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供水设备补气装置,包括由空气滤清器(6)、气流调节阀(7)、电磁阀(8)、进气管(9)所组成的补气装置和自动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 a、在水泵(10)上的吸水端的吸水管(4)上连通有进气管(9),进气管(9)的另一端依次同电磁阀(8)、气流调节阀(7)、空气滤清器(6)相连通; b、三相电源线(A、B、C)分别通过交流接触器的三组常开触点C-↓[1]、C-↓[2]、C-↓[3]后与水泵D相连接,中间继电器J↓[1]、J↓[2]、J↓[3]、J↓[4]和交流接触器C的线圈的一端与B相电源线相连接,中间继电器J↓[1]线圈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在储气罐(13)上的高压开关K↓[1]后与主令开关K↓[5]的a点相连接,中间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1]和中间继电器J↓[2]的常闭触点J↓[2-2]串接后与高压开关K↓[1]并联相接,中间继电器J↓[2]线圈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在储气罐(13)上的低压开关J↓[2]后与主令开关K↓[5]的a点相连接,中间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J↓[2-1]和中间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J↓[1-2]串接后与低压开关K↓[2]并联相接,中间继电器J↓[3]线圈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在储罐(13)上的上水位开关K↓[3]后与主令开关K↓[5]的a点相连接,中间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1]和中间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2]串接后与上水位开关K↓[3]并联相接,中间继电器J↓[4]线圈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在储气罐(13)上的下水位开关K↓[4]后与主令开关K↓[5]的a点相连接,中间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1]和中间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2]串联相接后与下水位开关K↓[4]并联相接,交流接触器C线圈的另一端通过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J↓[2-3]后与主令开关K↓[5]的a点相连接,主令开关K↓[5]的b点与A相电源线相连接,A相电源线通过依次由电磁阀F或(8)的启动线圈、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3]、交流接触器C的常开触点C-↓[4]组成的串联电路后与B相电源线相连接。(*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供水设备,特别是一种自动供水设备中的气体自动补气装置。目前社会上使用的各种自动供水设备大都采取通过高压水泵将水打入事先充有气体的密封气罐内,使气罐内的气体对气罐内的水产生一定压力,从而达到气罐内的水与用户间产生一定的水压差,以实现供水的任务,同时随着气罐内的水使用后变少,其罐中的气体对水的压力也随之变小,当压力变小到一定程度时,水泵将自动将水打入气罐中以保持气罐内的水有一定压力,从而实现自动供水的任务,采取这种方案制作的各种自动供水设备,虽能实现自动供水的任务,但是由于气体在气罐内处于受压状态,故不免有泄漏,因此要求对气罐的密封精度要高,造成加工上的难度和成本的提高,即便是对一种密封精度非常高的气罐也难免保证气罐内的气体长期不泄漏,同时由于气罐中的水受到气体的压力,将有一部分气体溶于水中,溶于水中的气体将会被不断地送往用户的水带走,使气罐内的气体不断减少,使水泵启动频率提高,造成能量的浪费和水泵使用寿命的减少,若气罐中的气体全部消耗,气罐中的压力将无法保持,使自动供水设备无法工作,这是现有的自动供水设备不可克服的缺陷。本技术的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为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先哲,
申请(专利权)人:徐先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