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1554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运行控制方法包括:在由制热模式进入除霜模式后,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室内机的工况温度;在除霜模式下,若检测到工况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则保持室内机的送风参数不变;在除霜模式下,若检测到工况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则按照预设进程关闭室内机的导风组件。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降低了除霜模式对室内环境温度的波动影响,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运行控制方法、一种运行控制装置、一种空调器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在冬季时通常运行于制热模式下,即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吸收热量,但是,室外换热器温度过低或制热运行时间过长时,会导致室外换热器的冷媒管的温度低于零度,进而导致空气中的水分在室外换热器的表面形成霜层或冰层,这无疑会影响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需要进行除霜处理。相关技术中,通常是将空调器切换至制冷模式来进行化霜,即室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释放热量,室内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吸收热量,现有的除霜方法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室内温度会随着除霜过程的进行而逐渐降低,用户感觉室内温度反复波动,热量输出不连续。(2)为了降低室内温度的波动,通常在除霜模式下将室内机的风机关闭,但室内机由于温度较高而导致吸热压力增大,可能导致除霜效率低或启动失败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由制热模式进入除霜模式后,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室内机的工况温度;在所述除霜模式下,若检测到所述工况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则保持所述室内机的送风参数不变;在所述除霜模式下,若检测到所述工况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则按照预设进程关闭所述室内机的导风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由制热模式进入除霜模式后,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室内机的工况温度;在所述除霜模式下,若检测到所述工况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则保持所述室内机的送风参数不变;在所述除霜模式下,若检测到所述工况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则按照预设进程关闭所述室内机的导风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除霜模式下,若检测到所述工况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则按照预设进程关闭所述室内机的导风组件,具体包括:所述在所述除霜模式下,若检测到所述工况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且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按照第一预设进程降低所述室内机的风机的转速为零,且保持所述室内机的导风板角度不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除霜模式下,若检测到所述工况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则按照预设进程关闭所述室内机的导风组件,具体还包括:若检测所述工况温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且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则按照第二预设进程控制所述室内机的机内摆风板的导风角度降低为零,且保持所述室内机的机外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不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除霜模式下,若检测到所述工况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则按照预设进程关闭所述室内机的导风组件,具体还包括:若检测所述工况温度小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则按照第三预设进程控制所述机外导风板的导风角度降低为零。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除霜模式下,若检测到所述工况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则按照预设进程关闭所述室内机的导风组件,具体还包括:若检测所述工况温度小于第四预设温度,则按照第四预设进程降低所述室内机的风机的转速为零,和/或控制所述室内机的机内摆风板的导风角度降低为零,和/或控制所述室内机的机外导风板的导风角度降低为零。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检测到由所述除霜模式切换回所述制热模式,或检测到所述工况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温度,则调整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才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