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烧制用的节能烧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18953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陶器烧制用的节能烧窑装置,该节能烧窑装置包括窑本体、设置在窑本体一侧的烧窑炉、设置在窑本体后部的保温室;所述的窑本体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窑本体和保温室的室内下部铺设有若干轨道,轨道上设置有沿轨道移动的框架,保温室与窑本体之间设置有输送通道,输送通道两端设置有开关密封门;窑本体顶部设置有积烟空间层,积烟空间层顶部设置有出烟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烧窑炉结构能够一次性堆积更多的燃煤,既能增加火力,还能降低人的劳动强度,使得炉体传热面积增大,高效节能,热效率利用可高达90%以上,大大节约了企业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窑厂等推广使用。

Energy saving kiln equipment for firing potter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nergy-saving kiln device for pottery firing, which comprises a kiln body, a kiln on one side of the kiln body and a heat preservation chamber at the rear of the kiln body; the inner wall of the kil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heat preservation layer, and the kiln body and the indoor lower part of the greenhouse are paved with a number of tracks. A frame moving along the track is arranged on the top, and a conveying channe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insulation room and the kiln body, and a switching and sealing door is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conveying channel; a smoke accumulation space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kiln body, and a smoke outlet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smoke accumulation space layer.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kiln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accumulate more coal at one time, not only increase firepower, but also reduce labor intensity, so that the heat transfer area of the furnace body increases, the efficiency of energy saving is high, and the utilization of thermal efficiency can be as high as 90%, which greatly saves the cost of the enterprise. It is popularized in kiln facto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陶器烧制用的节能烧窑装置
本技术属于一种陶器烧制用的节能烧窑装置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陶器烧窑一般是人工推进去一批陶坯,然后点燃大火对陶坯进行烧制。这种方式具有一些缺陷:1、人工推来推去,陶坯或烧好的陶器易发生碰碎的现象;2、现有加热炉的热量传导十分局限,由于整个炉体只有加料口与除灰口两个口,使加热煤无法形成堆积,热量难以增大,且加料口与除灰口之间距离短,所加的煤有限,导致人工加煤次数多,增大了人工劳动强度;3、烧好的陶器若直接熄火推出,易因为快速受风冷却时间短而造成废品;4、窑本体缺乏保温结构或材料,散热量大,耗费较多的热能,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缺陷,提供一种陶器烧制用的节能烧窑装置。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陶器烧制用的节能烧窑装置,本技术该节能烧窑装置包括窑本体、设置在窑本体一侧的烧窑炉、设置在窑本体后部的保温室;所述的窑本体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窑本体和保温室的室内下部铺设有若干轨道,轨道上设置有沿轨道移动的框架,框架上面设置为移动转轴铺设而成的上表面;设置有金属铁盘平放在框架上表面;保温室与窑本体之间设置有输送通道,该输送通道下部设置为传送带,传送带一端上表面与窑本体内的框架表面齐平,传送带另一端上表面与保温室内的框架表面齐平,传送带通过减速电机与开关电源连接;输送通道上部设置为陶器移动通道;输送通道两端设置有开关密封门;窑本体顶部设置有积烟空间层,积烟空间层顶部设置有出烟口。进一步为,本技术所述的烧窑炉数量不少于2个,其结构为在加热炉下部由上至下依此设置为加料口、网状金属隔板A、除灰口、网状金属隔板B、出渣口;加热炉上部的烟管与积烟空间层连接。进一步为,本技术所述的保温层结构为,由外墙向内依此设置为防火板、水泥层、空心砖层、岩棉层、硅酸铝纤维棉层、酚醛铝箔复合板、耐火砖层。进一步为,本技术输送通道的数量与窑本体和保温室内设置的轨道数量相同。进一步为,本技术在保温室内设置有万向移动框架,万向移动框架上表面亦设置为移动转轴铺设而成的上表面。进一步为,本技术在输送通道外壁靠近在两端的开关密封门处分别设置有报警指示灯,该报警指示灯与控制开关密封门的开闭开关连接。进一步为,本技术所述的积烟空间层顶部设置的出烟口上设置有排烟开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分别在保温、能耗、方便操作等方便改进了现有技术,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维修更换零件省时省力,节约企业成本;改进后的技术方案设置有积烟空间层,可以在窑顶形成热烟层,有效地保持了窑内的热量不易散失;本技术的烧窑炉结构能够一次性堆积更多的燃煤,既能增加火力,还能降低人的劳动强度,使得炉体传热面积增大,高效节能,热效率利用可高达90%以上,大大节约了企业成本;本技术可以在窑厂等推广使用。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做进一步解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所示。一种陶器烧制用的节能烧窑装置,本技术该节能烧窑装置包括窑本体1、设置在窑本体1一侧的烧窑炉2、设置在窑本体1后部的保温室19;所述的窑本体1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窑本体1和保温室19的室内下部铺设有若干轨道3,轨道3上设置有沿轨道3移动的框架4,框架4上面设置为移动转轴5铺设而成的上表面;设置有金属铁盘6平放在框架4上表面;保温室19与窑本体1之间设置有输送通道7,该输送通道7下部设置为传送带8,传送带8一端上表面与窑本体1内的框架4表面齐平,传送带8另一端上表面与保温室19内的框架4表面齐平,传送带8通过减速电机与开关电源连接;输送通道7上部设置为陶器移动通道9;输送通道7两端设置有开关密封门10;窑本体1顶部设置有积烟空间层11,积烟空间层11顶部设置有出烟口12。进一步为,本技术所述的烧窑炉2数量不少于2个,其结构为在加热炉下部由上至下依此设置为加料口13、网状金属隔板A、除灰口14、网状金属隔板B、出渣口15;加热炉上部的烟管16与积烟空间层11连接。进一步为,本技术所述的保温层结构为,由外墙向内依此设置为防火板、水泥层、空心砖层、岩棉层、硅酸铝纤维棉层、酚醛铝箔复合板、耐火砖层。进一步为,本技术输送通道7的数量与窑本体1和保温室19内设置的轨道3数量相同。进一步为,本技术在保温室19内设置有万向移动框架4,万向移动框架4上表面亦设置为移动转轴5铺设而成的上表面。进一步为,本技术在输送通道7外壁靠近在两端的开关密封门10处分别设置有报警指示灯17,该报警指示灯与控制开关密封门10的开闭开关连接。进一步为,本技术所述的积烟空间层11顶部设置的出烟口12上设置有排烟开关18。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器烧制用的节能烧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节能烧窑装置包括窑本体、设置在窑本体一侧的烧窑炉、设置在窑本体后部的保温室;所述的窑本体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窑本体和保温室的室内下部铺设有若干轨道,轨道上设置有沿轨道移动的框架,框架上面设置为移动转轴铺设而成的上表面;设置有金属铁盘平放在框架上表面;保温室与窑本体之间设置有输送通道,该输送通道下部设置为传送带,传送带一端上表面与窑本体内的框架表面齐平,传送带另一端上表面与保温室内的框架表面齐平,传送带通过减速电机与开关电源连接;输送通道上部设置为陶器移动通道;输送通道两端设置有开关密封门;窑本体顶部设置有积烟空间层,积烟空间层顶部设置有出烟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器烧制用的节能烧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节能烧窑装置包括窑本体、设置在窑本体一侧的烧窑炉、设置在窑本体后部的保温室;所述的窑本体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窑本体和保温室的室内下部铺设有若干轨道,轨道上设置有沿轨道移动的框架,框架上面设置为移动转轴铺设而成的上表面;设置有金属铁盘平放在框架上表面;保温室与窑本体之间设置有输送通道,该输送通道下部设置为传送带,传送带一端上表面与窑本体内的框架表面齐平,传送带另一端上表面与保温室内的框架表面齐平,传送带通过减速电机与开关电源连接;输送通道上部设置为陶器移动通道;输送通道两端设置有开关密封门;窑本体顶部设置有积烟空间层,积烟空间层顶部设置有出烟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器烧制用的节能烧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烧窑炉数量不少于2个,其结构为在加热炉下部由上至下依此设置为加料口、网状金属隔板A、除灰口、网状金属隔板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萍沈坤
申请(专利权)人:普洱市思茅区沈氏古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