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aw earth rammer, one of its improvements is the selection of raw materials, which is prepared from 40 to 60 parts of soil, 25 to 35 parts of sand, 15 to 25 parts of gravel and 8 to 12 parts of glue. Another important improvement is the mixing method in its preparation process. By optimizing raw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of raw earth rammer, the prepared raw earth rammer has strong stability, durability and beautiful surface te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土夯筑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生土夯筑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生土建筑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佐证与瑰宝,也是祖先留给我们丰富遗产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具有造价低廉,冬暖夏凉,节省能源;融于自然等优点。但生土建筑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是耐久性差,另一方面其外观很难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因此,若可有效地改善生土夯筑件体的耐久性和美观程度,可有效地提高生土夯筑件的应用范围,使其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首先是提供一种耐久性好的生土夯筑件,由如下体积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土40~60份,砂25~35份,碎石15~25份,胶液8~12份。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土本身容易裂缝且强度不佳,本申请加入砂石相当于加入骨料,使土墙不易裂缝,添加的胶液均使用植物胶浆,不造成污染的前提下,提高土料的粘性,使各组分更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增加了土墙坚固性,还可有效改善墙体表面易掉渣的问题,提高生土夯筑件的耐久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生土夯筑件可以为墙体,也可根据需求做成各种其他形状的起装饰或实际建筑作用的结构。优选的,所述胶液为植物源胶液,进一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土夯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土夯筑件由如下体积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土40~60份,砂25~35份,碎石15~25份,胶液8~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土夯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土夯筑件由如下体积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土40~60份,砂25~35份,碎石15~25份,胶液8~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土夯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液为植物源胶液。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土夯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液为淀粉的水溶液、田菁种子胚乳粉的水溶液或糯米粉的水溶液。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生土夯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液中干胶的质量浓度为14~15g/L。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生土夯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的粒径小于3mm,和/或,碎石的粒径为4~30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土夯筑件,其特征在于,若生土夯筑件的体积在6L以内,选择粒径为4~10mm的碎石,若生土夯筑件的体积为6~768L,选择粒径为8~20mm的碎石,若生土夯筑件的体积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钧,顾倩倩,周全,马列,蒋蔚,梁增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