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月芳专利>正文

一种消灭有害植物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4111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灭有害植物的装置,包括呈为一个整体的下机体和上机体,所述下机体底部固定有支柱,所述上机体位于所述下机体顶部左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机体顶部右端面中设置有搅动腔,所述下机体顶部右端设置有架体,所述下机体右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搅动腔相通的外排孔,所述外排孔中设置有第一阀体,所述上机体中设置有碎解腔,所述上机体顶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碎解腔相通的进入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方便,大大减少了设备的投入成本,能够实现有害植物的自动碎解与自动搅动一体式操作,有效实现了有害植物中大块物体的碎解工作,减少了有害植物处理的成本,简化了有害植物处理的步骤,适合推广使用。

A device for destroying harmful plant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vice for eliminating harmful plants, which comprises an integral lower body and an upper body. The bottom of the lower body is fixed with a pillar, and the upper body is located at the left end of the top of the lower body. The structure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 stirring chamber is arranged in the right end face of the top of the lower body,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top of the lower body is arranged. A rack body is arranged, and the right end face of the low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outflow hole connected with the stirring chamber, and the first valve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outflow hole. The upp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breaking chamber, and the top face of the upp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entry slot connected with the breaking chamber.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simple, and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It greatly reduces the cost of equipment input, realizes the integrated operation of automatic disintegration and automatic agitation of harmful plants, effectively realizes the disintegration of large objects in harmful plants, reduces the cost of harmful plant treatment, simplifies the steps of harmful plant treatment, and is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灭有害植物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林
,特别涉及一种消灭有害植物的装置。
技术介绍
农林作物栽培过程中,经常遇到作物之间生长有野生的植物,有些野生植物自身在生长过程中会危害栽培作物的生长,因此需要对有害植物进行清除,以保证栽培作物的正常生长。传统的清除方式将有害植物挖出后堆在田间地头,这种粗放式的清除方式会导致有害植物借助土壤再次生长起来,因此需要对这些植物进行碎解,以防止再次生长的情况,从而实现彻底清理,目前的碎解设备结构单一,无法对大株的有害植物进行碎解,需要单独处理,增加了处理成本,不适应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灭有害植物的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消灭有害植物的装置,包括呈为一个整体的下机体和上机体,所述下机体底部固定有支柱,所述上机体位于所述下机体顶部左端,所述下机体顶部右端面中设置有搅动腔,所述下机体顶部右端设置有架体,所述下机体右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搅动腔相通的外排孔,所述外排孔中设置有第一阀体,所述上机体中设置有碎解腔,所述上机体顶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碎解腔相通的进入槽,所述碎解腔底部设置有导引槽,所述导引槽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搅动腔相通的弯道,所述弯道与所述搅动腔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阀体,所述上机体中在所述碎解腔右端设置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右端壁中设置有容纳腔,所述传动腔顶端壁中设置有向右延长且与所述容纳腔相通的驱进腔,所述上机体右端面上设置有起降槽,所述碎解腔中呈前后相称设置有前旋轴和后旋轴,所述碎解腔中在所述前旋轴和后旋轴上固定设置有前碎解筒和后碎解筒,所述前旋轴和后旋轴的右端向右延长贯通所述碎解腔右端壁并延长到所述碎解腔中与所述传动腔的右端壁可旋转配合连接,所述传动腔中在所述前旋轴和后旋轴上固定设置有前齿转轮和后齿转轮,所述前旋轴上在所述前齿转轮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转轮,所述驱进腔中设置有驱进结构,所述起降槽中设置有上下延长的起降螺杆,所述起降螺杆顶端向上贯通所述起降槽顶端壁且延长到所述容纳腔中与所述容纳腔顶端壁可旋转配合连接,所述容纳腔中在所述起降螺杆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锥齿转轮,所述起降槽中还设置有可上下滑移且向右延长出所述起降槽的滑移块,所述滑移块左端位置设置有与所述起降螺杆螺形纹配合连接的螺孔,所述滑移块右端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架体滑移配合连接的过槽,所述滑移块底端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旋转电动机,所述旋转电动机上动力连接有向下延长的搅动轴,所述搅动轴上呈上下相称设置有左右延长的两根搅动棒,所述架体底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电磁感应操控的吸力盘,所述进入槽顶部设置有可开关的防护盖,所述防护盖左端与所述上机体顶面铰接配合连接,所述防护盖顶部端面右侧固定设置有拉手。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进结构包括可左右滑移地设置在所述驱进腔中的驱进块以及贯通所述驱进块且与所述驱进块螺形纹配合连接的驱进螺形纹杆,所述驱进螺形纹杆左右延长设置且左端与所述驱进腔左端壁可旋转配合连接,所述驱进螺形纹杆右端与所述左右移动电动机动力连接,所述左右移动电动机设置在所述驱进腔右端壁中,所述驱进块底端面中设置有驱进电动机,所述驱进电动机的输出轴向下延长且在所述输出轴底端固定设置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锥齿转轮或者第二锥齿转轮齿合的第三锥齿转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旋轴和后旋轴的左端与所述碎解腔左端壁可旋转配合连接,所述前碎解筒与所述后碎解筒相对设置且所述前碎解筒与所述后碎解筒之间存有间隙,所述前齿转轮与所述后齿转轮相对设置且相互齿合连接,所述前齿转轮与所述后齿转轮规格相等。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锥齿转轮、第二锥齿转轮和第三锥齿转轮的规格相等,所述起降螺杆底端与所述起降槽底端壁可旋转配合连接,所述起降螺杆、前旋轴和后旋轴的轴径相等。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四个所述支柱与所述下机体为一个整体,两根搅动棒与所述搅动轴固定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搅动腔为圆筒形,所述搅动棒的长小于所述搅动腔的轴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控制左右移动电动机驱进驱进块位于驱进腔的最左端位置,使得第一锥齿转轮与第三锥齿转轮齿合,通过控制驱进电动机工作驱进第三锥齿转轮旋转,从而带动前旋轴旋转,前旋轴旋转带动前碎解筒旋转,在前齿转轮和后齿转轮的传动下,后碎解筒与前碎解筒同时旋转,从而对从进入槽进入的有害植物进行碎解作业,从而将有害植物中的大块物体进行碎解,实现了有害植物的自动碎解工作。2.碎解以后的有害植物通过弯道输送到搅动腔中,通过控制左右移动电动机驱进驱进块位于驱进腔的最右端位置,使得第二锥齿转轮与第三锥齿转轮齿合,通过控制驱进电动机工作驱进第三锥齿转轮旋转,第三锥齿转轮旋转带动起降螺杆旋转,起降螺杆旋转驱进滑移块向下滑移,滑移块向下滑移推动搅动轴以及两根搅动棒伸入到搅动腔中,之后控制旋转电动机旋转,从而驱进搅动轴旋转,搅动轴旋转驱进两根搅动棒对进入到搅动腔中的有机肥料进行搅动,从而使得有机肥料搅动均匀,最后控制第一阀体打开外排孔,以便于搅动均匀的有害植物排出收集,从而方便有害植物后续的处理。3.通过第二阀体控制输送到搅动腔中有害植物的量,则可使得邮寄垃圾能够搅动均匀,通过控制吸力盘吸附或者释放滑移块,则可对滑移块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滑移块与起降螺杆螺形纹配合失效而导致滑移块突然掉落,通过架体对滑移块起到导引定位的作用。4.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方便,大大减少了设备的投入成本,能够实现有害植物的自动碎解与自动搅动一体式操作,有效实现了有害植物中大块物体的碎解工作,减少了有害植物处理的成本,简化了有害植物处理的步骤,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消灭有害植物的装置在对有害植物进行碎解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箭头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消灭有害植物的装置在对碎解后的有害植物进行搅动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消灭有害植物的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1-4所示的一种消灭有害植物的装置,包括呈为一个整体的下机体10和上机体11,所述下机体10底部固定有支柱100,所述上机体11位于所述下机体10顶部左端,所述下机体10顶部右端面中设置有搅动腔2,所述下机体10顶部右端设置有架体22,所述下机体10右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搅动腔2相通的外排孔20,所述外排孔20中设置有第一阀体21,所述上机体11中设置有碎解腔13,所述上机体11顶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碎解腔13相通的进入槽12,所述碎解腔13底部设置有导引槽15,所述导引槽15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搅动腔2相通的弯道16,所述弯道16与所述搅动腔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阀体17,所述上机体11中在所述碎解腔13右端设置有传动腔4,所述传动腔4右端壁中设置有容纳腔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灭有害植物的装置,包括呈为一个整体的下机体和上机体,所述下机体底部固定有支柱,所述上机体位于所述下机体顶部左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机体顶部右端面中设置有搅动腔,所述下机体顶部右端设置有架体,所述下机体右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搅动腔相通的外排孔,所述外排孔中设置有第一阀体,所述上机体中设置有碎解腔,所述上机体顶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碎解腔相通的进入槽,所述碎解腔底部设置有导引槽,所述导引槽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搅动腔相通的弯道,所述弯道与所述搅动腔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阀体,所述上机体中在所述碎解腔右端设置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右端壁中设置有容纳腔,所述传动腔顶端壁中设置有向右延长且与所述容纳腔相通的驱进腔,所述上机体右端面上设置有起降槽,所述碎解腔中呈前后相称设置有前旋轴和后旋轴,所述碎解腔中在所述前旋轴和后旋轴上固定设置有前碎解筒和后碎解筒,所述前旋轴和后旋轴的右端向右延长贯通所述碎解腔右端壁并延长到所述碎解腔中与所述传动腔的右端壁可旋转配合连接,所述传动腔中在所述前旋轴和后旋轴上固定设置有前齿转轮和后齿转轮,所述前旋轴上在所述前齿转轮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转轮,所述驱进腔中设置有驱进结构,所述起降槽中设置有上下延长的起降螺杆,所述起降螺杆顶端向上贯通所述起降槽顶端壁且延长到所述容纳腔中与所述容纳腔顶端壁可旋转配合连接,所述容纳腔中在所述起降螺杆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锥齿转轮,所述起降槽中还设置有可上下滑移且向右延长出所述起降槽的滑移块,所述滑移块左端位置设置有与所述起降螺杆螺形纹配合连接的螺孔,所述滑移块右端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架体滑移配合连接的过槽,所述滑移块底端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旋转电动机,所述旋转电动机上动力连接有向下延长的搅动轴,所述搅动轴上呈上下相称设置有左右延长的两根搅动棒,所述架体底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电磁感应操控的吸力盘,所述进入槽顶部设置有可开关的防护盖,所述防护盖左端与所述上机体顶面铰接配合连接,所述防护盖顶部端面右侧固定设置有拉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灭有害植物的装置,包括呈为一个整体的下机体和上机体,所述下机体底部固定有支柱,所述上机体位于所述下机体顶部左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机体顶部右端面中设置有搅动腔,所述下机体顶部右端设置有架体,所述下机体右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搅动腔相通的外排孔,所述外排孔中设置有第一阀体,所述上机体中设置有碎解腔,所述上机体顶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碎解腔相通的进入槽,所述碎解腔底部设置有导引槽,所述导引槽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搅动腔相通的弯道,所述弯道与所述搅动腔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阀体,所述上机体中在所述碎解腔右端设置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右端壁中设置有容纳腔,所述传动腔顶端壁中设置有向右延长且与所述容纳腔相通的驱进腔,所述上机体右端面上设置有起降槽,所述碎解腔中呈前后相称设置有前旋轴和后旋轴,所述碎解腔中在所述前旋轴和后旋轴上固定设置有前碎解筒和后碎解筒,所述前旋轴和后旋轴的右端向右延长贯通所述碎解腔右端壁并延长到所述碎解腔中与所述传动腔的右端壁可旋转配合连接,所述传动腔中在所述前旋轴和后旋轴上固定设置有前齿转轮和后齿转轮,所述前旋轴上在所述前齿转轮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转轮,所述驱进腔中设置有驱进结构,所述起降槽中设置有上下延长的起降螺杆,所述起降螺杆顶端向上贯通所述起降槽顶端壁且延长到所述容纳腔中与所述容纳腔顶端壁可旋转配合连接,所述容纳腔中在所述起降螺杆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锥齿转轮,所述起降槽中还设置有可上下滑移且向右延长出所述起降槽的滑移块,所述滑移块左端位置设置有与所述起降螺杆螺形纹配合连接的螺孔,所述滑移块右端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架体滑移配合连接的过槽,所述滑移块底端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旋转电动机,所述旋转电动机上动力连接有向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月芳
申请(专利权)人:王月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