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昌述专利>正文

无底阀全自动真空供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3254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机井上的无底阀全自动真空供水器。由电动机、水泵、压力储水罐,电气控制部分及设置于水泵与机井吸水管之间的排空装置组成。该供水器排气自动操作、电气自动控制,具有较高的吸程和扬程,且占地少,成本低,维修移动方便,无须特别管理。(*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向楼房等高处供水的全自动无塔供水器。特别是一种从机井上取水用的借助水泵离心叶轮旋转就能自动地全部排出吸水管内空气,从而无须再安装真空泵、排气手压泵等,便可达到水泵壳进口为真空,完成顺利供水的无底阀全自动真空供水器。现有的从有一定吸程的机井或河水上取水的无塔供水器,一般都要采用另配动力机械的方法来使吸水管内达到真空升水,不能实现排空自动化。这类排空机械归为1、人力机械,即在吸水管上部安装手压泵排气,或在吸水管底部安装一个底阀,并从上灌水直到吸水管内充满水为止,这类机械排气工作时间长、体力消耗大,操作也很不方便;特别是底阀常因杂物卡住或管道密封不严等难保抽水顺利,同时还会使电动机负荷增加,造成电动机损坏或其它事故,底阀的检修也很不安全。2、机械动力机器,如在水泵出口安装真空泵,成本高,常停电时使用也不方便;也可以利用安装在柴油机上的引射器排气,但它要求柴油机作动力才能实现,柴油机价高,使用在全自动供水器上价值低。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地自动排除吸水管内空气、安全可靠、移动容易、安装维修方便、成本低的无底阀全自动真空供水器。本技术由电动机、与电动机传动连接的水泵、接在水泵出水管上的压力储水罐、电气控制部分及设在水泵壳进口与吸水管出口之间的新型排空装置构成(参见附图说明图1),新型排空装置由上部壳壁上设有引水孔的阀体壳、固接在阀体壳内上部的引水阀、连接在阀体壳下部的进水阀、位于引水阀与进水阀之间的排空缸构成(参见图2)。上述引水阀由装在阀体壳顶部的带内槽的调节机构、固接在阀体壳内上壁上的上阀座、固接在上阀座下端内侧的带阀杆孔的弹簧座(参见图4)、下端穿过弹簧座阀杆孔而上端又伸入调节机构内槽且可上下移动的带密封盖的上阀杆、置在弹簧座上密封盖下且套在上阀杆上的弹簧构成,调节机构能限定上阀杆滑程,由带内槽的调节螺栓和拧在调节螺栓上的螺母组成。上述进水阀由位于阀体壳下方的下法兰盘、固接在下法兰盘内侧的下阀座、带阀盖的“T”形下阀杆组成,进水阀通过下法兰盘与阀体壳下部螺栓连接,进水阀上方排空缸内设有一个两侧能通水的档板(参见图5)。本技术供水器中的电气控制部分采用安装在压力储水罐上的磁助式电接点压力表经电控线与两支交流接触器电气相通,然后交流接触器又经电控线与电动机电气相通(参见图1、3)。本技术供水器的自动吸气排气、自动关闭启动电动机是这样进行的第一次的引水经阀体壳上部壁上的引水孔流入引水阀,再流经引水阀门、上阀座而入排空缸内,水会注满与排空缸相通的抽水管和水泵叶轮腔。这时合上电源总闸即接通电源,由于压力储水罐内压力很低,磁助式电接点压力表上的压力指针与下限可调指针呈接触态,下限水位回路和二次回路(参见图3)均闭合通电,电动机启动,水泵开始工作,排空缸内的水被抽入水泵出水 管后进入压力储水罐内,排空缸呈负压状态,这时弹簧张力减小,上密封盖向下压力增大,引水阀自动关闭,与此同时,进水阀因其下面的吸水管内空气压力大于排空缸内压力而自动启开,吸水管内空气被吸入排空缸和水泵叶轮之间,排空缸内压力恢复增高,弹簧张力恢复常态,上密封盖原受到的负压牵张解除,这时弹簧张力大于上阀杆重力与阀盖上的水柱静压力之和,引水阀被弹开,同时进水阀因下阀杆自重而关闭,引水阀上的水又开始经引水阀门流入排空缸内,排空缸内空气通过水泵旋转叶轮从水泵出口排进水泵出水管,然后入压力储水罐内(注压力储水罐内多余的空气由压力储水罐下侧的给水管排出);来自引水阀上的水不断流入排空缸与水泵叶轮之间,然后又被旋转着的叶轮抽入水泵出水管内,这时引水阀门关闭,进水阀门打开,吸水管内空气再次吸入排空缸、水泵叶轮之间,随后排空缸内空气又排入水泵出水管内。如此吸气、排气反复循环运行,直到吸水管内空气排完,井水被吸上来为止。电动机继续驱动着水泵,井水不断抽入压力储水罐内,罐内水位不断增高,压力也随之增大,压力指针与下限可调指针接触脱离,虽下限回路断开,电动机仍能通过二次回路得电,水泵继续工作。当压力储水罐充水使其压力升高到设定值即压力指针与上限可调指针触点接触时,二次回路断开,电动机电源切断,水泵停止工作,这时压力储水罐靠高内压继续向高层楼房用户供水。当压力指针下降到与下限可调指针接触时,电动机电源线路又接通,机井水又注入压力储水罐内,供水器开始新一轮的供水工作。本技术的供水器的特点,使其具有如下优点1、本供水器,无须再安装底阀、真空泵、手压泵就能实现借助水泵同时排除吸水管内空气,且排气自动操作。2、本供水器吸程佳、排气时间短。如配合500瓦水泵,吸程可达7.5米、排气时间仅50秒左右,优于底阀、手压泵。3、本供水器与同等效力的水塔相比,造价低(可减少成本50%),占地少,供效快,水头压力高。4、本供水器安全可靠,移动容易,维修方便,无须特别管理。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本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排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自动控制电路图图4是弹簧座与上阀座连接关系示意图图5是档板与阀体壳连接关系示意图图6是导向板与下阀座连接关系示意图本技术无底阀全自动真空供水器(见图1)的构成为,电动机1与水泵2传动连接;吸水管3、排空装置4、水泵2、水泵出水管5、压力储水罐6、给水管7依次串接连通;水泵出水管5内有一个逆止阀8,防止水倒流入水泵内;压力储水罐6上侧安装有磁助式电接点压力表9,该压力表经电控线10与交流接触器CJ1、CJ2电气相接,接触器CJ1、CJ2再经电控线10与电动机1电源线11电气相通;压力储水罐底部开有排污口12。本技术的排空装置4(见图2),由阀体壳13、引水阀14、进水阀15、档板16组成。上述档板16(见图5)呈长条形状,两侧能通水,焊接在阀体壳13内壁上。上述进水阀15,有一圆筒形的下阀座17,焊接在圆盘形的下法兰盘18内壁上,下阀座17内侧壁焊接有一个呈长条形的导向板19(见图4),导向板19中心部设有下阀杆孔20;下阀杆21穿过下阀杆孔20,下阀杆21上端有与下阀杆21成一体的下阀盖22,在下阀杆21上装有橡胶垫23、垫圈24、与下阀杆21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25,锁紧螺母25的顶端开有槽,在下阀杆21位于锁紧螺母25槽处开有通孔,开口销26穿过下阀杆21上的孔而起锁紧作用。上述阀体壳13,类似圆筒形状,其上侧壁上设有若干引水孔27;侧壁上焊接有一个与排空缸28相通的抽水管29;阀体壳13下端与进水阀15的下法兰盘18螺栓连接。上述引水阀14,有一圆筒形的上阀座30焊接在阀体壳13的上内壁上,上阀座30下端内侧又焊接有一个呈长条形的中部设有阀杆孔31的弹簧座32(见图4);调节机构33由带内槽34的调节螺栓35、螺母36、上法兰盘37组成,调节螺栓35与上法兰盘37中部螺纹连接,调节机构33又通过上法兰盘37与阀体壳13上端螺纹连接;上阀杆38上的上密封盖39由与上阀杆38连为一体的上阀盖40、依次装在上阀杆38上的橡胶垫41、垫圈42、螺母43组成,并由螺母43拧紧密封,上阀杆38下端穿入弹簧座32上的阀杆孔31、上端伸入调节机构33的内槽34内并可上下滑动,在位于弹簧座32上垫圈42下有弹簧44。本技术的排空装置4的上部置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底阀全自动真空供水器,由电动机、水泵、压力储水罐、电气控制部分构成,其特征在于水泵壳进口与与水源相通的吸水管上部出口之间设置有能自动排气的排空装置,排空装置由上部壳壁上设有引水孔的阀体壳、固接在阀体壳内上部的引水阀、连接在阀体壳下部的进水阀、位于引水阀与进水阀之间的排气缸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昌述
申请(专利权)人:胡昌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