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2185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镜片,包括中央光学区和围绕所述中央光学区的至少三个折射区,所述中央光学区为平光镜,厚度为40‑50mm,所述镜片的光学中心位于所述中央光学区内,所述折射区为棱镜,厚度为30‑50mm,所述棱镜的下底面与所述平光镜的下底面形成一体曲面,所述中央光学区和所述折射区相交处的厚度大于所述镜片外沿的厚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围绕中央光学区的折射区,不仅能够将镜片外圈的太阳光折射出去,最大程度减少对人眼的伤害,而且借助中央光学区和折射区的厚度差异,在镜片上表面产生漂亮的花形外观,下底面浑然一体,人眼感受与普通镜片无异,不影响观察效果。

A kind of len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ens, which comprises a central optical region and at least three refractive regions surrounding the central optical region. The central optical region is a flat lens with a thickness of 40 50mm. The optical center of the lens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optical region. The refractive region is a prism with a thickness of 30 50mm and is below the prism. The bottom surface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flat mirror form an integral surface, and the thickness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central optical region and the refractive region is greater than the thickness at the outer edge of the lens. The utility model utilizes the refraction area around the central optical region, which not only can refract the sunlight from the outer ring of the lens, and minimize the damage to the human eye, but also can produce a beautiful flower-shaped appearance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lens with the help of the thicknes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entral optical region and the refraction area, and the bottom surface is integral, and the human eye feels and is universal. Passing lenses is no different from observ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镜片
本技术涉及光学领域,尤其是一种镜片。
技术介绍
太阳镜可以阻挡强光对眼睛的伤害,缓解眼部疲劳,同时还能减少紫外线的辐射作用。当某些波长的光线穿过镜片时,在镜片内侧即朝向眼睛的方向,它们就会相互抵消,产生相消干涉。人戴上太阳镜以后,视野就会变暗,因此射入到眼睛里的光量就会减少。光量越少,瞳孔就会为了弥补光量而变得越大,而光线对瞳孔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通常,太阳镜中心区能够阻挡大部分直射的紫外线,但边缘区域由于角度差异和厚度原因,折射效果差,阻挡效果有限。尤其是海边光线较强,现有的太阳镜仅靠特殊的材质阻挡阳光,不仅无法全部阻挡,而且生产成本较高。中国技术专利CN203630458U公开了一种一线双光近视控制镜片,包括上半区的凹透镜(1)和位于下半区的棱镜(2),所述凹透镜(1)和棱镜(2)的屈光度不同,所述凹透镜(1)和棱镜(2)融合为一体,所述棱镜(2)的基底朝向鼻侧,所述凹透镜(1)和棱镜(2)的交接线(3)位于镜片中央。利用镜片下半区的下加光+3.0屈光度(D)可以抵偿100%的双眼所需调节力,利用底向内棱镜度为6cm/m的棱镜可以抵消放松集合,其中保留1/3的集合力,能更有利于防止双眼隐性外斜的增长。因此利用本技术的镜片就可以放松调节力、集合力,减少双眼“看近三联动”的疲劳程度,从而避免了近视眼的增长。该镜片用于近视调整,对大阳光的阻挡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镜片,利用中央光学区周围的折射区将镜片边缘的光线折射出去,避开其对人眼,尤其是瞳孔的伤害。本技术所述镜片,中央光学区厚度大于折射区的平均厚度,折射区由靠近中央光学区到镜片边缘方向上厚度逐渐减小,由于镜片越厚的地方颜色越深,中央光学区和折射区因厚度差异产生颜色区别,两个区相交线处颜色较深,折射区边缘颜色较淡,呈现漂亮的花形,即中央光学区为花心,折射区为花瓣,十分美观。另一方面,由于折射区的棱镜的下底面与中央光学区的凸面镜的下底面形成一体曲面,镜片的下底面呈光滑一体结构,从人眼视角看上去,即仰视镜片下底面时,整个下底面浑然一体,无法辨识出中央光学区或折射区,也看不出镜片不同部位颜色的差异,人眼感受与普通镜片无异。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方案:一种镜片,包括中央光学区和围绕所述中央光学区的至少三个折射区,所述中央光学区为平光镜,厚度为40-50mm,所述镜片的光学中心位于所述中央光学区内,所述折射区为棱镜,厚度为30-50mm,所述棱镜的下底面与所述平光镜的下底面形成一体曲面,所述中央光学区和所述折射区相交处的厚度大于所述镜片外沿的厚度。进一步的,所述折射区完全包围所述中央光学区。进一步的,所述中央光学区的外沿与所述镜片的外沿在靠近所述镜片的鼻侧重叠。进一步的,所述中央光学区的面积为2500-3000mm2。进一步的,所述折射区的面积为3000-4000mm2。进一步的,所述折射区由靠近所述中央光学区往外方向上厚度逐渐减小。进一步的,所述折射区包括按顺时针方向依次相邻的第一折射区、第二折射区、第三折射区、第四折射区、第五折射区、第六折射区、第七折射区和第八折射区,所述折射区内相邻区域形成的侧棱皆由所述中央光学区向外发散,所述第一折射区和所述第八折射区为三边形,所述第二折射区、第三折射区、第四折射区、第五折射区、第六折射区和第七折射区为四边形,所述第三折射区设在所述镜片的左下角,所述第五折射区设在所述镜片的左上角。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围绕中央光学区的折射区,不仅能够将镜片外圈的太阳光折射出去,最大程度减少对人眼的伤害,而且借助中央光学区和折射区的厚度差异,在镜片上表面产生漂亮的花形外观,下底面浑然一体,人眼感受与普通镜片无异,不影响观察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镜片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镜片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镜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本实施方式可具有不同的形式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说明。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代表相同的元件,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似的元件。实施例1:参考图1-图2,一种镜片,包括中央光学区0和折射区,折射区包括按顺时针方向依次相邻的第一折射区1、第二折射区2、第三折射区3、第四折射区4、第五折射区5、第六折射区6、第七折射区7和第八折射区8,中央光学区0为平光镜,第一折射区1、第二折射区2、第三折射区3、第四折射区4、第五折射区5、第六折射区6、第七折射区7和第八折射区8为棱镜。图1可以看出,中央光学区的外沿与所述镜片的外沿在靠近所述镜片的鼻侧重叠,折射区内相邻区域形成的侧棱皆由中央光学区0向外发散,其中第一折射区1和所述第八折射区8为三边形,第二折射区2、第三折射区3、第四折射区4、第五折射区5、第六折射区6和第七折射区7为四边形,所述第三折射区3设在所述镜片的左下角,外沿采用圆倒角过渡,所述第五折射区5设在所述镜片的左上角,外沿采用圆倒角过渡。中央光学区0的最大厚度位于该区中心,厚度为48mm,中央光学区0的外围与折射区相连处的最小厚度为43mm,折射区边沿最小厚度为30mm。中央光学区0的面积约为2890mm2,折射区总面积约为3220mm2。镜片上表面由于中央光学区0和折射区的厚度差异,在镜片上表面产生漂亮的花形外观。棱镜的下底面与中央光学区0的凸面镜的下底面形成一体曲面,镜片的下底面呈光滑一体结构,从人眼视角看上去,即仰视镜片下底面时,整个下底面浑然一体,无法辨识出中央光学区0或折射区,也看不出镜片不同部位颜色的差异,人眼感受与普通镜片无异。工作原理:进入中央光学区的光线被大部分阻挡在镜片外表面,折射区将镜片外圈的光线折射出去,最大程度减弱光线的强度,减少对人眼的伤害。实施例2:参考图3,一种镜片,包括中央光学区0和折射区,折射区包括按顺时针方向依次相邻的第一折射区1、第二折射区2、第三折射区3、第四折射区4、第五折射区5、第六折射区6和第七折射区7,中央光学区0为平光镜,第一折射区1、第二折射区2、第三折射区3、第四折射区4、第五折射区5、第六折射区6、第七折射区7为棱镜。图3可以看出,折射区完全包围所述中央光学区0,折射区内相邻区域形成的侧棱皆由中央光学区0向外发散,折射区内各细分折射区为四边形,外沿采用圆倒角过渡。中央光学区0的最大厚度位于该区中心,厚度为45mm,中央光学区0的外围与折射区相连处的最小厚度为40mm,折射区边沿最小厚度为32mm。中央光学区0的面积约为2420mm2,折射区总面积约为3050mm2。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光学区和围绕所述中央光学区的至少三个折射区,所述中央光学区为平光镜,厚度为40‑50mm,所述镜片的光学中心位于所述中央光学区内,所述折射区为棱镜,厚度为30‑50mm,所述棱镜的下底面与所述平光镜的下底面形成一体曲面,所述中央光学区和所述折射区相交处的厚度大于所述镜片外沿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光学区和围绕所述中央光学区的至少三个折射区,所述中央光学区为平光镜,厚度为40-50mm,所述镜片的光学中心位于所述中央光学区内,所述折射区为棱镜,厚度为30-50mm,所述棱镜的下底面与所述平光镜的下底面形成一体曲面,所述中央光学区和所述折射区相交处的厚度大于所述镜片外沿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区完全包围所述中央光学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光学区的外沿与所述镜片的外沿在靠近所述镜片的鼻侧重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光学区的面积为2500-3000mm2。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敏男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美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