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荆洲专利>正文

蓄水池进停水全自动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4576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蓄水池进停水全自动控制器,包括有浮箱、浮杆和进水器,浮箱上部与浮杆的底端相连,其特征在于: A)进水器具有一端固连有进出口水管头的主体支架,主体支架的两个开孔内分别滑套有可在其中水平移动的主活塞杆和辅助活塞杆,主活塞杆和辅助活塞杆的一端分别伸进进出口水管头上开设的主进水孔和辅助进水孔内且分别与位于这两个孔内的主活塞和辅助活塞相固连,进出口水管头上开有与主进水孔和辅助进水孔都相通的出水孔; B)进水器还具有一端与主体支架相固连的副支架,副支架的另一头成水平叉式且为横截面大致呈冂形的浮杆导向结构,在浮杆导向结构内装有浮杆导向轴和浮杆导向滑轮,浮杆滑套在副支架的浮杆导向结构内,主活塞杆的另一端伸出在主体支架外,且其位于浮杆一侧的端部装有主活塞杆导向轴和主活塞杆导向滑轮,辅助活塞杆的另一端伸出在主体支架外,且其位于浮杆另一侧的端部装有辅助活塞杆导向轴和辅助活塞杆导向滑轮,在主体支架上还开有与辅助活塞杆所在开孔相连通的弹簧活动缺口,在该缺口内装有滑套在辅助活塞杆上且一端与辅助活塞杆相固连的辅助活塞回复截止用弹簧,该弹簧的另一端压接有位于缺口内且旋接在辅助活塞杆的螺纹上的弹簧压力调节螺母; C)在靠主活塞杆一侧的浮杆侧面上装有竖向的主活塞截止状保持挡板、竖向的主活塞开启状保持挡板和斜向的主活塞回复截止状导向板,主活塞截止状保持挡板由上部固定段和下部活动段组成,上部固定段内设有用铰轴连接在浮杆上且可沿铰轴转动的提前进水开关片,下部活动段与上部固定段之间的结合部用回位弹片相连接,下部活动段的上部用铰轴连接在浮杆上,主活塞回复截止状导向板的顶端与主活塞开启状保持档板的底端相连,主活塞截止状保持档板的下部活动段底端与主活塞回复截止状导向板的底端相搭靠; D)在靠辅助活塞杆一侧的浮杆另一侧面上装有在空间与主活塞回复截止导向板互成状的呈斜向的辅助活塞开关导向板,在辅助活塞开关导向板顶部靠主体支架一侧的浮杆上固定有导向板限位柱,辅助活塞开关导向板底端用铰轴连接在浮杆上,且导向板下部连有一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另一端固连在浮杆上。(*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蓄水池的附属装置,具体是指一种蓄水池进停水全自动控制器。蓄水池贮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主要贮水方式。目前,一般都还是用人工开关水龙头的方法来给蓄水池灌水,这就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累赘,人们必须要经常记着开水和关水。而一旦忘记,就常常出现需要用水时却没有水用、而忘记关水则又会造成水的白白流失浪费的现象。为了克服用人工开关水龙头的上述弊病,人们也设计了蓄水池进停水自动控制装置(其中包括已申请专利的),但它们几乎都是采用电与机相结合的控制机构,其缺点是造价成本高,一旦停电就无法使用,甚至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影响正常的工作,例如易受供水源水量大、小的变化而影响工作的稳定性,这样,使得推广应用起来困难。本技术的目的,乃是提供一种无需用电而全靠蓄水池中水的浮力来自动控制其工作的造价较为低廉而又工作可靠的蓄水池进停水自动控制器。本技术的解决方案如下。它包括有浮箱、浮杆和进水器,浮箱上部与浮杆的底端相连,其特征之处在于,进水器具有一端固连有进出口水管头的主体支架,主体支架的两个开孔内分别滑套有可在其中水平移动的主活塞杆和辅助活塞杆,主活塞杆和辅助活塞杆的一端分别伸进进出口水管头上开设的主进水孔和辅助进水孔内且分别与位于这两个孔内的主活塞和辅助活塞相固连,进出口水管头上开有与主进水孔和辅助进水孔都相通的出水孔;进水器还具有一端与主体支架相固连的副支架,副支架的另一头成水平叉式且为横截面大致呈冂形的浮杆导向结构,在浮杆导向结构内装有浮杆导向轴和浮杆导向滑轮,浮杆滑套在副支架的浮杆导向结构内,主活塞杆的另一端伸出在主体支架外,且其位于浮杆一侧的端部装有主活塞杆导向轴和主活塞杆导向滑轮,辅助活塞杆的另一端伸出在主体支架外,且其位于浮杆另一侧的端部装有辅助活塞杆导向轴和辅助活塞杆导向滑轮,在主体支架上还开有与辅助活塞杆所在开孔相连通的弹簧活动缺口,在该缺口内装有滑套在辅助活塞杆上且一端与辅助活塞杆相固连的辅助活塞回复截止用弹簧,该弹簧的另一端压接有位于缺口内且旋接在辅助活塞杆的螺纹上的弹簧压力调节螺母;在靠主活塞杆一侧的浮杆侧面上装有竖向的主活塞截止状保持挡板、竖向的主活塞开启状保持挡板和斜向的主活塞回复截止状导向板,主活塞截止状保持挡板由上部固定段和下部活动段组成,上部固定段内设有用铰轴连接在浮杆上且可沿铰轴转动的提前进水开关片,下部活动段与上部固定段之间的结合部用回位弹片相连接,下部活动段的上部用铰轴连接在浮杆上,主活塞回复截止状导向板的顶端与主活塞开启状保持档板的底端相连,主活塞截止状保持档板的下部活动段底端与主活塞回复截止状导向板的底端相搭靠;在靠辅助活塞杆一侧的浮杆另一侧面上装有在空间与主活塞回复截止导向板互成状的呈斜向的辅助活塞开关导向板,在辅助活塞开关导向板顶部靠主体支架一侧的浮杆上固定有导向板限位柱,辅助活塞开关导向板底端用铰轴连接在浮杆上,且导向板下部连有一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另一端固连在浮杆上。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加以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和图2分别为本技术一种具体结构的正面剖视图和后向剖视图;图3为图1的A-A剖视放大图;图4和图5分别为图3的B-B和C-C剖面图;图6为图2的D向局部剖视放大图。参见图1至图3。具有上述结构的本技术在使用时,将浮箱1的下部浸没于蓄水池中的水内,将主体支架4固定在蓄水池上方的适当位置,将进出口水管头3的主进水孔301和辅助进水孔302均与水源的进水管31相连通,将进出口水管头3的出水孔303与通入蓄水池口的出水管32相连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蓄水池的水位下降时,浮箱1随着下降,从而带动浮箱1上的浮杆2跟着下降,浮箱1降到最低点时,浮杆2也下落到最低点。原来一直在主活塞截止状保持挡板18上滑动的主活塞杆导向滑轮13,由于主活塞截止状保持挡板18上端终了而无法继续维持主活塞7的截止状态,在进水管31内的水压作用下,主活塞7向开启状方向移动,使进水管31内的水通过进出口水管头3的进水孔301和出水管32流入蓄水池中。主活塞7在水压下平移时,推动主活塞杆5和主活塞杆导向滑轮13一起同向移动,当主活塞杆导向滑轮13落在主活塞开启状保持挡板19上时,主活塞7、主活塞杆5及主活塞杆导向滑轮13的平移运动停止,主活塞7达到最大开启状,此时流入蓄水池中的水量最大。随着蓄水池中的水位上升,浮箱1及浮杆2也跟着上升,压在主活塞开启状保持挡板19上的主活塞杆导向滑轮13则相对下降,当池中水位快要达到最高点时,主活塞杆导向滑轮13脱离主活塞开启状保持挡板19,滑向主活塞回复截止状导向板20,主活塞7向截止状态发展,流入池中的水量逐渐减小。就在主活塞杆导向滑轮13滑向主活塞回复截止状导向板20的同时,辅助活塞杆导向滑轮15也落到了辅助活塞开关导向板25的顶端,在进水管31内的水压作用和导向板25的迫使作用下,辅助活塞8向开启状方向发展,使进水管31内的水通过进出口水管头3的辅助进水孔302和出水管32流入蓄水池中。随着池中水位的上升,通过进出口水管头3的主进水孔301灌入池中的水愈来愈小,而通过辅助进水孔302灌入池中的水愈来愈大,因此,进入池中的水的总量自始至终保持不变,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进水器长时间不能进入完全截止状态的弊病。当池中水位达到最高点时,主活塞杆导向滑轮13推开主活塞截止状保持挡板18的下部活动段182,重新回到主活塞截止状保持挡板18上,主活塞7截止而主进水管301停止进水;与此同时,辅助活塞杆导向滑轮15也到达了辅助活塞开关导向板25的末端,经过一个极小的水位差后,辅助活塞杆导向滑轮15脱离辅助活塞开关导向板25,在辅助活塞回复截止用弹簧16的作用下,使辅助活塞8迅速回到截止状而辅助进水孔302停止进水。至此,从自动进水到自动关水的整个过程就全部完成。进水器如此周而复始地工作,蓄水池中就总是保持有水。提前进水开关片22的作用是,在供水源供水不稳或供水源不久将要停止一段时间的供水时,只要将提前进水开关片22绕铰轴21旋转到图1所示的虚线位置,给主活塞杆导向滑轮13提供一个通路,就能使本技术做到经常性地自动提前进水,而无需等到水池中的水用完后再进水,从而有效地保证池中经常有水。由于副支架9的浮杆导向结构91内装有的浮杆导向轴10和浮杆导向滑轮11的导向作用,故浮杆2能在浮杆导向结构91内上、下运动自如。转动主体支架4上弹簧活动缺口41内的弹簧压力调节螺母17,以改变其在辅助活塞杆6上所处的位置,可以调节弹簧16的压力大小。将主活塞截止状保持挡板18的上部固定段181与下部活动段182连接起来的回位弹片23的作用是,当主活塞杆导向滑轮13从主活塞回复截止状导向板20与下部活动段182底端之间推开下部活动段182出来之后,下部活动段182又能在回位弹片23的弹力作用下绕铰轴24转动而回到原先的竖向位置。复位弹簧28的作用是,当辅助活塞杆导向滑轮15从辅助活塞开关导向板25顶端与导向板限位柱26之间推开导向板25出来之后,导向板25又能在复位弹簧28的弹力作用下绕铰轴27转动而回到原先的位置。参见图1,浮箱1与浮杆2的连接是采用铰轴29,因而两者之间可以绕铰轴29转动。参见图2,辅助活塞回复截止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荆洲
申请(专利权)人:于荆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