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母线桥接地的接地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2480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母线桥接地的接地线夹,包括导电支架,所述导电支架顶部设有孔槽,所述孔槽上连接有可伸缩式倒钩,所述导电支架上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活动夹件,所述导电支架底部设有柱台,所述柱台通过通孔与传动杆相连接,所述传动杆顶部与活动夹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不仅能够减少接地线挂接时间和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而且避免旋转传动杆时活动夹件与导电支架一同旋转,同时接地线与母线桥牢固连接。

A ground clamp for bus bridge ground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rounding wire clamp for bus bridge grounding, which comprises a conductive bracket. The top of the conductive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hole groove, the hole groove is connected with a retractable barb, the conductive bracket is equipped with a guide rail, the guide rail is equipped with a movable clamp, and the bottom of the conductive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column platform and the column. The platfo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rod through a through hole, and the top of the transmission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vable clamping pa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 that the connecting time of the grounding wire can be reduced and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staff can be reduced, and the movable clamp and the conductive bracket can be rotated together when the rotating transmission rod is rotated, and the grounding wire is firmly connected with the bus bri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母线桥接地的接地线夹
本技术涉及接地安全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母线桥接地的接地线夹。
技术介绍
目前变电站内用于母线桥接地的接地线夹为压接式,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规定,装设接地线应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母线桥接地时,接地线与接地端连接固定后,传统接地线夹开口(由接地线夹金属架与活动夹件构成)接于导体端,采用旋转绝缘棒上下移动接地线夹活动夹件,以实现接地线夹与导体端的连接固定。传统用于母线桥接地的接地线夹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传统接地线接地操作时间较长,操作过程中为了保证导体端能处于接地线夹开口内,往往将接地线夹开口调节较大,但是开口较大将导致旋转绝缘杆上下移动接地线夹活动夹件固定连接导体端的时间增长,进而增加接地操作的时间、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2)传统接地线夹存在与母线桥连接不牢固的风险,旋转绝缘杆上下移动活动夹件固定连接导体端时,在多股软铜线自身重力的影响下,接地线夹挂接A、C两相母线桥时易脱落;同时,旋转绝缘杆时接地线夹金属架一同旋转,导致接地线夹开口不能与导体端垂直压接。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母线桥接地的接地线夹,不仅能够解决在多股软铜线自身重力的影响下,活动夹件挂接A、C两相母线桥时易脱落问题,而且避免旋转传动杆时活动夹件金属架一同旋转。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母线桥接地的接地线夹,包括导电支架,所述导电支架顶部设有孔槽,所述孔槽上连接有可伸缩式倒钩,所述导电支架上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活动夹件,所述导电支架底部设有柱台,所述柱台通过通孔与传动杆相连接,所述传动杆顶部与活动夹件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柱台上设有内螺纹,所述传动杆顶部和底部上分别设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上螺纹和下螺纹。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支架和传动杆均为金属材质。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支架呈C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不仅能够减少接地线挂接时间和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而且避免旋转传动杆时活动夹件与导电支架一同旋转,同时接地线与母线桥牢固连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用于母线桥接地的接地线夹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电支架;2、孔槽;3、导轨;4、柱台;5、活动夹件;6、传动杆;7、上螺纹;8、下螺纹;9、可伸缩式倒钩;10、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母线桥接地的接地线夹,多股软铜线连接固定其上的导电支架1,所述导电支架1顶部设有孔槽2,孔槽2位于中外侧,所述孔槽2上连接有可伸缩式倒钩9,可伸缩式倒钩9通过紧固件10的调节实现不同宽度母线桥下活动夹件的适用性,其中紧固件10为螺丝,所述导电支架1上安装有导轨3,所述导轨3上设有活动夹件5,所述导电支架1底部设有柱台4,所述柱台4通过通孔与传动杆6相连接,所述传动杆6顶部与活动夹件5相连接,传动杆6下端与绝缘棒连接以实现工作人员安全操控传动杆6上下移动,传动杆6上端与活动夹件5连接以实现活动夹件5的上下移动,活动夹件5与导电支架1上端部分配合夹紧母线桥。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柱台4上设有内螺纹,所述传动杆6顶部和底部上分别设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上螺纹7和下螺纹8,传动杆6中间部分无螺纹设计,缩短了接地线挂接时相应部分旋转传动杆6移动活动夹件5压紧母线桥的时间,减轻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支架1和传动杆6均为金属材质。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支架1呈C形。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在具体使用时,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用于母线桥接地的接地线夹,装设接地线夹的步骤如下:首先,目测所需接地的母线桥宽度,调节可伸缩式倒钩9并通过紧固件10将其固定牢固;其次,将上螺纹7与柱台4相连接,以便工作人员通过绝缘棒将接地线夹举起,挂接于需要接地的母线桥上;紧接着,接地线夹挂接于母线桥上后,工作人员逆时针旋转绝缘棒,使得上螺纹7与柱台4解开,紧接着传动杆6中间部分没有螺纹可直接向上移动;S4最后通过旋转绝缘棒,带动下螺纹8与柱台4内螺纹相连接,实现接地线夹压紧母线桥。取下接地线夹时需要如下步骤:首先,工作人员逆时针旋转绝缘棒,使得下螺纹8与柱台4解开;其次,传动杆6中间部分没有螺纹可直接向下移动,增大导电支架1上端与活动夹件5构成开口;最后,工作人员顺时针旋转绝缘棒,使得上螺纹7与柱台4相连接,进而利用绝缘棒将接地线夹取下。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不仅能够减少接地线挂接时间和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而且避免旋转传动杆时活动夹件与导电支架一同旋转,同时接地线与母线桥牢固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母线桥接地的接地线夹,包括导电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支架(1)顶部设有孔槽(2),所述孔槽(2)上连接有可伸缩式倒钩(9),所述导电支架(1)上安装有导轨(3),所述导轨(3)上设有活动夹件(5),所述导电支架(1)底部设有柱台(4),所述柱台(4)通过通孔与传动杆(6)相连接,所述传动杆(6)顶部与活动夹件(5)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母线桥接地的接地线夹,包括导电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支架(1)顶部设有孔槽(2),所述孔槽(2)上连接有可伸缩式倒钩(9),所述导电支架(1)上安装有导轨(3),所述导轨(3)上设有活动夹件(5),所述导电支架(1)底部设有柱台(4),所述柱台(4)通过通孔与传动杆(6)相连接,所述传动杆(6)顶部与活动夹件(5)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奔吴强徐建军陈芳林李锦晓朱建新徐晓玲安锦朋夏炜怡汤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鄂州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