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2266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12:00
提供了一种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该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包括:镜头,设置在显示屏的下方,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显示屏上方的经由人体手指反射形成的光信号,其中所述光信号用来检测所述手指的生物特征信息;镜筒,所述镜头固定在所述镜筒内;支架,所述支架和所述镜筒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所述镜筒。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能够提升屏下生物特征识别的效率。

Under screen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An off-screen biometrics recognition device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are provided. The off-screen biometrics recognition device includes a lens, which is arranged below the display screen, and is used to receive light signals formed by human finger reflection from above the display screen. The light signals are used to detect the biometrics of the finger. The lens is fixed in the barrel; the brack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rrel by thread connection, and the bracket is used to support the barrel. The off-screen biometric recogni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provided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off-screen biometric recogn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7月6日、中国申请号为201821077979.2、技术名称为“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的技术申请的分案申请。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02月06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PCT/CN2018/075450、专利技术名称为“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生物特征识别组件和终端设备”的国际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生物特征识别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机行业的高速发展,生物识别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更加便捷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例如屏下指纹识别技术的实用化已成为大众所需。目前,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技术主要包括基于周期性微孔阵列的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技术和基于一体式的微透镜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技术。前一种光学指纹识别技术容易受到莫尔条纹的影响,并且需要将光学指纹识别模组贴在OLED屏下,工序复杂。后一种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技术的指纹识别模组是一体式的,其在量产过程中对于整个光学指纹识别模组的精度要求非常高,一般的加工工艺满基本足不了实际需求。由于上述各种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屏下生物特征识别的效率。因此,如何提升屏下生物特征识别的效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提供了一种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能够提升屏下生物特征识别的效率。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包括:镜头,设置在显示屏的下方,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显示屏上方的经由人体手指反射形成的光信号,其中所述光信号用来检测所述手指的生物特征信息;镜筒,所述镜头固定在所述镜筒内;支架,所述支架和所述镜筒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所述镜筒。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镜筒和所述支架之间形成有点胶结构,所述镜筒和所述支架之间的螺纹连接通过在所述点胶结构内进行点胶的方式进行固定。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点胶结构包括:所述支架的上表面在螺纹孔的外围区域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一台阶结构。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镜头包括非球面透镜或非球面透镜组。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架的下表面在螺纹孔的外围区域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一凸起结构,所述镜头安装在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内。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架的下表面在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和所述支架的边缘之间形成有第二凸起结构。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镜筒的上表面在筒口处向内延伸形成第三凸起结构,所述第三凸起结构用于固定所述镜头。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镜筒的上表面在筒口处通过倒角处理形成有斜角,使得所述镜筒在上表面处的内径大于所述镜筒在所述第三凸起结构处的内径。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镜筒的内侧表面在所述第三凸起结构的下方形成有第二台阶结构,所述镜头通过所述第二台阶结构固定在所述镜筒内。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镜筒的外侧表面在所述第三凸起结构的下方形成第五凸起结构,所述第五凸起结构上形成有外螺纹。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还包括:成像芯片,所述成像芯片设置在镜筒的下方,所述成像芯片用于基于穿过所述镜头的光信号进行成像,其中,所述镜头与所述成像芯片之间的距离通过旋转所述镜筒进行调整。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镜头的光学中心与所述成像芯片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镜头的成像距离。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镜筒的上边表在边缘区域向外延伸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五凸起结构,所述第五凸起结构用于旋转所述镜筒,以调整所述镜头与所述成像芯片之间的距离。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还包括:光学滤波片,所述光学滤波片位于所述镜头的和所述成像芯片之间。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学滤波片固定在所述成像芯片的上表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学滤波片固定在所述镜筒内。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镜头的下表面的边缘区域向下延伸形成有凸环结构,所述凸环结构的下表面与所述滤波片接触,所述凸环结构的外侧边缘区域与所述滤波片的上表面通过胶材贴合固定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还包括:微透镜阵列,所述微透镜阵列固定在所述成像芯片的上表面,所述微透镜阵列用于将穿过所述镜头的光信号成像到所述成像芯片的成像像素单元。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成像芯片中的每一个成像像素单元对应有所述微透镜阵列中的一个微透镜。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微透镜阵列中的微透镜为半球透镜,所述成像像素单元为多边形,所述半球透镜的直径为所述多边形的长边的长度。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还包括:柔性印制电路板,所述成像芯片固定在所述柔性印制电路板的上表面,所述支架的下表面与所述柔性印制电路板的上表面的在所述成像芯片的边缘区域固定连接。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架形成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用于调整所述支架和所述柔性印制电路板形成的内部空间的气压强度。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还包括:钢板,所述钢板固定在所述柔性印制电路板的下表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还包括:固定架,所述支架通过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述显示屏的下方,并使得所述显示屏的上表面与所述镜头光学中心之间的距离满足成像条件。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固定架为所述电子设备的中框,所述中框用于支撑所述显示屏。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框与所述支架通过以下安装方式中的任一种进行的安装固定:螺钉安装固定方式、胶材贴合固定方式、焊接固定方式以及耦合固定方式。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框形成有开孔,所述镜筒至少部分容纳在所述开孔内,所述镜筒外侧和所述开孔的内侧之间存在间隙。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框的上表面在所述开孔边缘通过倒角处理形成有斜角,所述斜角使得所述中框上表面的开孔宽度大于所述中框下表面的开孔宽度。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框的上表面在所述开孔的边缘区域形成有第三台阶结构。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框的下表面在所述开孔的外围区域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五凸起结构,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五凸起结构的内部。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框的下表面在所述开孔的边缘区域向上延伸形成槽结构,所述支架安装在凹槽结构内。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还包括:泡棉,所述泡棉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上表面和所述中框的下表面之间。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屏,所述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下方,并使得所述显示屏的上表面与所述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中的镜头的光学中心之间的距离满足成像条件。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架和镜筒之间的螺纹连接方式使得在组装所述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140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调焦的方式来实现期望的光学成像,进而降低了对加工工艺的要求,也解决了一体式模组在生产组装过程中的批次性的良率问题和一体式模组的最佳焦距不能精确对准的问题,从而提升屏下生物特征识别的效率。另一方面,避免了将光学指纹识别模组贴在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应用于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包括至少一个非球面透镜,所述镜头设置在显示屏的下方,用于接收经由所述显示屏上方的人体手指反射形成的光信号,其中所述光信号用来检测所述手指的生物特征信息;镜筒,收容所述镜头并与外部支架连接固定;成像芯片,设置在镜筒的下方,用于接收穿过所述镜头的光信号并基于所述光信号进行成像以获得指纹图像。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2.06 CN PCT/CN2018/0754501.一种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应用于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包括至少一个非球面透镜,所述镜头设置在显示屏的下方,用于接收经由所述显示屏上方的人体手指反射形成的光信号,其中所述光信号用来检测所述手指的生物特征信息;镜筒,收容所述镜头并与外部支架连接固定;成像芯片,设置在镜筒的下方,用于接收穿过所述镜头的光信号并基于所述光信号进行成像以获得指纹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为微距镜头,且所述微距镜头的焦距范围为0.5mm-1.8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的光学中心与所述成像芯片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镜头的成像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安装到所述电子设备的中框,并使所述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与所述显示屏之间具有预定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包括形成在其外表面的调焦螺纹,所述调焦螺纹用于调整所述镜头和所述芯片之间的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通过所述调焦螺纹与所述支架进行螺纹连接,并通过点胶结构进行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学滤波片,所述光学滤波片位于所述镜头的和所述成像芯片之间,并收容在所述镜筒内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的下表面的边缘区域向下延伸形成有凸环结构,所述凸环结构的下表面与所述光学滤波片接触固定。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透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鹏罗忠波侯志明蔡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