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池自动投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2989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鱼池自动投食装置,包括筒体,筒体内部设有上下布置的第一横隔板、第二横隔板,第一横隔板、第二横隔板将筒体内部分隔成上下布置的储料腔、混合腔、投食腔;储料腔内设有多个分料箱,第一横隔板上设有连通分料箱与混合腔的第一出料口,第一出料口处设有间歇性向混合腔进料的第一定量进料装置;第二横隔板上设有连通混合腔与投食腔的第二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处设有间歇性向投食腔进料的第二定量进料装置;投食腔底部设有圆锥凸起,圆锥凸起侧面上周向布置有多个挡板,任意相邻两个挡板之间形成投食区。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实现自动投食,且一次可对多个鱼池进行投食,工作效率高。

An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for fishpon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for fish pond,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 body, in which a first diaphragm and a second diaphragm are arranged up and down. The first diaphragm and a second diaphragm divide the inner part of the cylinder into a storage chamber, a mixing chamber and a feeding chamber arranged up and down. A plurality of feeding chambers and a first diaphragm are arranged in the storage chamber. The first outlet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feeding box and a mixing chamber, and the first outle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quantitative feeding device for intermittent feeding into the mixing chamber; the second diaphragm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outlet for connecting the mixing chamber and the feeding chamber, and the second quantitative feeding device for intermittent feeding into the feeding chamber is provided at the second outlet; and the feed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quantitative feeding device for intermittent feeding into the feeding chamber The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conical protrusion, and the side of the conical protrusion is arranged with multiple baffles in the direction last week. A feeding area is formed between any two adjacent baffles.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can realize automatic feeding, and can feed multiple fish ponds at a time, and has high work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池自动投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养鱼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鱼池自动投食装置。
技术介绍
水产养殖业是我国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渔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我国的渔业发展重心已由“捕捞为主”向“养殖为主”的转移,促使水产养殖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设施、设备制约着水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比如现有的投食装置,现有的水产养殖用投食装置大多还是使用人工手动投食,劳动力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鱼池自动投食装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鱼池自动投食装置,包括筒体,筒体内部设有上下布置的第一横隔板、第二横隔板,第一横隔板、第二横隔板将筒体内部分隔成上下布置的储料腔、混合腔、投食腔;储料腔内设有多个分料箱,第一横隔板上设有连通分料箱与混合腔的第一出料口,第一出料口处设有间歇性向混合腔进料的第一定量进料装置;第二横隔板上设有连通混合腔与投食腔的第二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处设有间歇性向投食腔进料的第二定量进料装置;投食腔侧壁周向设有多个与外界连通的投食口,投食腔底部设有圆锥凸起,圆锥凸起侧面上周向布置有多个挡板,任意相邻两个挡板之间形成投食区,圆锥凸起内部设有进气腔,进气腔的进气口处设有风机,投食区靠近圆锥凸起顶端位置设有与进气腔连通的第一喷气嘴,第一喷气嘴的喷口朝向投食口。优选的,第一定量进料装置包括第一动力单元以及设置在第一出料口内的第一杆体,第一动力单元用于驱动第一杆体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第一杆体的直径小于第一出料口的直径,第一杆体第一端位于分料箱内且第一杆体第一端外部设有第一环形台,第一环形台的直径大于第一出料口的直径,第一杆体第二端设置在混合腔内,第一杆体第二端外部设有多个第一板体,第一板体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一横隔板连接,且在自然状态下,第一环形台与第一横隔板接触并密封第一出料口。优选的,第一动力单元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一转轴和第一凸轮,第一转轴水平布置在混合腔内,第一凸轮安装在第一转轴上且第一凸轮位于第一杆体下方,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转轴连接用于驱动第一转轴转动。优选的,第一横隔板顶面位于各分料箱内位置均设有第一倒圆锥形凹槽,第一出料口设置在第一倒圆锥形凹槽底部。优选的,第二定量进料装置包括第二动力单元以及设置在第二出料口内的第二杆体,第二动力单元用于驱动第二杆体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第二杆体的直径小于第二出料口的直径,第二杆体第一端位于混合腔内且第二杆体第一端外部设有第二环形台,第二环形台的直径大于第二出料口的直径,第二杆体第二端设置在投食腔内,第二杆体第二端外部设有多个第二板体,第二板体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二横隔板连接,且在自然状态下,第二环形台与第二横隔板接触并密封第二出料口。优选的,第二动力单元包括第二驱动机构、第二转轴和第二凸轮,第二转轴水平布置在投食腔内,第二凸轮安装在第二转轴上且第二凸轮位于第二杆体下方,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转轴连接用于驱动第二转轴转动。优选的,第二横隔板顶面设有第二倒圆锥形凹槽,第二出料口设置在第二倒圆锥形凹槽底部。优选的,第二横隔板上设有多个导气通道,导气通道的出气口处设有将气体喷向混合腔内的第二喷气嘴。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鱼池自动投食装置,在使用时,向多个分料箱中加入不同的鱼食原料,第一定量进料装置间歇性向混合腔内加入一定量的原料,各种原料在混合腔内混合后,再由第二定量进料装置间歇性向投食腔内加入一定量的鱼食,鱼食进入投食腔内会散落在各个投食区内,第一喷气嘴喷气将投食区内的鱼食吹出投食口,散落在各个鱼池里。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实现自动投食,且一次可对多个鱼池进行投食,工作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鱼池自动投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鱼池自动投食装置中圆锥形凸起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鱼池自动投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鱼池自动投食装置中圆锥形凸起俯视图。参照图1、图2,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鱼池自动投食装置,包括筒体1,其中:筒体1内部设有上下布置的第一横隔板2、第二横隔板3,第一横隔板2、第二横隔板3将筒体1内部分隔成上下布置的储料腔4、混合腔5、投食腔6。储料腔4内设有多个分料箱7,第一横隔板2顶面位于各分料箱7内位置均设有第一倒圆锥形凹槽22,第一倒圆锥形凹槽22底部设有连通分料箱7与混合腔5的第一出料口8,第一出料口8处设有间歇性向混合腔5进料的第一定量进料装置。第二横隔板3顶面设有第二倒圆锥形凹槽29,第二倒圆锥形凹槽29底部设有连通混合腔5与投食腔6的第二出料口9,第二横隔板3上设有多个导气通道30,导气通道30的出气口处设有将气体喷向混合腔5内的第二喷气嘴31,第二出料口9处设有间歇性向投食腔6进料的第二定量进料装置。投食腔6侧壁周向设有多个与外界连通的投食口10,投食腔6底部设有圆锥凸起11,圆锥凸起11侧面上周向布置有多个挡板12,任意相邻两个挡板12之间形成投食区,圆锥凸起11内部设有进气腔13,进气腔13的进气口处设有风机14,投食区靠近圆锥凸起11顶端位置设有与进气腔13连通的第一喷气嘴15,第一喷气嘴15的喷口朝向投食口10。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向多个分料箱7中加入不同的鱼食原料,第一定量进料装置间歇性向混合腔5内加入一定量的原料,各种原料在混合腔5内混合后,再由第二定量进料装置间歇性向投食腔6内加入一定量的鱼食,鱼食进入投食腔内会散落在各个投食区内,第一喷气嘴15喷气将投食区内的鱼食吹出投食口10,散落在各个鱼池里。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实现自动投食,且一次可对多个鱼池进行投食,工作效率高。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定量进料装置包括第一动力单元以及设置在第一出料口8内的第一杆体16。第一动力单元用于驱动第一杆体16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第一动力单元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一转轴20和第一凸轮21,第一转轴20水平布置在混合腔5内,第一凸轮21安装在第一转轴20上且第一凸轮21位于第一杆体16下方,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转轴20连接用于驱动第一转轴20转动。第一杆体16的直径小于第一出料口8的直径,第一杆体16第一端位于分料箱7内且第一杆体16第一端外部设有第一环形台17,第一环形台17的直径大于第一出料口8的直径,第一杆体16第二端设置在混合腔5内,第一杆体16第二端外部设有多个第一板体18,第一板体18通过第一弹簧19与第一横隔板2连接,且在自然状态下,第一环形台17与第一横隔板2接触并密封第一出料口8。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转轴20转动,第一转轴20带动第一凸轮21转动,第一凸轮21间歇性带动第一杆体16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当第一凸轮21向上顶起第一杆体16内,第一环形台17脱离第一横隔板2,分料箱7内的原料从第一出料口8进入混合腔5内,当第一凸轮21远离第一杆体16时,第一杆体16在第一弹簧19的作用下复位,第一环形台17密封第一出料口8,从而实现定量进料。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定量进料装置包括第二动力单元以及设置在第二出料口9内的第二杆体23,第二动力单元用于驱动第二杆体23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第二动力单元包括第二驱动机构、第二转轴27和第二凸轮28,第二转轴27水平布置在投食腔6内,第二凸轮28安装在第二转轴27上且第二凸轮28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池自动投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筒体(1)内部设有上下布置的第一横隔板(2)、第二横隔板(3),第一横隔板(2)、第二横隔板(3)将筒体(1)内部分隔成上下布置的储料腔(4)、混合腔(5)、投食腔(6);储料腔(4)内设有多个分料箱(7),第一横隔板(2)上设有连通分料箱(7)与混合腔(5)的第一出料口(8),第一出料口(8)处设有间歇性向混合腔(5)进料的第一定量进料装置;第二横隔板(3)上设有连通混合腔(5)与投食腔(6)的第二出料口(9),第二出料口(9)处设有间歇性向投食腔(6)进料的第二定量进料装置;投食腔(6)侧壁周向设有多个与外界连通的投食口(10),投食腔(6)底部设有圆锥凸起(11),圆锥凸起(11)侧面上周向布置有多个挡板(12),任意相邻两个挡板(12)之间形成投食区,圆锥凸起(11)内部设有进气腔(13),进气腔(13)的进气口处设有风机(14),投食区靠近圆锥凸起(11)顶端位置设有与进气腔(13)连通的第一喷气嘴(15),第一喷气嘴(15)的喷口朝向投食口(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池自动投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筒体(1)内部设有上下布置的第一横隔板(2)、第二横隔板(3),第一横隔板(2)、第二横隔板(3)将筒体(1)内部分隔成上下布置的储料腔(4)、混合腔(5)、投食腔(6);储料腔(4)内设有多个分料箱(7),第一横隔板(2)上设有连通分料箱(7)与混合腔(5)的第一出料口(8),第一出料口(8)处设有间歇性向混合腔(5)进料的第一定量进料装置;第二横隔板(3)上设有连通混合腔(5)与投食腔(6)的第二出料口(9),第二出料口(9)处设有间歇性向投食腔(6)进料的第二定量进料装置;投食腔(6)侧壁周向设有多个与外界连通的投食口(10),投食腔(6)底部设有圆锥凸起(11),圆锥凸起(11)侧面上周向布置有多个挡板(12),任意相邻两个挡板(12)之间形成投食区,圆锥凸起(11)内部设有进气腔(13),进气腔(13)的进气口处设有风机(14),投食区靠近圆锥凸起(11)顶端位置设有与进气腔(13)连通的第一喷气嘴(15),第一喷气嘴(15)的喷口朝向投食口(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池自动投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定量进料装置包括第一动力单元以及设置在第一出料口(8)内的第一杆体(16),第一动力单元用于驱动第一杆体(16)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第一杆体(16)的直径小于第一出料口(8)的直径,第一杆体(16)第一端位于分料箱(7)内且第一杆体(16)第一端外部设有第一环形台(17),第一环形台(17)的直径大于第一出料口(8)的直径,第一杆体(16)第二端设置在混合腔(5)内,第一杆体(16)第二端外部设有多个第一板体(18),第一板体(18)通过第一弹簧(19)与第一横隔板(2)连接,且在自然状态下,第一环形台(17)与第一横隔板(2)接触并密封第一出料口(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池自动投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动力单元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一转轴(20)和第一凸轮(21),第一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联合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向日葵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