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电缆支架及控制电缆敷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35020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敷设线缆工程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控制电缆支架及控制电缆敷设系统。控制电缆支架,包括:电缆桥架本体、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分隔件;所述电缆桥架本体上设置有多个插接部,多个所述插接部沿所述电缆桥架本体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多个所述分隔件与所述插接部插接以使所述电缆桥架本体上形成有多个电缆层敷设区;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匀分布在所述电缆桥架的两侧,以使所述电缆桥架本体能够固定在安装件上。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同起始点的电缆大多是交替敷设,且层层叠加、堆积严重,电缆一但敷设下去就无法拆除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电缆支架及控制电缆敷设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敷设线缆工程器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控制电缆支架及控制电缆敷设系统。
技术介绍
电力系统一次设备的机构箱、汇控箱、间隔端子箱以及二次设备的保护屏、测控屏、故障录波屏、电源屏间等均需要经过电缆、光缆或网线实现连接,要实现上述连接,根据建筑物及空间的不同,设计有不同的电缆通道,包括电缆沟、电缆竖井、电缆夹层等,在这些空间内设计有供电缆敷设用的各种支架。由于现有电缆层桥架结构简单,施工单位电缆敷设工作的顺序是,先进行经过电缆层的长电缆敷设、再进行短电缆敷设,长电缆一般是由一次设备的端子箱、汇控柜或机构箱至保护通信室下方的电缆层进入对应的屏柜,短电缆一般是一次设备或二次设备屏柜间通过电缆层的连接电缆。在进行长电缆敷设时,为了减少更换电缆型号带来时间上的影响,施工单位一般是先将一种型号的长电缆按本期工程涉及到的一次设备间隔顺序敷设完,再敷设另一种型号的长电缆,以此类推。现在室内变电站越来越多,室内各层设备之间的连接电缆均通过各层电缆沟敷设至相应的位置,因此各层楼板内均设计有电缆沟。这些电缆沟由于楼板结构的限制,其可使用面积均较小,且目前这类电缆沟内均没有设计使用任何支架,致使控制电缆无法按起始点进行分区敷设,不同起始点的电缆大多是交替敷设,且层层叠加、堆积严重,电缆一但敷设下去就无法拆除,电缆沟的可使用空间被无效电缆大量占用,给室内变电站的改扩建带来巨大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控制电缆支架,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同起始点的电缆大多是交替敷设,且层层叠加、堆积严重,电缆一但敷设下去就无法拆除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控制电缆支架,包括:电缆桥架本体、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分隔件;所述电缆桥架本体上设置有多个插接部,多个所述插接部沿所述电缆桥架本体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多个所述分隔件与所述插接部插接以使所述电缆桥架本体上形成有多个电缆层敷设区;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匀分布在所述电缆桥架的两侧,以使所述电缆桥架本体能够固定在安装件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结构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对称设置在所述电缆桥架本体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插接部包括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第一插接孔和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对称设置在所述电缆桥架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一插接孔和所述第二插接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之间,所述分隔件能够穿过所述第一插接孔和所述第二插接孔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配合,以将所述电缆桥架本体上分为多个电缆层敷设区。进一步地,所述电缆桥架本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顶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对称设置在所述顶板的两侧,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端,所述第一插接孔和所述第二插接孔设置在所述顶板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第一绑扎孔,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第二绑扎孔;所述第一绑扎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绑扎孔沿所述第一侧板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一绑扎孔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靠近所述顶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绑扎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绑扎孔沿所述第二侧板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二绑扎孔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靠近所述顶板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一绑扎孔和多个所述第二绑扎孔一一对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绑扎孔与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孔交错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分隔件为分区弹簧;所述分区弹簧包括“U”型弹簧主体及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设置在所述“U”型弹簧主体的开口端,所述卡接部用于与所述插接部配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卡接部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分别设置在所述“U”型弹簧主体的开口端的两侧,且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U”型弹簧主体垂直设置。一种控制电缆敷设系统,具有多个如上所述的控制电缆支架;多个所述控制电缆支架依次间隔的分布,多个所述控制电缆支架上的电缆敷设区形成用于敷设控制电缆的敷设轨道。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控制电缆支架,包括:电缆桥架本体、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分隔件;所述电缆桥架本体上设置有多个插接部,多个所述插接部沿所述电缆桥架本体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多个所述分隔件与所述插接部插接以使所述电缆桥架本体上形成有多个电缆层敷设区;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匀分布在所述电缆桥架的两侧,以使所述电缆桥架本体能够固定在安装件上。采用上述的方案,电缆桥架本体上设置有多个插接部,通过分隔件与插接部的配合以使电缆桥架本体上形成了多个独立的电缆层敷设区,同时在电缆桥架本体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设置能够使电缆桥架本体在设置在外部的安装件上时连接的稳定性更高,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同起始点的电缆大多是交替敷设,且层层叠加、堆积严重,电缆一但敷设下去就无法拆除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控制电缆敷设系统,具有多个如上所述的控制电缆支架;多个所述控制电缆支架依次间隔的分布,多个所述控制电缆支架上的电缆敷设区形成用于敷设控制电缆的敷设轨道。其产生的有益效果与控制电缆支架的有益效果相同,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缆支架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缆支架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缆支架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缆支架上分隔件的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缆支架的电缆层敷设区每层敷设一根电缆的主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缆支架的电缆层敷设区每层敷设一根电缆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缆支架的电缆层敷设区每层敷设二根电缆的主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缆支架的电缆层敷设区每层敷设不同数量电缆的俯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缆支架的设置在电缆支架室的主视图。图标:100-电缆桥架本体;200-第一连接部;300-第二连接部;400-分隔件;110-第一侧板;120-第二侧板;130-顶板;210-第一螺纹孔;310-第二螺纹孔;410-“U”型弹簧主体;420-卡接部;111-第一固定孔;112-第一绑扎孔;131-第一插接孔;132-第二插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桥架本体、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分隔件;所述电缆桥架本体上设置有多个插接部,多个所述插接部沿所述电缆桥架本体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多个所述分隔件与所述插接部插接以使所述电缆桥架本体上形成有多个电缆层敷设区;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匀分布在所述电缆桥架的两侧,以使所述电缆桥架本体能够固定在安装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桥架本体、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分隔件;所述电缆桥架本体上设置有多个插接部,多个所述插接部沿所述电缆桥架本体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多个所述分隔件与所述插接部插接以使所述电缆桥架本体上形成有多个电缆层敷设区;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匀分布在所述电缆桥架的两侧,以使所述电缆桥架本体能够固定在安装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结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对称设置在所述电缆桥架本体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包括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第一插接孔和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对称设置在所述电缆桥架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一插接孔和所述第二插接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之间,所述分隔件能够穿过所述第一插接孔和所述第二插接孔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配合,以将所述电缆桥架本体上分为多个电缆层敷设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桥架本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顶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对称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彤陈晓彬黎高程杨忠亮李晓飚陈洁生连楷敏黄华吉陈钧孚邓小玉王雪朱颖陈贤彬黄勇东卢丹谢育斌刘耿彬陈钦彬王喜东王跃新谢惠藩王一波黄锐坤王琪王锃黄明辉李海涛邢文忠孙旭郭少玲李暖群陈泽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揭阳供电局珠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