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德山专利>正文

地下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35798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2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浇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地下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它的浇筑方法:进行平面浇筑时,遵循从远到近、从下往上从向斜面结构向前推进式浇筑作业;在冬期施工施工时,要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要控制在10℃以上,浇筑后及时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墙体混凝土应分层浇筑,第一层混凝土浇筑高度控制在300mm左右,以后每次浇筑高度不应超过500mm,浇筑高度以按分层厚度用不同颜色油漆刷好的标尺竿控制;最后进行分层振捣。它严格控制地下水泥浇筑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以保证地下混凝土的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规范了浇筑管道的固定方式和连接方法,以保证施工的绝对安全。

Concrete pouring method for underground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concrete pouring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the concrete pouring method for underground structures. Its pouring method: when plain pouring, follow the forward pouring operation from far to near, from bottom to top, from inclined plane structure; in winter construction, the temperature of concrete moulding should be controlled above 10 degrees Celsius, after pouring, timely heat preservation and moisturizing maintenance; wall concrete should be layered pouring, the first layer of coagulation. Soil pouring height should be controlled at about 300 mm, and then each pouring height should not exceed 500 mm. The pouring height should be controlled by rods brushed with varying colors according to the thickness of layers. Finally, layered vibration is carried out. It strictly controls the groundwater cement pouring process and operation method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underground concrete structure, and standardizes the fixed way and connection method of pouring pipeline to ensure the absolute safety of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浇筑
,尤其是涉及地下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浇筑指的是将混凝土浇筑入模直至塑化的过程。地下混凝土浇筑不同地表浇筑,其需要考虑的问题较多,而传统的地下混凝土浇筑方法比较粗糙,不能够保证工程质量,需要后期进行修补,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地下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它严格控制地下水泥浇筑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以保证地下混凝土的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规范了浇筑管道的固定方式和连接方法,以保证施工的绝对安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的施工方法和流程:步骤一: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A、采用输送管输送混凝土时,应由远而近浇筑,同一区域内的混凝土,应按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顺序,分层连续浇筑;即浇筑方向由一端向另一端采取斜面分层推进,一次从底到顶浇筑方法浇筑,浇筑时应先浇筑电梯基坑和集水坑,待其标高与板底标高一致后再浇筑大面积;B、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从一头浇筑严格控制浇筑间歇;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间歇时间不大于初凝时间,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并振捣棒下插前层混凝土50mm;电梯井、集水坑处底板混凝土提前浇筑一段时间,但要保证在初凝前浇筑电梯井、集水坑壁混凝土;C、根据泵送浇筑时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道浇筑带前后布置三条振捣棒,前道振捣棒布置在底排钢筋处和混凝土坡脚处,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成40~45度进行振捣,确保下部混凝土密实,后道振捣棒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振捣和密实;D、基础底板厚度为700mm,应采用斜面分层分段浇筑的方法,避免出现冷缝;可按1:6-1:10斜面分层浇筑;浇筑中混凝土要摊铺均匀,坍落一致,并充分振捣使各层混凝土能形成一整体,使其收缩变形一致;E、振捣棒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宜将振捣棒略上下抽动,以便上下振动均匀;振捣棒移动间距≤400mm。每点振捣时间15-30秒,振捣至混凝土表面全部泛浆、无气泡、不下沉为准;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F、基础外墙导墙混凝土浇筑至止水钢板(3mm厚、250mm高)的中部,浇筑顺序为先浇筑底板混凝土,在靠近外墙底板混凝土浇筑2~3小时后,浇筑外墙导墙混凝土;G、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及时整理移位和变形的受力钢筋、定位筋、预埋件等,并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H、施工要注意防止表面混凝土收缩裂缝和温度裂缝,水平结构的混凝土表面,在初凝前2-3小时开始实施抹压,要适时用木抹子抹平搓压、拍实,并整理钢筋位置;在混凝土终凝前2-3小时再次对其表面进行二次抹压或多次抹压处理,使收缩裂缝、干缩裂缝闭合;I、在冬期施工施工时,要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要控制在10℃以上,浇筑后及时进行保温保湿养护,保温方法为先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再覆盖双层草帘被;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步骤二、墙体砼浇筑A、墙体砼浇筑前,先在底部均匀浇筑50-100mm厚同墙体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的水泥砂浆,并用铁锹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B、墙体混凝土浇筑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墙高在3m之内,可在墙顶直接下灰浇筑,泵管或料斗卸料口处应加设软管并深入墙内,以保证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小于2米,墙高超过3m时,应采用串桶下料;C、墙体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其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h;D、墙体混凝土应分层浇筑,第一层混凝土浇筑高度控制在300mm左右,以后每次浇筑高度不应超过500mm,浇筑高度以按分层厚度用不同颜色油漆刷好的标尺竿控制;E、墙体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分层振捣,振捣时振捣棒应做到“快插慢拔”,且插入点排列要均匀,并与模板应保持30mm以上的间距,以免振捣时碰撞钢筋和预埋件,振捣棒移动间距为其作用半径(35cm-38.5cm)的1.25倍且不大于500mm;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能结合成整体,在进行上层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不小于50mm,并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振捣完毕。混凝土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表面无气泡且泛水泥浆时为止;F、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应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预定标高线,将混凝土表面抹平;墙体混凝土浇筑高度必须高于楼板下表面20mm,以便于墙顶混凝土浮浆的剔除及施工缝的接茬处理,施工缝部位处理时,应先弹线确定该部位的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然后以切割机沿截面尺寸线切割出剔凿范围,将剔凿范围内混凝土表面浮浆及松动石子剔除,并剔凿至露出石子,剔凿时应从墙体两面向中间剔凿。G、在墙体混凝土浇筑前,用清水冲洗并充分湿润施工缝表面,但模板内不得有积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管的布置:一、本浇筑泵管布置遵循“路线短、弯头少、接头严密”的原则,泵管布置时重点对以下问题加以控制:A、本专利技术泵管选用管径125,壁厚3.6mm的耐磨锰钢无缝钢管。B、泵机出口锥管处,不允许直接接弯管,至少应接出10米以上的直管,然后再接90°弯头,转向垂直输送。泵管垂直向上配管时,水平管长度应不小于垂直管长度的四分之一,并且不小于15m。泵管向下配管时,应在斜管的上端设排气阀。需做90°转向时,应采用曲率半径大于1米以上的大弯头。C、混凝土输送管路在混凝土输送过程中不允许承受任何拉力。D、各管路连接应牢固、稳定,弯管处加设牢固的固定点,以免泵送时管路产生摇晃、松脱。泵管管卡应不与地面或支撑物接触,以便于拆装,同时应紧固到位,以保证泵管接头严密,不漏浆、漏气,水平管路铺设泵管下应有可靠支撑。二、本浇筑泵管固定,不得直接支撑在钢筋、模板、外架及预埋件上,且应符合下列规定:A、水平管:每隔2~3m距离用支架、台垫、吊具等固定(地面上每节水平管用两个钢管支架固定),以便于排除堵管、装拆和清洗管道;B、垂直管:在楼板上预留混凝土泵管洞,泵管自施工洞穿过并用木楔固定。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地下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它严格控制地下水泥浇筑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以保证地下混凝土的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规范了浇筑管道的固定方式和连接方法,以保证施工的绝对安全。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振捣棒分层振捣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应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楼板混凝土浇筑标高控制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泵管的架设形式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砼泵管穿楼板节点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步骤一: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A、采用输送管输送混凝土时,应由远而近浇筑,同一区域内的混凝土,应按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顺序,分层连续浇筑;即浇筑方向由一端向另一端采取斜面分层推进,一次从底到顶浇筑方法浇筑,浇筑时应先浇筑电梯基坑和集水坑,待其标高与板底标高一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地下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流程:a、采用输送管输送混凝土时,应由远而近浇筑,同一区域内的混凝土,应按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顺序,分层连续浇筑;即浇筑方向由一端向另一端采取斜面分层推进,一次从底到顶浇筑方法浇筑,浇筑时应先浇筑电梯基坑和集水坑,待其标高与板底标高一致后再浇筑大面积;b、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从一头浇筑严格控制浇筑间歇;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间歇时间不大于初凝时间,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并振捣棒下插前层混凝土50mm;电梯井、集水坑处底板混凝土提前浇筑一段时间,但要保证在初凝前浇筑电梯井、集水坑壁混凝土;c、根据泵送浇筑时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道浇筑带前后布置三条振捣棒,前道振捣棒布置在底排钢筋处和混凝土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密实,后道振捣棒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振捣和密实;d、基础底板厚度为700mm,应采用斜面分层分段浇筑的方法,避免出现冷缝;可按1:6‑1:10斜面分层浇筑;浇筑中混凝土要摊铺均匀,坍落一致,并充分振捣使各层混凝土能形成一整体,使其收缩变形一致;e、振捣棒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宜将振捣棒略上下抽动,以便上下振动均匀;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f、基础外墙导墙混凝土浇筑至止水钢板(3mm厚、250mm高)的中部,浇筑顺序为先浇筑底板混凝土,在靠近外墙底板混凝土浇筑2‑3小时后,浇筑外墙导墙混凝土;g、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及时整理移位和变形的受力钢筋、定位筋、预埋件等,并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h、施工要注意防止表面混凝土收缩裂缝和温度裂缝,水平结构的混凝土表面,在初凝前2‑3小时开始实施抹压,要适时用木抹子抹平搓压、拍实,并整理钢筋位置;在混凝土终凝前2‑3小时再次对其表面进行二次抹压或多次抹压处理,使收缩裂缝、干缩裂缝闭合。...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流程:a、采用输送管输送混凝土时,应由远而近浇筑,同一区域内的混凝土,应按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顺序,分层连续浇筑;即浇筑方向由一端向另一端采取斜面分层推进,一次从底到顶浇筑方法浇筑,浇筑时应先浇筑电梯基坑和集水坑,待其标高与板底标高一致后再浇筑大面积;b、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从一头浇筑严格控制浇筑间歇;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间歇时间不大于初凝时间,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并振捣棒下插前层混凝土50mm;电梯井、集水坑处底板混凝土提前浇筑一段时间,但要保证在初凝前浇筑电梯井、集水坑壁混凝土;c、根据泵送浇筑时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道浇筑带前后布置三条振捣棒,前道振捣棒布置在底排钢筋处和混凝土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密实,后道振捣棒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振捣和密实;d、基础底板厚度为700mm,应采用斜面分层分段浇筑的方法,避免出现冷缝;可按1:6-1:10斜面分层浇筑;浇筑中混凝土要摊铺均匀,坍落一致,并充分振捣使各层混凝土能形成一整体,使其收缩变形一致;e、振捣棒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宜将振捣棒略上下抽动,以便上下振动均匀;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f、基础外墙导墙混凝土浇筑至止水钢板(3mm厚、250mm高)的中部,浇筑顺序为先浇筑底板混凝土,在靠近外墙底板混凝土浇筑2-3小时后,浇筑外墙导墙混凝土;g、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及时整理移位和变形的受力钢筋、定位筋、预埋件等,并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h、施工要注意防止表面混凝土收缩裂缝和温度裂缝,水平结构的混凝土表面,在初凝前2-3小时开始实施抹压,要适时用木抹子抹平搓压、拍实,并整理钢筋位置;在混凝土终凝前2-3小时再次对其表面进行二次抹压或多次抹压处理,使收缩裂缝、干缩裂缝闭合。2.地下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墙体砼浇筑流程:1)墙体砼浇筑前,先在底部均匀浇筑50-100mm厚同墙体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的水泥砂浆,并用铁锹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2)墙体混凝土浇筑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墙高在3m之内,可在墙顶直接下灰浇筑,泵管或料斗卸料口处应加设软管并深入墙内,以保证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小于2米,墙高超过3m时,应采用串桶下料;3)墙体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其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h;4)墙体混凝土应分层浇筑,第一层混凝土浇筑高度控制在300mm左右,以后每次浇筑高度不应超过500mm,浇筑高度以按分层厚度用不同颜色油漆刷好的标尺竿控制;5)墙体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分层振捣,振捣时振捣棒应做到“快插慢拔”,且插入点排列要均匀,并与模板应保持30mm以上的间距,以免振捣时碰撞钢筋和预埋件,振捣棒移动间距为其作用半径(35cm-38.5cm)的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孙德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