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的固定式蓄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5320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节水工程技术领域的雨水收集的固定式蓄水装置,包括:蓄水室、除叶器、前期水分离器、排污管、底垫、维修窗口、盖板、连通管、取水龙头和排水管,蓄水室设置在地面上,除叶器设置在前期水分离器上部,正接雨水管的出水口,前期水分离器设置在蓄水室外侧壁上,连通管连通前期水分离器和蓄水室,排污管一半设置在蓄水室内,另外一半设置在蓄水室外,底垫设置在蓄水室的底板上,维修窗口设置在蓄水室顶部,盖板设在维修窗口上,取水龙头和排水管设在蓄水室的外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雨水收集过程中能除去雨水中树叶、泥沙和污物,自动分离前期污水,能利用富余雨水自动排除蓄水室内的淤泥和水质较差的雨水,提高了所收集的雨水质量。(*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节水工程
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雨水收集的固定式蓄水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水资源严重不足,目前全国正常年份缺水量近400亿立方米,全国66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近130座严重缺水,18个主要沿海城市就有14个缺水。尤其是京津等大城市,在连续遭遇枯水年时就会出现严重水危机。目前,北京已连续五年干旱少雨,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峻的供水形势,如果不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将给首都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以及奥运会的成功召开带来极大的影响。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降雨季节集中,加上日益城市化对地面可渗透面积的减少,大部分暴雨产生的径流白白流入海洋。如果城市雨水得到充分截留储存,可以用雨水冲洗厕所、浇洒路面、浇灌草坪、水景补水,甚至用于循环冷却水和消防水;同时也会减少进入雨水排除系统的流量,提高城市排洪系统的可靠性,减少城市洪涝灾害。城市雨水含有树叶和泥沙,现在的蓄水装置一般都没有树叶排除和泥沙的清理功能。因此,城市雨水的收集装置是我国当今各缺水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美化建设的急需。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号1536178A,公开日为2004年10月13日,专利申请号03138439.0,专利名称为:雨水收集和灌装系统。该专利是一种雨水收集和灌装装置,包括具有位于其上方的集水锥形物的容器。在锥形物底部的出口与容器顶部的入口之间是包括环形腔室的沉淀物捕集器。在其上端附近具有开口的入口管延伸到所述腔室内,从而当腔室在使用中溢满时,容器被填注。排放阀门允许冲刷沉淀物捕集器。所述雨水收集装置构成包括储存、净化和灌装设备的系统的一部分。该技术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1)所述装置缺乏除叶功能,树叶、小枯枝等物质进入该雨水收集装置内,严重影响水质;2)在屋顶上聚集空气传播的污垢和灰尘,暴雨的前期水的水质很差,含虫子、-->鸟和动物排泄物,以及工业污染物,泥沙、BOD、COD等的浓度高,所述装置在蓄满水后不能利用后续多余雨水对所述装置自动清理装置内的淤泥,也不能利用后续多余雨水对所述装置自动排除装置内水质差的底层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雨水收集的固定式蓄水装置,使其最大限度的低成本、高质量地储存雨水,同时能够保证该技术装置亲环保、易实施、应用范围广。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包括:蓄水室、除叶器、前期水分离器、排污管、底垫、维修窗口、盖板、连通管、取水龙头和排水管,蓄水室设置在地面上,除叶器设置前期水分离器上部,正接雨水管的出水口;前期水分离器设置在蓄水室外侧壁上;连通管连通前期水分离器和蓄水室;排污管的一半设置在蓄水室内,其另外一半设置在蓄水室外,底垫设置在蓄水室的底板上,维修窗口设置在蓄水室的顶部,盖板设置在维修窗口上,取水龙头和排水管设置在蓄水室的外侧壁上。所述的前期水分离器是由前期水储存室、球座、浮球、底盖、滴水孔组成。球座、浮球设置在前期水储存室内,底盖设置前期水储存室底部,滴水孔设置底盖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止水孔、支撑杆、取水浮体、取水软管、拦污栅。止水孔和支撑杆设置在排污管上,取水浮体连接取水软管的一端,取水软管的另外一端设置在取水龙头的进水端。当雨水从雨水管流下,直落到除叶器上,雨水中的树叶枯枝被除叶器分离,树叶枯枝被雨水推落到管道外的地面,雨水通过除叶器进入前期水分离器内,随水位上升,浮球上浮,滴水孔开始滴水。当前期水分离器被雨水充满,浮球封堵前期水分离器的峡口,后续雨水进入连通管撒落到蓄水室内储存;雨水中的泥沙慢慢沉降到蓄水室底,大部分通过底垫的小孔沉积在蓄水室的底板上,小部分沉积在底垫上;取水浮体随蓄水室内的水位上升而上升,当蓄水室内水位超过排污管最大高度以后,由于虹吸作用,后续雨水在蓄水室内产生的压力使得水质差的底层水和底泥通过排污管自动虹吸出蓄水室;当蓄水室内水位低于排污管最大高度以后,由于虹吸作用消失,蓄水室内的雨水不再通过排污管自动虹吸出蓄水室;当蓄水室的淤泥太多,需要如果清理、维护时,打开维修窗口上的盖板进行清理-->作业,打开排水管的阀门,雨水通过排水管流出。取水时,打开取水龙头的阀门,蓄水室的蓄水从取水浮体的取水口进入,经取水软管和水龙头流出。前期水分离器内的污水通过滴水孔放空,下次降雨时,前期水分离器继续发挥作用。前期水分离器需要定期清理污物,清污时拧开其底盖清污。所述的蓄水室是一个容器,容器的底板为平底或小于30°的斜底。所述的除叶器垂直设置在前期水分离器上部,紧接雨水管的落水。所述的除叶器的形状为空心柱体,下接小于前期水分离器管径的短管,其进口设置拦污栅,其雨水进口端的尺寸大于雨水管的直径,其雨水出口端连接前期水分离器上部。所述的拦污栅是由细小的、直线或锯齿形直线不锈钢丝编成的栅板,每根钢丝与水平的交角为40°-75°。所述的前期水储存室是一个储存污水的容器,下端离地面约5-20厘米。所述的球座是设置在前期水分离器内的一个圆形峡口。所述的底盖是封闭集污管尾端的构件,底盖内设置螺纹。所述的滴水孔是前期水分离器底部边壁上的一个小于5毫米的微小孔口。所述的排污管是形状为倒U的管道,排污管穿过蓄水室侧壁,其蓄水室内部分的进水端上设置有小的支撑杆,通过支撑杆将排污管固定在蓄水室内的底板上,排污管的设置一个小孔。所述的止水孔设置在排污管最高处的一个小于5毫米的微小孔口。所述的底垫设置许多小孔的硬质板,板上的小孔为倒喇叭状,上面大下面小,板的下表面粘结2-6厘米高的小墩,依靠这些小墩将所述的底垫支撑在蓄水室内的底板上,在安装的排污管进水端附近,开一个大于排污管管径的小孔。所述的连通管是连接蓄水室和前期水分离器管道,连通管在蓄水室内的部分,其壁面上开有小孔。所述的取水龙头是一根设置在蓄水室底部边壁上且带有阀门的管道。所述的取水软管由塑胶材料做成,进水端用绳索捆绑到取水浮体,出水端与水龙头的进水端相连。所述的排水管是一根带有阀门的短管,安装在略高于底垫的蓄水室侧壁。排水管的出水端的管道内壁有螺纹,以便连接其它输水管道。本技术装置具有如下优点:1所述装置具有一个清污窗口,人工清洗和维护非常方便;2所述装置能够将水质差的底层水和底泥通过排污管自动虹吸出-->蓄水室外;3所述装置具有除叶功能和前期水分离功能;4所述装置的结构简单、投资规模小、实施容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除叶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蓄水室1、除叶器2、前期水分离器3、排污管4、底垫5、维修窗口6、盖板7、连通管8、取水龙头9和排水管10、止水孔14、支撑杆15、取水浮体16、取水软管17、拦污栅18,蓄水室1设置在地面上;除叶器2设置前期水分离器3上部,正接雨水管的出水口;前期水分离器3设置在蓄水室1外侧壁上;连通管8连通前期水分离器3和蓄水室1;排污管4的一半设置在蓄水室1内,其另外一半设置在蓄水室1外;底垫5设置在蓄水室1的底板上;维修窗口6设置在蓄水室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水收集的固定式蓄水装置,包括:蓄水室、除叶器、排污管、底垫、维修窗口、盖板、连通管、取水龙头和排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期水分离器,蓄水室设置在地面上,除叶器设置在前期水分离器上部,正接雨水管的出水口,前期水分离器设置在蓄水室外侧壁上,连通管连通前期水分离器和蓄水室,排污管的一半设置在蓄水室内,其另外一半设置在蓄水室外,底垫设置在蓄水室的底板上,维修窗口设置在蓄水室的顶部,盖板设置在维修窗口上,取水龙头和排水管设置在蓄水室的外侧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收集的固定式蓄水装置,包括:蓄水室、除叶器、排污管、底垫、维修窗口、盖板、连通管、取水龙头和排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期水分离器,蓄水室设置在地面上,除叶器设置在前期水分离器上部,正接雨水管的出水口,前期水分离器设置在蓄水室外侧壁上,连通管连通前期水分离器和蓄水室,排污管的一半设置在蓄水室内,其另外一半设置在蓄水室外,底垫设置在蓄水室的底板上,维修窗口设置在蓄水室的顶部,盖板设置在维修窗口上,取水龙头和排水管设置在蓄水室的外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的固定式蓄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前期水分离器是由前期水储存室、球座、浮球、底盖、滴水孔组成,球座、浮球设置在前期水储存室内,底盖设置前期水储存室底部,滴水孔设置底盖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收集的固定式蓄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球座是设置在前期水分离器内的一个圆形峡口,所述的滴水孔是前期水分离器底部边壁上的一个小于5毫米的微小孔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的固定式蓄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排污管是形状为倒U的管道,排污管穿过蓄水室侧壁,其蓄水室内部分的进水端上设置有支撑杆,通过支撑杆将排污管固定在蓄水室内的底板上,排污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国良俞梅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