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柱支顶后浇带的两侧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35903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柱支顶后浇带的两侧结构,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包括地基、浇筑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柱以及固定连接于地基上的支架,支架和混凝土柱的顶部放置有楼板模板,所述混凝土柱空心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柱支顶后浇带的两侧结构的施工方法:a1.浇筑混凝土柱;a2.搭设支架和楼板模板;a3.留出后浇带,浇筑后浇带两侧的梁板结构;a4.拆除支架,使混凝土柱独立承受梁板结构的荷载;a5.封闭后浇带;a6.拆除混凝土柱。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柱实心,浪费砂浆的问题,通过浇筑出的混凝土柱空心,达到了节省砂浆的效果。

Two sides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post pouring belt of concrete colum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wo-sided structure of a post-pouring belt on the top of a concrete column,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ncluding a foundation, a concrete column poured on the foundation and a bracket fixed to the foundation. A floor template is placed on the top of the bracket and the concrete column, and the hollow arrangement of the concrete column is also disclosed.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the two sides of the post-poured zone on the top of concrete columns are as follows: a 1. pouring concrete columns; a 2. erecting brackets and floor formwork; a 3. setting aside the post-poured zone to pour the beam-slab structure on both sides of the post-poured zone; a 4. removing the bracket to make the concrete column bear the load of the beam-slab structure independently; a 5. closing the post-poured zone; and a 6. removing concrete columns.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of solid concrete column and waste of mortar, and achieves the effect of saving mortar by pouring hollow concrete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柱支顶后浇带的两侧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混凝土柱支顶后浇带的两侧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产生沉降差,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楼板、梁的相应位置留设后浇带,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后浇带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由于后浇带的设置使原结构的受力状态暂时改变,施工过程中后浇带两侧模板及其钢管支架原则上不拆除,但考虑到实际材料运输、钢管租赁费用等情况,部分后浇带两侧钢管支架需要拆除,在拆除的同时必须采取可靠的支撑措施以保证结构在施工阶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现有技术可参考申请公布号CN10603270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件,其公布了一种混凝土柱支顶后浇带的两侧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支设支撑后浇带两侧的梁板结构的混凝土柱的混凝土柱模板,浇筑混凝土柱至达到设计楼板的底标高并预留铺设楼板模板的位置;2、搭设支撑后浇带两侧的梁板结构的第一钢管模板支架和楼板模板,然后进行梁板结构的浇筑;3、拆除第一钢管模板支架,混凝土柱独立承受梁板结构的荷载;4、支设后浇带部位的第二钢管模板支架,封闭后浇带;5、待后浇带与后浇带两侧梁板结构连成一体且达到强度后拆除混凝土。但是,最终混凝土柱需要拆除,混凝土柱最终需要拆除,实心的混凝土柱浪费砂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柱支顶后浇带两侧结构,其通过将混凝土柱浇筑为空心的,节省砂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柱支顶后浇带的两侧结构,包括地基、浇筑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柱以及固定连接于地基上的支架,支架和混凝土柱的顶部放置有楼板模板,所述混凝土柱空心设置;所述混凝土柱包括多个方形管模板和位于方形管模板内的圆筒,方形管模板与圆筒构成的空腔内浇筑有砂浆。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圆筒位于方形管模板内,将砂浆浇筑于方形管模板与圆筒构成的空腔内,方形管模板和圆筒使砂浆凝固后形成的混凝土柱空心,相比于传统的实心的混凝土柱,可以更加的节省材料。较佳的,所述圆筒与所述方形管模板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圆筒和方向管模板之间可拆,方便后期对混凝土柱的拆除。较佳的,所述方形管模板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半方管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一起构成;所述圆筒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半圆筒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一起构成;所述圆筒和方形管模板通过连接件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方形管模板和圆筒均有两部分组成切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螺栓和螺母固定能够方便方形管模板和圆筒的拆卸。较佳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半圆筒相向一侧的两边沿上的连接板,螺栓和螺母连接于两个连接板上,以及开设于两个半方管两侧的侧壁上的防护槽,防护槽罩在固定两个半圆筒的螺栓和螺母外。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螺栓和螺母将两个半圆筒固定再一起后,再将两个半方管固定后,使防护槽套设于两个半圆筒上的螺栓和螺母外,一方面可将圆筒与方形管模板固定,另一方面防护槽可防止砂浆将螺栓和螺母凝固,方便后期的拆卸。较佳的,所述支架包括立柱、可拆卸固定连接于立柱顶部的龙骨以及可拆卸固定连接于龙骨上的支撑杆。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支撑杆与龙骨之间为可拆卸固定连接,龙骨与立柱之间为可茶拆卸固定连接,方便后期拆除支架。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柱支顶后浇带两侧结构的施工方法,对混凝土柱浇筑时,能够节省砂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柱支顶后浇带的两侧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浇筑用于支撑后浇带两侧的梁板结构的混凝土柱;a2.搭设支架和楼板模板;a3.待混凝土柱浇筑好并达到其强度后,在楼板模板上定位放线,留出后浇带,浇筑后浇带两侧的梁板结构;a4.待后浇带两侧的梁板结构的混凝土强度达到等级要求后,拆除支架,使混凝土柱独立承受梁板结构的荷载;a5.封闭后浇带,即将后浇带浇筑填满;a6.待后浇带和后浇带两侧的梁板结构成一体且达到强度后,拆除混凝土柱。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将混凝土柱浇筑为空心,节省砂浆,还能方便后期支架以及方形管模板和圆筒的拆除。较佳的,在a1中,先将半圆筒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形成圆筒,再将两个半方管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于圆筒的外侧形成方形管模板,最后将砂浆浇筑于圆筒与方形管模板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方便快速将方形管模板和圆筒的高度达到设计楼板的底标高并预留铺设楼板模板的高度,同时便于后期对混凝土柱的拆除。较佳的,a2中,先将立柱固定于地基上,立柱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固定套筒,固定套筒上固设有凸棱,龙骨的两端开设有开口向下的缺口槽,将缺口槽卡接于凸棱上,即可将龙骨固定于立柱的顶部;龙骨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上凹槽和下凹槽,支撑杆的两端固设有上卡块和下卡块,将上卡块和下卡块卡接于上凹槽和下凹槽内,即可将支撑杆和龙骨固定;最后将楼板模板放置于龙骨与支撑杆的顶部。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支撑杆插接于龙骨上,龙骨插接于固定套筒的凸棱上,固定套筒与立柱螺纹连接,安装时,使龙骨两端的缺口槽卡接于凸棱上,使支撑杆两端的上卡块和下卡块卡接于龙骨内侧壁的上凹槽和下凹槽,即可将支架安装好,方便支架的安装。较佳的,先拧动固定套筒,使固定套筒上的凸棱脱离龙骨的缺口槽;再使支撑杆两端的上卡块和下卡块脱离龙骨内侧壁上的上凹槽和下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拆卸时,只需拧动固定套筒,固定套筒向下移动,即可使凸棱脱离缺口槽,即可将龙骨与立柱分离,再将支撑杆从龙骨上取下,方便支架的拆卸。较佳的,在a6中,先取下方形管模板上的螺栓和螺母,再取下圆筒上的螺栓和螺母,最后将浇筑于圆筒和方形管模板之间的混凝土块拆下。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方便对混凝土柱进行拆除。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混凝土柱由多个相互连接的方形管模板连接而成,方形管模板内连接有圆筒,将砂浆浇筑于圆筒与方形管模板之间,使形成的混凝土柱空心,能够节省砂浆;2.各个方形管模板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使方形管模板之间方便拆卸和安装;3.立柱固定连接于地基上,立柱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固定套筒,固定套筒上固设有凸棱,龙骨的两端开设有开口向下的缺口槽,将缺口槽卡接于凸棱上,即可将龙骨固定于立柱的顶部,龙骨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上凹槽和下凹槽,支撑杆的两端固设有上卡块和下卡块,将上卡块和下卡块卡接于上凹槽和下凹槽内,即可将支撑杆和龙骨固定,方便机架的安装和拆卸。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轴测图;图2是为凸显方形管模板和圆筒而作的爆炸图;图3是为凸显支架和楼板模板连接而作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为凸显固定套筒、龙骨以及立柱之间的连接关系而作的爆炸图;图5是为凸显龙骨与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关系而作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地基;2、混凝土柱;21、方形管模板;211、半方管;212、中凸沿;213、上凸沿;214、下凸沿;22、圆筒;221、半圆筒;222、连接板;223、防护槽;3、支架;31、立柱;311、固定套筒;312、固定槽;313、凸棱;314、手持部;32、龙骨;321、缺口槽;322、上凹槽;323、下凹槽;33、支撑杆;331、上卡块;332、下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柱支顶后浇带的两侧结构,包括地基(1)、浇筑于地基(1)上的混凝土柱(2)以及固定连接于地基(1)上的支架(3),支架(3)和混凝土柱(2)的顶部放置有楼板模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柱(2)空心设置;所述混凝土柱(2)包括多个方形管模板(21)和位于方形管模板(21)内的圆筒(22),方形管模板(21)与圆筒(22)构成的空腔内浇筑有砂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柱支顶后浇带的两侧结构,包括地基(1)、浇筑于地基(1)上的混凝土柱(2)以及固定连接于地基(1)上的支架(3),支架(3)和混凝土柱(2)的顶部放置有楼板模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柱(2)空心设置;所述混凝土柱(2)包括多个方形管模板(21)和位于方形管模板(21)内的圆筒(22),方形管模板(21)与圆筒(22)构成的空腔内浇筑有砂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柱支顶后浇带的两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22)与所述方形管模板(21)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柱支顶后浇带的两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管模板(21)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半方管(211)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一起构成;所述圆筒(22)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半圆筒(221)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一起构成;所述圆筒(22)和方形管模板(21)通过连接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柱支顶后浇带的两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半圆筒(221)相向一侧的两边沿上的连接板(222),螺栓和螺母连接于两个连接板(222)上,以及开设于两个半方管(211)两侧的侧壁上的防护槽(223),防护槽(223)罩在固定两个半圆筒(221)的螺栓和螺母外。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柱支顶后浇带的两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包括立柱(31)、可拆卸固定连接于立柱(31)顶部的龙骨(32)以及可拆卸固定连接于龙骨(32)上的支撑杆(3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柱支顶后浇带的两侧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1.浇筑用于支撑后浇带(5)两侧的梁板结构(6)的混凝土柱(2);a2.搭设支架(3)和楼板模板(4);a3.待混凝土柱(2)浇筑好并达到其强度后,在楼板模板(4)上定位放线,留出后浇带(5),浇筑后浇带(5)两侧的梁板结构(6);a4.待后浇带(5)两侧的梁板结构(6)的混凝土强度达到等级要求后,拆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益伟沈益峰张京琼周伟静陈伟春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中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