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1534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其中,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具有出风口;内导风板,所述内导风板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内,所述内导风板上形成有多个沿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二散风孔,所述内导风板沿其厚度方向的投影面积不小于所述出风口总面积的70%。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在外导风板上设第二散风孔,由此,可以降低出风口的风速和风量,实现微风感和无风感的效果。实现多种风感模式的切换,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本申请是201710642312.6的分案申请,母案申请的申请日:2017年7月31日;申请号:201710642312.6;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消费品的用户体验,同样在空调领域不光只是实现制冷制热的功能,还要让人体感到更加舒适。在炎热的夏天,用户常常开启空调制冷,如果有冷气的风吹到人的身上后,会感觉不舒服,对一些老人、孕妇、儿童等体质偏弱群体,更容易患上空调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可以实现无风感、微风感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空调室内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具有出风口;内导风板,所述内导风板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内,所述内导风板上形成有多个沿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二散风孔,所述内导风板沿其厚度方向的投影面积不小于所述出风口总面积的70%。优选地,所述内导风板可绕其转轴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内。优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为分体挂壁式空调器的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的贯流风轮沿所述机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机体内。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二散风孔的面积之和不小于所述内导风板总面积的50%。优选地,所述内导风板沿其厚度方向的投影面积不小于所述出风口总面积的80%、85%或90%。优选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外导风板,所述外导风板设置于所述内导风板的外侧,位于所述出风口处,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出风口。优选地,所述外导风板上形成有多个沿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一散风孔。优选地,所述第一散风孔和/或所述第二散风孔包括沿出风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出口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孔段的进口尺寸,以形成分型面。优选地,所述第一散风孔的分型面与出口端的间距不大于所述第一散风孔总长的二分之一;和/或,所述第二散风孔的分型面与出口端的间距不大于所述第二散风孔总长的二分之一。优选地,所述内导风板垂直于所述出风方向时,所述第二散风孔的中心轴线与水平平面的夹角为-10°~10°。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具有出风口;内导风板,所述内导风板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内,所述内导风板上形成有多个沿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二散风孔,所述内导风板沿其厚度方向的投影面积不小于所述出风口总面积的70%。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的示意图,其中,外导风板关闭出风口且内导风板在第二风感状态;图2是图1中圈示的K处的放大图;图3是图2中圈示的L处的放大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的示意图,其中,外导风板关闭出风口且内导风板在第二打开状态;图5是图4中圈示的M处的放大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的示意图,其中,外导风板打开出风口且内导风板在第二打开状态;图7是图6中圈示的N处的放大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的示意图,其中,外导风板打开出风口且内导风板为第二风感状态;图9是图8中圈示的P处的放大图;图10是图4中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圈示的Q处的放大图;图12是图8中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图;图13是图12中圈示的R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空调室内机100,机体1,出风口11,外导风板2,第一散风孔21,内导风板3,第二散风孔31,第一孔段311,第二孔段312,分型面313。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13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其中空调室内机100与室外机一起组装成空调器以用于调节室内环境温度。空调器可以为分体挂壁式空调器,且空调器可以为单冷机或者冷暖机,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均以空调器为冷暖机为示例进行说明,空调室内机100包括无风感模式、第一微风感模式、第二微风感模式、制冷风感模式和制热风感模式。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包括:机体1、外导风板2和内导风板3。其中,机体1内安装有空调室内机100的全部器件,机体1一方面可以起到支撑和保护内部器件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一定的装饰效果。机体1包括底盘、面框和面板,面框设在底盘上,面框的前侧敞开,面板设在面框的前侧,面板的下端和面框之间限定出出风口11。具体地,面框可以是可转动或者可拆卸地设在底盘上,面板可以是可转动或者可拆卸地设在面框上。可以理解的是,机体1内具有用于流通空气的出风框,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设在机体1内的换热器、风机、电控盒等元件。具体地,如图1、图4、图6、图8所示,机体1上具有出风口11;外导风板2设在出风口11处,外导风板2用于打开和关闭出风口11;例如,外导风板2与出风口11的边沿可枢转连接,通过转动外导风板2以实现打开和关闭出风口11。当外导风板2打开出风口11时,气流可以通过出风口11直接吹向室内,此时外导风板2可以对吹出的气流起到导向的作用,当外导风板2关闭出风口11时,外导风板2与机体1的外缘轮廓平齐。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空调室内机100的工作过程中,外导风板2也可以围绕外导风板2的转轴转动以实现摆风。优选地,外导风板2上形成有多个沿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一散风孔21。其中,可选地,第一散风孔21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或多边形。优选地,外导风板2在第一风感状态(例如图5中所示的外导风板2的状态)和第一打开状态(例如图7中所示的外导风板2的状态)之间可转动。其中,外导风板2在第一打开状态时打开出风口11,外导风板2在第一风感状态时关闭出风口11,外导风板2与机体1的外缘轮廓平齐。如图5所示,当外导风板2在第一风感状态关闭出风口11时,机体1内的气流可以通过外导风板2上的第一散风孔21吹出,此时,空调室内机100为第一微风感模式,外导风板2对吹出的气流可以起到一定的阻挡效果,仅允许气流通过第一散风孔21吹出,由此,可以降低风速和风量,趋于无风,从而实现无风感的效果。有效避免由于气流直接吹到人而患上空调病,用户使用体验更佳。如图7所示,当外导风板2在第一打开状态打开出风口11时,气流直接从出风口11吹出,此时空调室内机100为风感模式。内导风板3设在出风口11处,且内导风板3位于外导风板2的内侧,优选地,内导风板3可转动地设在出风口11处,当内导风板3转动至一定角度时,内导风板3可以用于对吹出的气流导向,以调节出风角度。当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具有出风口;内导风板,所述内导风板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内,所述内导风板上形成有多个沿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二散风孔,所述内导风板沿其厚度方向的投影面积不小于所述出风口总面积的7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具有出风口;内导风板,所述内导风板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内,所述内导风板上形成有多个沿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二散风孔,所述内导风板沿其厚度方向的投影面积不小于所述出风口总面积的7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风板可绕其转轴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为分体挂壁式空调器的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的贯流风轮沿所述机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机体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散风孔的面积之和不小于所述内导风板总面积的5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风板沿其厚度方向的投影面积不小于所述出风口总面积的80%、85%或90%。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外导风板,所述外导风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懋成李胜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