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实训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4651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5:31
本文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实训机器人,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相通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上方设有左右延伸的第一空腔,所述工作腔下方设有左右延伸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左端嵌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动力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伸入所述第二空腔,所述转动轴靠近所述第一电机一端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远离所述第一电机一端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之间设有第三锥齿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精巧,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功能性强,同时,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实训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功能机器人
,具体是一种多功能实训机器人。
技术介绍
机器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如今机器人涉及到的不仅仅是工业领域,而且还涉及到了教育行业,实训作为学生一门重要的的实践科目,其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学校通常会投入大笔资金购置实训设备,但大部分实训设备结构单一,功能性不强,自动化程度较低,间接性的影响了实训效果,降低了实训质量,所以该装置的问世,可以有效解决以上所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实训机器人,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实训机器人,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相通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上方设有左右延伸的第一空腔,所述工作腔下方设有左右延伸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左端嵌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动力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伸入所述第二空腔,所述转动轴靠近所述第一电机一端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远离所述第一电机一端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之间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工作腔底部远离开口一侧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砂轮,所述工作腔底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砂轮动力连接,所述支撑架右侧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底部中央设有上下延伸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下端末端伸入所述第二空腔且设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齿合连接,所述第一凹槽右侧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贯穿设有上下延伸的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顶部末端设有螺纹钻头,所述第三转动轴底部末端伸入所述第二空腔且末端设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齿合连接,所述第二凹槽右侧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有第三转盘,所述第三转盘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六角槽,所述第三转盘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底部末端伸入所述第二空腔且末端设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齿合连接,所述第一空腔顶部设有均匀分布且相通的弹簧腔,所述弹簧腔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末端设有按钮开关,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上下延伸的导滑杆,所述导滑杆上端末端伸入所述机身,所述导滑杆下端设有锁位块,所述导滑杆滑动配合连接有机箱,所述机箱内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上设有第七锥齿轮,所述工作腔内设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上下延伸且左右对称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端末端伸入所述第一空腔且末端设有第八锥齿轮,所述第八锥齿轮与所述第七锥齿轮齿合连接,所述螺纹杆下端伸入所述第三空腔且螺纹配合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底部端面设有上下延伸且贯穿固定箱底部的夹手.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机身右端端面内设有气枪。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靠近所述工作腔开口处的所述固定箱内所述螺纹块上设有螺钉座。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工作腔底部远离开口一侧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砂轮,所述工作腔底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砂轮动力连接,所述固定箱内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上下延伸且左右对称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端末端伸入所述第一空腔且末端设有第八锥齿轮,所述第八锥齿轮与所述第七锥齿轮齿合连接,所述螺纹杆下端伸入所述第三空腔且螺纹配合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底部端面设有上下延伸且贯穿固定箱底部的夹手.所述夹手夹住物体向下移动至所述砂轮附近。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盘底部中央设有上下延伸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下端末端伸入所述第二空腔且设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齿合连接,所述固定箱内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上下延伸且左右对称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端末端伸入所述第一空腔且末端设有第八锥齿轮,所述第八锥齿轮与所述第七锥齿轮齿合连接,所述螺纹杆下端伸入所述第三空腔且螺纹配合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底部端面设有上下延伸且贯穿固定箱底部的夹手.所述夹手向下移动至第一转盘附近。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转动轴顶部末端设有螺纹钻头,所述第三转动轴底部末端伸入所述第二空腔且末端设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齿合连接,所述螺纹杆下端伸入所述第三空腔且螺纹配合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底部端面设有上下延伸且贯穿固定箱底部的夹手.所述夹手向下移动至第二转盘附近。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转盘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底部末端伸入所述第二空腔且末端设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齿合连接,靠近所述工作腔靠口处的固定箱内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下端伸入所述第三空腔且螺纹配合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底部端面设有上下延伸且贯穿固定箱底部的螺钉座,所述螺钉座向下移动至第三转盘附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第二空腔左端嵌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动力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伸入所述第二空腔,所述转动轴靠近所述第一电机一端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远离所述第一电机一端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之间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工作腔底部远离开口一侧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砂轮,所述工作腔底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砂轮动力连接,所述支撑架右侧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底部中央设有上下延伸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下端末端伸入所述第二空腔且设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齿合连接,所述第一凹槽右侧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贯穿设有上下延伸的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顶部末端设有螺纹钻头,所述第三转动轴底部末端伸入所述第二空腔且末端设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齿合连接,所述第二凹槽右侧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有第三转盘,所述第三转盘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六角槽,所述第三转盘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底部末端伸入所述第二空腔且末端设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齿合连接,增加了该装置功能的多样性。所述第一空腔顶部设有均匀分布且相通的弹簧腔,所述弹簧腔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末端设有按钮开关,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上下延伸的导滑杆,所述导滑杆上端末端伸入所述机身,所述导滑杆下端设有锁位块,所述导滑杆滑动配合连接有机箱,所述机箱内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上设有第七锥齿轮,所述工作腔内设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上下延伸且左右对称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端末端伸入所述第一空腔且末端设有第八锥齿轮,所述第八锥齿轮与所述第七锥齿轮齿合连接,所述螺纹杆下端伸入所述第三空腔且螺纹配合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底部端面设有上下延伸且贯穿固定箱底部的夹手,使得该装置具有较强的可控性。所述机身右端末端端面外设有气枪,使该装置易于清洁。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结构精巧,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通过在工作腔底部设有相应的机械装置,提高了装置功能的多样性,又通过在机身上端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实训机器人,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相通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上方设有左右延伸的第一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腔下方设有左右延伸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左端嵌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动力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伸入所述第二空腔,所述转动轴靠近所述第一电机一端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远离所述第一电机一端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之间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工作腔底部远离开口一侧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砂轮,所述工作腔底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砂轮动力连接,所述支撑架右侧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底部中央设有上下延伸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下端末端伸入所述第二空腔且设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齿合连接,所述第一凹槽右侧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贯穿设有上下延伸的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顶部末端设有螺纹钻头,所述第三转动轴底部末端伸入所述第二空腔且末端设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齿合连接,所述第二凹槽右侧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有第三转盘,所述第三转盘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六角槽,所述第三转盘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底部末端伸入所述第二空腔且末端设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齿合连接,所述第一空腔顶部设有均匀分布且相通的弹簧腔,所述弹簧腔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末端设有按钮开关,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上下延伸的导滑杆,所述导滑杆上端末端伸入所述机身,所述导滑杆下端设有锁位块,所述导滑杆滑动配合连接有机箱,所述机箱内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上设有第七锥齿轮,所述工作腔内设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上下延伸且左右对称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端末端伸入所述第一空腔且末端设有第八锥齿轮,所述第八锥齿轮与所述第七锥齿轮齿合连接,所述螺纹杆下端伸入所述第三空腔且螺纹配合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底部端面设有上下延伸且贯穿固定箱底部的夹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实训机器人,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相通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上方设有左右延伸的第一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腔下方设有左右延伸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左端嵌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动力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伸入所述第二空腔,所述转动轴靠近所述第一电机一端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远离所述第一电机一端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之间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工作腔底部远离开口一侧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砂轮,所述工作腔底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砂轮动力连接,所述支撑架右侧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底部中央设有上下延伸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下端末端伸入所述第二空腔且设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齿合连接,所述第一凹槽右侧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贯穿设有上下延伸的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顶部末端设有螺纹钻头,所述第三转动轴底部末端伸入所述第二空腔且末端设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齿合连接,所述第二凹槽右侧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有第三转盘,所述第三转盘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六角槽,所述第三转盘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底部末端伸入所述第二空腔且末端设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齿合连接,所述第一空腔顶部设有均匀分布且相通的弹簧腔,所述弹簧腔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末端设有按钮开关,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上下延伸的导滑杆,所述导滑杆上端末端伸入所述机身,所述导滑杆下端设有锁位块,所述导滑杆滑动配合连接有机箱,所述机箱内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上设有第七锥齿轮,所述工作腔内设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上下延伸且左右对称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端末端伸入所述第一空腔且末端设有第八锥齿轮,所述第八锥齿轮与所述第七锥齿轮齿合连接,所述螺纹杆下端伸入所述第三空腔且螺纹配合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底部端面设有上下延伸且贯穿固定箱底部的夹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实训机器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巧玲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浩达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