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森蕾专利>正文

配有配重转向阀的压气升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3167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配有配重转向阀的压气升液器是在输送槽(1)的输送槽盖(2)上设置控制机构及压缩空气进气口(14)、进气通道(9)、通气道(15)、安装孔,压缩空气进气口与安装孔由进气通道连通,控制机构的阀座(21)位于输送槽盖(2)的上端,阀套(18)安装在输送槽盖的安装孔内,闸式阀(12)及气道转向阀(16)均设置在其内,气道转向阀位于闸式阀的下面由阀杆连接,该阀杆与气道转向阀、闸式阀及阀套之间的空间形成箱室(17),在气道转换阀上还设有压气通道(11),在气道转换阀下部的阀杆上连接有定位板(23)和配重杠杆(19),在配重杠杆上连接有浮子(20)。其具有可实现自动运转、性能安全可靠、降低使用成本、节能降耗、方便维护的特点。

Pressurized air lift with counterweight steering valve

The pressure air lift with a counterweight steering valve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mechanism and a compressed air inlet (14), an air inlet (9), an air inlet (15) and an installation hole on the conveying trough cover (2) of the conveying trough (1). The compressed air inlet and the installation hole are connected by an air inlet channel, and the seat (21) of the control mechanism is located on the conveying trough cover (2). On the upper end, the valve sleeve (18) is installed in the installation hole of the conveyor groove cover, and the gate valve (12) and the airway steering valve (16) are arranged therein. The airway steering valve is located under the gate valve and is connected by the valve stem. The space between the valve stem and the airway steering valve, the gate valve and the valve sleeve forms a box chamber (17). A pressure air passage (11) is also provided on the airway conversion valve. A positioning plate (23) and a counterweight lever (19) are connected on the stem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airway transfer valve, and a float (20) is connected on the counterweight lever.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utomatic operation, safe and reliable performance, low cost, energy saving and easy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有配重转向阀的压气升液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压气升液器(风动泵)
,主要涉及的是一种配有配重转向阀的压气升液器。具有自动输送槽容器内液体、排气的功能。
技术介绍
现有的风动泵主要以风动涡轮式为主,其主要由泵外体、风轮、水轮、主轴等部件组成。工作时由压缩空气吹动风轮,风轮通过主轴带动水轮旋转来实现输送液体和排气的功能。由于这种结构的风动泵使用时存在旋转部件多、部件易磨损、噪音大、对泥沙的含量有一定的要求高、使用寿命低等缺点,因而会增加使用者的使用成本,给维护带来一定的困难。且其在无水状态下不能自动停止工作,不仅增加了能耗,而且会出现过热现象,不适宜在安全性能要求较高的地方(如矿井等)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由此产生,提出一种配有配重转向阀的压气升液器。使其可实现自动运转,达到节能降耗、方便维护,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了使用寿命和安全可靠性能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输送槽的输送槽盖上设置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主要由阀座、闸式阀、阀套、气道转向阀及浮子杠杆和浮子构成,在输送槽盖上设有压缩空气进气口、进气通道、通气道及安装孔,安装孔贯通输送槽盖的上下端,压缩空气进气口与安装孔通过进气通道连通,阀座位于输送槽盖的上端即安装孔的上端,其中心部位为排气孔,在排气孔的下端部设置密封耐磨套,该密封耐磨套的下端部为反向圆锥形;阀套安装在输送槽盖的安装孔内,闸式阀及气道转向阀均设置在阀套内,闸式阀的上端部为正圆锥形,与密封耐磨套的下端部的反向圆锥形配合使用,气道转向阀设置在闸式阀的下面,其与闸式阀之间具有箱室,该箱室通过阀套上设有的进气孔与压气通道连通;压气通道的上部设有气道转换阀进气孔,该进气孔位于箱室阀套内,压气通道的下部设有气道转换阀排气孔,该排气孔位于输送槽内,在气道转换阀下部的阀杆上设置定位板和配重杠杆,在配重杠杆上连接有浮子。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由于其利用气压差原理,通过设置的浮子带动控制机构工作来升取液体,因而具有结构设计简单,维护十分方便的特点。在闸式阀和阀座结构中,其上部圆柱和下部的反圆锥协调一致互相配合,同时反圆锥部分采用密封耐磨套,增加了其密封性和耐磨性,增加了使用寿命。转向阀安放在阀套内通过配重杠杆,转动杠杆与浮子杠杆联接,来控制压缩空气的流动,实现自动停止和工作的功能,起到了节能降耗的作用。由于其不会出现热现象,因而适宜在不同的工作场合应用。转向阀上设置的定位板可使闸式阀在开启过程和关闭过程的加速不受浮子运动的影响,从而可最大限度地排液,并可实现连续工作。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输送槽,2.输送槽盖,3.支座,4.输送槽开口座,5.杠杆,6.转动杠杆,7.阀套进气孔,8.气道转向阀进气孔,9.进气通道,10.转向阀排气孔,11.压气通道,12.闸式阀,13.排气孔,14.压缩空气进气口,15.通气道,16.气道转向阀,17.箱室,18.阀套,19.配重杠杆,20.浮子,21.阀座,22.密封耐磨套,23.定位板。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如图所示:其是在一个用于提升液体的输送槽1上端设置具有自动提升液体的控制机构,本实施例是在输送槽1的上端开有安装口,由输送槽盖2密封,控制机构设置在输送槽盖2上,输送槽盖2通过输送槽开口座4固定在输送槽1上。输送槽盖2上设有压缩空气进气口14、进气通道9、通气道15及安装孔,安装孔贯通输送槽盖2的上下端,压缩空气进气口14与安装孔通过进气通道9连通。进气通道9的管径远远小于压缩空气进气口14的管径,目的是增加气体的压力,提高流速。控制机构主要由阀座21、闸式阀12、阀套18、气道转向阀16、转动杠杆6及浮子杠杆5构成,阀座21位于输送槽盖2的上端即安装孔的上端,其中心部位为排气孔13,该排气孔13为锥形结构,起到减缓气体流速和减小噪音的作用。在排气孔13的下端部设置有密封耐磨套22,该密封耐磨套22的下端部为反向圆锥形。阀套18安装在输送槽盖2的安装孔内,闸式阀12及气道转向阀16均设置在阀套18内,闸式阀12的上端部为正圆锥形,与密封耐磨套22的下端部的反向圆锥形配合使用起到对闸式阀的导向控制和缓冲作用,且密封耐磨套22的工作表面大于闸式阀12的工作表面,进一步提高其密封性能。气道转向阀16位于闸式阀12的下面,其与闸式阀12之间由阀杆连接,该阀杆与气道转向阀16、闸式阀12及阀套18之间形成的空间即构成箱室17,从而对进入其内的高压气流起到缓冲的作用。在箱室部位的阀套18上设有与进气通道9连通的阀套进气孔7,该阀套进气孔7与箱室17连通。气道转换阀16的作用是阻断压缩空气到输送槽1内或输送压缩空气到输送槽1。其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其中空部分形成压缩空气的压气通道11,压气通道11的上部设有气道转向阀进气孔8,该气道转向阀进气孔8位于箱室阀套18内,压气通道11的下部设有气道转向阀排气孔10,该排气孔位于输送槽1内。在气道转换阀16下部的阀杆上设置定位板23和配重杠杆19,定位板23有两块,其中的一块位于配重杠杆19的上方,另一块位于配重杠杆19的下方,配重杠杆19在两块定位板23之间具有一定的运动行程。浮子20设置在输送槽1内,其在输送槽1内的支撑和定位是通过浮子杠杆5与设置在输送槽盖底面上固定的支座3铰接连接实现的。其对闸式阀的控制是通过浮子杠杆5、传动杠杆6与气道转换阀16下部阀杆上的配重杠杆19连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液体通过自身的重力流向升液器输送槽1内,随着输送槽内1水位的上升,浮子杠杆5在浮子20的作用下上升,输送槽1内的空气通过输送槽盖2上的通气道15经阀座21上的排气孔13排出。此时,由于定位板23的缘故,浮子杠杆5运行到其上升运动的最后阶段才会带动气道转换阀16及闸式阀12向上运动,闸式阀被带到最顶端的位置与阀座21下部的密封耐磨套22的反圆锥配合。由此,阻断了压缩空气的排出,压缩空气则由压缩空气进气口14经进气通道9及阀套进气孔7进入阀套18的箱室17内,由气道转换阀16上的压气通道11送入输送槽内,使输送槽内的液体被挤压排出。当输送槽的液体排空时,浮子20在配重杠杆19、传动杠杆6和浮子杠杆5的作用下迅速下落。由于定位板23和配重杠杆19的作用浮子杠杆5运行到其下落运动的最后阶段才会带动气道转换阀16及闸式阀12向下运动,如此这般,喷射器又开始了它的进水工作,输送槽新一轮的充填亦随即开始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有配重转向阀的压气升液器,具有输送槽(1),其特征是:在所述输送槽(1)的输送槽盖(2)上设置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主要由阀座(21)、闸式阀(12)、阀套(18)、气道转向阀(16)及浮子杠杆(6)和浮子(20)构成,在输送槽盖上还设有压缩空气进气口(14)、进气通道(9)、通气道(15)及安装孔,安装孔贯通输送槽盖的上下端,压缩空气进气口(14)与安装孔通过输送槽盖(2)的进气通道(9)连通,阀座(21)位于输送槽盖的上端即安装孔的上端,其中心部位为排气孔,在排气孔的下端部设置密封耐磨套(22),该密封耐磨套的下端部为反向圆锥形;阀套(18)安装在输送槽盖的安装孔内,闸式阀(12)及气道转向阀(16)均设置在阀套内,闸式阀的上端部为正圆锥形,与密封耐磨套的下端部的反向圆锥形配合使用,气道转向阀设置在闸式阀的下面,其与闸式阀之间具有箱室(17),该箱室通过阀套上设有的进气孔(7)与压气通道(11)连通;压气通道的上部设有气道转换阀进气孔(8),该进气孔位于箱室阀套内,压气通道的下部设有气道转换阀排气孔(10),该排气孔位于输送槽内,在气道转换阀下部的阀杆上设置定位板和配重杠杆,在配重杠杆(19)上连接有浮子(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有配重转向阀的压气升液器,具有输送槽(1),其特征是:在所述输送槽(1)的输送槽盖(2)上设置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主要由阀座(21)、闸式阀(12)、阀套(18)、气道转向阀(16)及浮子杠杆(6)和浮子(20)构成,在输送槽盖上还设有压缩空气进气口(14)、进气通道(9)、通气道(15)及安装孔,安装孔贯通输送槽盖的上下端,压缩空气进气口(14)与安装孔通过输送槽盖(2)的进气通道(9)连通,阀座(21)位于输送槽盖的上端即安装孔的上端,其中心部位为排气孔,在排气孔的下端部设置密封耐磨套(22),该密封耐磨套的下端部为反向圆锥形;阀套(18)安装在输送槽盖的安装孔内,闸式阀(12)及气道转向阀(16)均设置在阀套内,闸式阀的上端部为正圆锥形,与密封耐磨套的下端部的反向圆锥形配合使用,气道转向阀设置在闸式阀的下面,其与闸式阀之间具有箱室(17),该箱室通过阀套上设有的进气孔(7)与压气通道(11)连通;压气通道的上部设有气道转换阀进气孔(8),该进气孔位于箱室阀套内,压气通道的下部设有气道转换阀排气孔(10),该排气孔位于输送槽内,在气道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森蕾
申请(专利权)人:冯森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