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2534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1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电子元件至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至少一第一端子,具有收容于绝缘本体的一第一基部,自第一基部向上延伸的一第一弹性臂,用以与电子元件抵接接触;至少一第二端子,具有一第二基部,第二基部焊接固定于第一基部,自第二基部朝向第一弹性臂延伸一第二弹性臂,且第二弹性臂向上抵接第一弹性臂;第一基部下端具有一第一导通部,用以与电路板电性导通,第一导通部与第一弹性臂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Electrical connec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to a circuit board,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n insulating body; at least one first terminal having a first base contained in the insulating body and a first elastic arm extending upward from the first base to engage with the electronic component at least; A second terminal has a second base, which is welded and fixed at the first base, extends a second elastic arm toward the first elastic arm from the second base, and the second elastic arm connects the first elastic arm upward;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base has a first conduction part for conducting with the circuit board, and the first conduction part and the first conduction part ar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elastic arm upward. The projection of the elastic arm in the upper and lower directions is at least partially overlapp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用双导电通道的端子将芯片模块连接至电路板的一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习知一电连接器,其具有一绝缘本体,多个端子收容于该绝缘本体中,每一端子具有收容于绝缘本体的一基部,所述基部上端向上延伸出绝缘本体上方的一主弹臂,所述主弹臂上端具有接触部用以与一芯片模组抵接接触,所述基部下端向上延伸出绝缘本体上表面的一辅助弹臂,该辅助弹臂自由末端具有一触头,抵接主弹臂下方,当芯片模组向下抵接主弹臂时,主弹臂向下移动,辅助弹臂沿着主弹臂滑动且对主弹臂起支撑作用。自基部侧向弯折延伸一导通部,导通部与电路板电性连通,从而使得电连接器能电性连接芯片模组和电路板。但是,由于基部的上下端分别各自延伸主弹臂和辅助弹臂,所以导通部只能自基部侧向延伸一连接部,再由连接部向下延伸导通部,导通部与主弹臂在上下方向上错位设置,端子的电性信号通过基部后,只能传输到连接部,然后再由连接部传到导通部上,端子的电性信号的导电路径在连接部处出现了拐弯,然后才通过导通部直线传输至电路板,这样的设计,端子的电性信号的导电路径变长,从而导致传输过程中信号的损耗,不利于电连接器的电性性能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创作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有导电路径相比于现有技术更加短的双导电通道端子的电连接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电子元件至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至少一第一端子,具有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第一基部,自所述第一基部向上延伸的一第一弹性臂,用以与所述电子元件抵接接触;至少一第二端子,具有一第二基部,所述第二基部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基部,自所述第二基部朝向所述第一弹性臂延伸一第二弹性臂,且所述第二弹性臂向上抵接所述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基部下端具有一第一导通部,用以与所述电路板电性导通,所述第一导通部与所述第一弹性臂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进一步,所述第一弹性臂由所述基部依序具有一第一部以及一第二部,所述第一部自所述第一基部向上朝向一侧弯折延伸,所述第二部自所述第一部向上且反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形成一收容空间。进一步,所述第二弹性臂具有一第三部和一第四部,所述第三部自所述第二基部向上弯折延伸,所述第四部自所述第三部反向弯折向上延伸,所述第三部和所述第四部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进一步,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至少部分平行设置且相互间隔决定一第一距离。进一步,所述第二部与所述第四部至少部分平行设置且相互间隔决定一第二距离。进一步,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相同进一步,所述第一弹性臂具有一抵接区域,所述第二弹性臂进一步具有一抵接部,自所述第四部向上弯折延伸所述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向上抵接所述抵接区域。进一步,所述第一弹性臂进一步具有一接触部,所述接触部自所述第二部向上弯折延伸,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接触部毗邻设置。进一步,所述被抵接处设置于所述第二部上。进一步,所述第一导通部两侧设置至少一凹槽,一锡料附接于所述第一导通部上,所述凹槽位于所述锡料上方,用以收容部分熔融锡料,防止熔融锡料向上爬至第一基部或者所述第二基部。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另一技术方案:一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电子元件至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至少一第一端子,具有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第一基部,自所述第一基部向上延伸的一第一弹性臂,用以与所述电子元件抵接接触;至少一第二端子,具有一第二基部,所述第二基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基部,自所述第二基部朝向所述第一弹性臂延伸一第二弹性臂,且所述第二弹性臂向上抵接所述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基部下端具有一第二导通部,用以与所述电路板电性导通,所述第二导通部与所述第二弹性臂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进一步,所述第一基部下端向下具有一第一导通部,所述第一导通部和所述第二导通部附接同一锡料,用以电性导通所述电路板。进一步,自所述第一导通部延伸至少一夹持臂,所述夹持臂与所述第一导通部、所述第二导通部围成一夹持空间,所述锡料位于所述夹持空间内。进一步,所述第一弹性臂由所述基部依序具有一第一部以及一第二部,所述第一部自所述第一基部向上朝向一侧弯折延伸,所述第二部自所述第一部向上且反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形成一收容空间。进一步,所述第二弹性臂具有一第三部和一第四部,所述第三部自所述第二基部向上弯折延伸,所述第四部自所述第三部反向弯折向上延伸,所述第三部和所述第四部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进一步,所述第一弹性臂具有一抵接区域,所述第二弹性臂进一步具有一抵接部,自所述第四部向上弯折延伸所述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向上抵接所述抵接区域。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另一技术方案:一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电子元件至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至少一第一端子,具有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第一基部,自所述第一基部向上延伸的一第一弹性臂,用以与所述电子元件抵接接触;至少一第二端子,具有一第二基部,自所述第二基部朝向所述第一弹性臂延伸一第二弹性臂,且所述第二弹性臂向上抵接所述第一弹性臂;一固定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水平方向上的两端,用以固定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所述第一基部下端具有一第一导通部,用以与所述电路板电性导通,所述第一导通部与所述第一弹性臂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进一步,所述第一基部在所述水平方向上的至少一端延伸一抱臂,所述抱臂固定所述第二基部从而形成所述固定结构。进一步,所述第二基部在所述水平方向上的至少一端延伸一抱臂,所述抱臂固定所述第一基部从而形成所述固定结构。进一步,所述第一弹性臂由所述基部依序具有一第一部以及一第二部,所述第一部自所述第一基部向上朝向一侧弯折延伸,所述第二部自所述第一部向上且反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二弹性臂具有一第三部和一第四部,所述第三部自所述第二基部向上弯折延伸,所述第四部自所述第三部反向弯折向上延伸,所述第三部和所述第四部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第一弹性臂具有一抵接区域,所述第二弹性臂进一步具有一抵接部,自所述第四部向上弯折延伸所述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向上抵接所述抵接区域。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导通部和第一弹性臂经过第一基部在上下方向上的中心面,第一导通部和至少部分第一弹性臂在上下方向上投影重叠,使得第一导通部与至少部分第一弹性臂之间的连线为一竖直线,垂直于电路板,从而使得电性信号直线传输。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电性信号直接自竖直设置的基部导通至电路板上,从而缩短了电性信号的传输路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剖视图;图2为图1的电连接器的俯视图;图3为图1电连接器的平面剖视图;图4为图3的端子的立体图;图5为图4的端子的平面分解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与电路板、芯片模块的的立体剖视图;图7为6的电连接器的平面剖视图;图8为图6的端子的立体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端子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电连接器100绝缘本体1收容腔10第一腔101第二腔102固持槽103定位块104第一排收容腔A第二排收容腔B端子C第一端子2第一基部20第一弹性臂21第一部211第二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电子元件至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至少一第一端子,具有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第一基部,自所述第一基部向上延伸的一第一弹性臂,用以与所述电子元件抵接接触;至少一第二端子,具有一第二基部,所述第二基部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基部,自所述第二基部朝向所述第一弹性臂延伸一第二弹性臂,且所述第二弹性臂向上抵接所述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基部下端具有一第一导通部,用以与所述电路板电性导通,所述第一导通部与所述第一弹性臂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电子元件至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至少一第一端子,具有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第一基部,自所述第一基部向上延伸的一第一弹性臂,用以与所述电子元件抵接接触;至少一第二端子,具有一第二基部,所述第二基部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基部,自所述第二基部朝向所述第一弹性臂延伸一第二弹性臂,且所述第二弹性臂向上抵接所述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基部下端具有一第一导通部,用以与所述电路板电性导通,所述第一导通部与所述第一弹性臂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由所述基部依序具有一第一部以及一第二部,所述第一部自所述第一基部向上朝向一侧弯折延伸,所述第二部自所述第一部向上且反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形成一收容空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臂具有一第三部和一第四部,所述第三部自所述第二基部向上弯折延伸,所述第四部自所述第三部反向弯折向上延伸,所述第三部和所述第四部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至少部分平行设置且相互间隔决定一第一距离。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与所述第四部至少部分平行设置且相互间隔决定一第二距离。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相同。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具有一抵接区域,所述第二弹性臂进一步具有一抵接部,自所述第四部向上弯折延伸所述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向上抵接所述抵接区域。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进一步具有一接触部,所述接触部自所述第二部向上弯折延伸,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接触部毗邻设置。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抵接处设置于所述第二部上。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通部两侧设置至少一凹槽,一锡料附接于所述第一导通部上,所述凹槽位于所述锡料上方,用以收容部分熔融锡料,防止熔融锡料向上爬至第一基部或者所述第二基部。11.一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电子元件至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至少一第一端子,具有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第一基部,自所述第一基部向上延伸的一第一弹性臂,用以与所述电子元件抵接接触;至少一第二端子,具有一第二基部,所述第二基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基部,自所述第二基部朝向所述第一弹性臂延伸一第二弹性臂,且所述第二弹性臂向上抵接所述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基部下端具有一第二导通部,用以与所述电路板电性导通,所述第二导通部与所述第二弹性臂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12.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庆其金左锋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