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袖子前倾角度的配袖方法及其制备的配袖技术

技术编号:1933209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袖子前倾角度的配袖方法及其制备的配袖,包括:制版时在袖底先设置一根角度线;将已完成的衣身结构图中的袖窿线复制拷贝出来;沿角度线作袖底4~10°前倾角度线,再作前、后袖底垂线;确定袖山高;作前袖山弧线;作后袖山弧线;作袖肘线、袖长线;作前、后袖山中线;作出前、后袖肥的对折线;再按通常做法作出袖长线、袖肘线、袖口线,从而完成一片袖的配置过程;作偏袖线,包括:作袖型线和作分袖线;设置袖窿、袖山、袖身对位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符合人体手臂自然前倾角度的衣袖并能随着人体手臂的角度改变而变化的配袖方法,以适应高端品牌对于版型的要求,能满足个体定制型体发生改变从而使手臂的角度发生改变特殊版型的要求。

Sleeve matching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leeve's forward angle and sleeved sleeve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leeve matching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forward inclination angle of sleeves and a sleeve matching method for its preparation, which includes: setting an angle line at the bottom of sleeves at the time of plate making; copying and copying the sleeve line in the completed body structure drawing; making a 4-10 degree forward inclination angle line along the angle line, then making a front and rear sleeve bottom vertical line; and determining the sleeve height. Making front sleeve mountain arc; making back sleeve mountain arc; making cuff elbow line and sleeve length line; making front and back sleeve mountain middle line; making front and back sleeve fat folding line; then making cuff length line, cuff elbow line and cuff line according to usual practice, thus completing the configuration process of a piece of sleeve; making partial sleeve line, including: making sleeve shape line and sleeve dividing line; setting sleeve; The counterpoint of the hole, sleeve, and sleeve. The sleeve matching method conforms to the natural forward angle sleeve of human arm and can change with the angle of human arm, so a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end brand for layout, an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individual customized body changing so as to change the angle of arm for special layo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袖子前倾角度的配袖方法及其制备的配袖
本专利技术涉及服饰缝纫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控制袖子前倾角度的配袖方法及其制备的配袖。
技术介绍
总所周知“领袖”二字的含义,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用来说明衣袖对于衣服的重要性也是很合适的。衣袖结构的设计一般包括袖山结构、袖身结构,在进行衣袖结构设计时,必需考虑人体静、动态需求。如图1所示的常规配袖技术方法,其作图特征是在袖窿1中从上而下的方式作业,先作袖山2结构再做袖身3结构。从上述常规配袖技术方法中可以看出:制作出的袖身2是直的(如图2所示),明显与人体手臂前倾的角度不符,还要进行调整:采用袖底对位点和袖山对位点做前后的调整,从而来控制袖子的前后角度。但是,上述的调整方法并不能有效的控制袖子的前倾角度,其主要原因是:决定袖子前倾的角度与对位点没有绝对的关系,产生关系的是将上下的对位点调整后形成了前倾的角度。在缝制时,常是通过技术娴熟的缝制工人,在装袖的过程当中,将对位点需要反复调整:将袖底和袖山的对位刀眼调整,向前或向后移动刀眼,从而形成前倾的角度,这样才能控制好袖子的前倾的弯势。但也常出现疵病,不能符合高端品牌的技术要求。同时,对技术工人的要求非常高,对生产环节中的反复也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袖子前倾角度的配袖方法及其制备的配袖,能符合人体手臂自然前倾角度的衣袖并能随着人体手臂的角度改变而变化的配袖方法,以适应高端品牌对于版型的要求,更能满足个体定制型体发生改变从而使手臂的角度发生改变特殊版型的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一种控制袖子前倾角度的配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版时在袖底先设置一根角度线;2)将已完成的衣身结构图中的袖窿线复制拷贝出来;3)沿角度线作袖底4~10°前倾角度线,再作前、后袖底垂线;4)确定袖山高,包括:将前肩点和后肩点连线,在连线上取二分之一的点与袖窿底点连接作出袖窿深线,测得实际袖窿深线值,再根据实际袖窿深线值计算出袖山高;5)作前袖山弧线,包括:平行袖底线作出前袖山高线;以袖窿底点按照前袖窿弧长-弧线和直线的差做弧线与袖山高线相交,找到A点;袖山底弧线按照袖窿弧形画顺,袖山凸量向上1.8画顺与袖山底弧线连接;6)作后袖山弧线,包括:平行袖底线作出后袖山高线;以袖窿底点按照后袖窿弧长-弧线和直线的差做弧线与袖山高线相交,找到B点;袖山底弧线按照袖窿弧形画顺,袖山凸量向上2画顺与袖山底弧线连接;7)作袖肘线、袖长线,包括:平行袖山高线作出袖肘线;平行袖山高线作出袖长线;8)作前、后袖山中线,包括:从A点向下作垂线,相交于C点,得前袖山中线;从B点向下作垂线,相交于D点,得后袖山中线;9)作出前、后袖肥的对折线,包括:从辅助点E点与袖窿底点做对折线相交于袖山线与袖长线,得前袖肥的对折线;从辅助点F点与袖窿底点做对折线相交于袖山线与袖长线,得后袖肥的对折线,将前、后袖山弧线按对折线反射拷贝,即得整个袖山弧形线;10)再按通常做法作出袖长线、袖肘线、袖口线,从而完成一片袖的配置过程;11)作偏袖线,包括:作袖型线和作分袖线;12)设置袖窿、袖山、袖身对位点,包括:吃势的确定与分配、前对位点的设置、后对位点的设置、袖山对应点设置和袖身对位点设置。所述步骤4)中,袖山高的公式为实际袖窿深线值*0.83=袖山高。所述步骤11)中,作袖型线,包括:自袖长线向上0.5cm找到I点,袖肘线向内1cm与辅助点K点连接后,作顺弧线,自袖长线向后作袖口大,向下0.5cm找到J点,与辅助点L点相连后0.5cm作顺弧线。所述步骤11)中,作分袖线,包括:按照前袖型线平行向外、向内各3cm得前大袖线和前小袖线,按照后袖型线,袖肥平行向外、向内各1.5cm,袖口平行向外、向内各1cm,将线条连顺,得后大袖线和后小袖线,作大、小袖口线,连接N点、O点得小袖口线,连接M点、P点得大袖口线。所述步骤12)中,吃势的确定与分配,包括:测得实际袖窿弧长-实际袖山弧长=总吃势,后袖山吃势=55%总吃势,前袖山吃势=45%总吃势;前对位点的设置,包括:前袖窿弧长二分之一取前袖窿对点Q点;后对位点的设置,包括:后袖窿根据后小袖山弧长-16%总吃势,从袖窿底向上确定R双点。所述步骤12)中,袖山对应点设置,包括:从袖窿底点向Q点测量+10%总吃势,从袖山底向前取S点,从Q点向肩缝点测量+35%总吃势,从Q点向上得袖山T点;袖身对位点设置,包括:前袖缝对位点,从辅助点V1点向下8cm做前大袖V点对位点,从辅助点W1点向下8cm做前小袖W点对位点,从辅助点X1点向上12cm做前大袖X点对位点,从辅助点Y1点向上12cm做前小袖Y点对位点,后袖缝对位点,从辅助点Z3点向下8cm做后大袖Z2点对位点,从辅助点Z4点向下8cm做后小袖Z1点对位点,从辅助点A4点向上14cm做后小袖A1点对位点,从辅助点A3点向上14cm做后大袖A2点对位点。另一方面,一种控制袖子前倾角度的配袖,包括袖身,所述袖身包括上袖管和下袖管,上袖管与下袖管之间的连接呈向前倾斜设置,使袖身的袖中线与垂线之间形成锐角角度的前倾夹角。所述的前倾夹角的锐角角度为4~10°。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控制袖子前倾角度的配袖方法及其制备的配袖,缝制出来的袖子与人体手臂自然弯曲度相符、相贴切,制作简便,能使技术一般的缝制工人,只需将对位点对齐,即可一次成型,最终达到从成衣版型的角度将难度高的工艺简化,节约生产环节,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配袖技术方法的示意图;图2是现有配袖技术方法成品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配袖制版时将袖窿线复制后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配袖制版时作前倾角度线、前、后袖底垂线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配袖制版时确定袖山高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配袖制版时作前袖山弧线、后袖山弧线、袖肘线、袖长线、前、后袖山中线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配袖制版时作出前、后袖肥对折线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配袖制版时完成一片袖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配袖制版时作偏袖线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配袖制版时作分袖线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配袖制版时设置袖窿、袖山、袖身对位点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配袖的成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请结合图3至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控制袖子前倾角度的配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版时在袖底先设置一根角度线4;2)将已完成的衣身结构图中的袖窿线复制拷贝出来;3)沿角度线4作一根袖底4~10°前倾角度线5,再作一根前、后袖底垂线6;4)确定袖山高,包括:将前肩点7和后肩点8连线,在连线上取二分之一的点与袖窿底点9连接作出袖窿深线10,测得实际袖窿深线10的值,再根据实际袖窿深线10的值计算出袖山高,袖山高=实际袖窿深线10的值*0.83;5)作前袖山弧线,包括:平行袖底线作出前袖山高线11;以袖窿底点9按照(前袖窿弧长12=△)-(弧线和直线的差=0.8cm)做弧线13与袖山高线11相交,找到A点;袖山底弧线按照袖窿弧形画顺,袖山凸量向上1.8cm画顺与袖山底弧线连接;6)作后袖山弧线,包括:平行袖底线作出后袖山高线14;以袖窿底点9按照(后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袖子前倾角度的配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版时在袖底先设置一根角度线;2)将已完成的衣身结构图中的袖窿线复制拷贝出来;3)沿角度线作袖底4~10°前倾角度线,再作前、后袖底垂线;4)确定袖山高,包括:将前肩点和后肩点连线,在连线上取二分之一的点与袖窿底点连接作出袖窿深线,测得实际袖窿深线值,再根据实际袖窿深线值计算出袖山高;5)作前袖山弧线,包括:平行袖底线作出前袖山高线;以袖窿底点按照前袖窿弧长‑弧线和直线的差做弧线与袖山高线相交,找到A点;袖山底弧线按照袖窿弧形画顺,袖山凸量向上1.8画顺与袖山底弧线连接;6)作后袖山弧线,包括:平行袖底线作出后袖山高线;以袖窿底点按照后袖窿弧长‑弧线和直线的差做弧线与袖山高线相交,找到B点;袖山底弧线按照袖窿弧形画顺,袖山凸量向上2画顺与袖山底弧线连接;7)作袖肘线、袖长线,包括:平行袖山高线作出袖肘线;平行袖山高线作出袖长线;8)作前、后袖山中线,包括:从A点向下作垂线,相交于C点,得前袖山中线;从B点向下作垂线,相交于D点,得后袖山中线;9)作出前、后袖肥的对折线,包括:从辅助点E点与袖窿底点做对折线相交于袖山线与袖长线,得前袖肥的对折线;从辅助点F点与袖窿底点做对折线相交于袖山线与袖长线,得后袖肥的对折线,将前、后袖山弧线按对折线反射拷贝,即得整个袖山弧形线;10)再按通常做法作出袖长线、袖肘线、袖口线,从而完成一片袖的配置过程;11)作偏袖线,包括:作袖型线和作分袖线;12)设置袖窿、袖山、袖身对位点,包括:吃势的确定与分配、前对位点的设置、后对位点的设置、袖山对应点设置和袖身对位点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袖子前倾角度的配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版时在袖底先设置一根角度线;2)将已完成的衣身结构图中的袖窿线复制拷贝出来;3)沿角度线作袖底4~10°前倾角度线,再作前、后袖底垂线;4)确定袖山高,包括:将前肩点和后肩点连线,在连线上取二分之一的点与袖窿底点连接作出袖窿深线,测得实际袖窿深线值,再根据实际袖窿深线值计算出袖山高;5)作前袖山弧线,包括:平行袖底线作出前袖山高线;以袖窿底点按照前袖窿弧长-弧线和直线的差做弧线与袖山高线相交,找到A点;袖山底弧线按照袖窿弧形画顺,袖山凸量向上1.8画顺与袖山底弧线连接;6)作后袖山弧线,包括:平行袖底线作出后袖山高线;以袖窿底点按照后袖窿弧长-弧线和直线的差做弧线与袖山高线相交,找到B点;袖山底弧线按照袖窿弧形画顺,袖山凸量向上2画顺与袖山底弧线连接;7)作袖肘线、袖长线,包括:平行袖山高线作出袖肘线;平行袖山高线作出袖长线;8)作前、后袖山中线,包括:从A点向下作垂线,相交于C点,得前袖山中线;从B点向下作垂线,相交于D点,得后袖山中线;9)作出前、后袖肥的对折线,包括:从辅助点E点与袖窿底点做对折线相交于袖山线与袖长线,得前袖肥的对折线;从辅助点F点与袖窿底点做对折线相交于袖山线与袖长线,得后袖肥的对折线,将前、后袖山弧线按对折线反射拷贝,即得整个袖山弧形线;10)再按通常做法作出袖长线、袖肘线、袖口线,从而完成一片袖的配置过程;11)作偏袖线,包括:作袖型线和作分袖线;12)设置袖窿、袖山、袖身对位点,包括:吃势的确定与分配、前对位点的设置、后对位点的设置、袖山对应点设置和袖身对位点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袖子前倾角度的配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袖山高的公式为实际袖窿深线值*0.83=袖山高。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袖子前倾角度的配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中,作袖型线,包括:自袖长线向上0.5cm找到I点,袖肘线向内1cm与辅助点K点连接后,作顺弧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雍飞杨彦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璞利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