述排气管(7)上由下到上依次安装有球阀(10)和排气阀(8),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的壁上安装有水位计(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顶专用的全自动智能补偿器,它包括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进出水管(2)、支架(3)、水位计(4)、吸气管(5)、吸气阀(6)、排气管(7)、排气阀(8)、闸阀(9)和球阀(10),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的下端面上设有支架(3),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的下端面上开有进出水孔(1-1),所述进出水管(2)的一端安装在进出水孔(1-1)内,所述闸阀(9)安装在进出水管(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的上端面上开有吸气孔(1-2)和排气孔(1-3),所述吸气管(5)和排气管(7)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吸气孔(1-2)和排气孔(1-3)内,所述吸气管(5)上由下到上依次安装有球阀(10)和吸气阀(6),所述排气管(7)上由下到上依次安装有球阀(10)和排气阀(8),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的壁上安装有水位计(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楼顶专用的全自动智能补偿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空气过滤器(15),所述空气过滤器(15)安装在吸气管(5)上且位于吸气阀(6)的上方。3、一种楼顶专用的全自动智能补偿器,它包括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进出水管(2)、支架(3)、水位控制器(11)、电磁阀(12)、气管(13)、电接点压力表(14)、闸阀(9)和球阀(10),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的下端面上设有支架(3),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的下端面上开有进出水孔(1-1),所述进出水管(2)的一端安装在进出水孔(1-1)内,所述闸阀(9)安装在进出水管(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的上端面上开有气管安装孔(1-4),所述气管(13)的一端安装在气管安装孔(1-4)内,所述气管(13)上由下到上依次安装有球阀(10)和电磁阀(12),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的上端面上开有压力表安装孔(1-5),所述电接点压力表(14)安装在压力表安装孔(1-5)内,所述炭钢内衬玻璃容器(1)的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官
申请(专利权)人:李永官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