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远程光热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1338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光远程光热驱动装置,包括:激光致液态金属加热型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驱动轴、致动臂、支撑臂、偏置弹簧、激光器;激光致液态金属加热型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包括液态金属加热型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石墨烯型激光接收器、石墨烯型热温差发电器;液态金属加热型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包括液态金属加热型基座、形状记忆合金阵列驱动组件、磁力泵、温度传感器、后置弹簧;液态金属加热型基座包括液态金属热管、液态金属、导热型基体、绝热层;形状记忆合金阵列驱动组件前端为形状记忆合金阵列驱动组件驱动力的输出端。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能够用于机器人、机械手和工程机械装置的驱动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激光远程光热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机械手和工程机械装置的驱动领域,涉及激光光热驱动或太阳能聚光驱动应用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激光远程光热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空间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战场机器人、野外机器人、机械手和工程机械装置等应用领域,驱动组件与驱动技术都是核心重要部分,要求驱动组件具有简单、鲁棒、轻质、价廉和容易控制等优点。当前发展较成熟且应用较多的驱动机构,主要有静电驱动型、光致伸缩型、电磁驱动型、热膨胀型、压电驱动型、超声波型、磁致伸缩型等。静电驱动是利用静电场之间的静电荷库仑力来进行驱动,压电驱动是利用压电晶体的逆压电效应通过外部施加电场来产生伸长量变化,都要求较高的驱动电压,并且电磁干扰难以消除,还不易小型化集成化。电磁驱动是利用励磁线圈中通电产生电磁场,使磁场中的导磁体产生运动来实现驱动,但存在体积偏大、能耗偏高、温漂噪声偏大等缺点。这些驱动机构在性能上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适用于不同的环境,但是也存在系列技术问题,如:结构较复杂,无法兼顾能耗、作用力或位移的大小的要求,且对环境要求高,因此限制这些驱动组件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当前驱动组件与驱动技术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远程光热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致液态金属加热型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所述激光致液态金属加热型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包括液态金属加热型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石墨烯型激光接收器、石墨烯型热温差发电器;所述石墨烯型激光接收器分别与液态金属加热型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和石墨烯型热温差发电器紧密相连接;所述液态金属加热型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包括液态金属加热型基座、形状记忆合金阵列驱动组件、温度传感器、后置弹簧;所述液态金属加热型基座包括液态金属热管、液态金属、导热型基体、绝热层;所述液态金属装配在液态金属热管中;所述液态金属热管装配在导热型基体中;所述温度传感器装配在导热型基体中;所述导热型基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远程光热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致液态金属加热型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所述激光致液态金属加热型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包括液态金属加热型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石墨烯型激光接收器、石墨烯型热温差发电器;所述石墨烯型激光接收器分别与液态金属加热型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和石墨烯型热温差发电器紧密相连接;所述液态金属加热型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包括液态金属加热型基座、形状记忆合金阵列驱动组件、温度传感器、后置弹簧;所述液态金属加热型基座包括液态金属热管、液态金属、导热型基体、绝热层;所述液态金属装配在液态金属热管中;所述液态金属热管装配在导热型基体中;所述温度传感器装配在导热型基体中;所述导热型基体的一端通过第一石墨烯层与石墨烯型激光接收器紧密相连接;所述导热型基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石墨烯层与形状记忆合金阵列驱动组件紧密相连接;所述形状记忆合金阵列驱动组件的后端通过后置弹簧与石墨烯型激光接收器的旁端相连接;所述形状记忆合金阵列驱动组件的前端为形状记忆合金阵列驱动组件驱动力的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远程光热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轴、致动臂、支撑臂、偏置弹簧,所述激光致液态金属加热型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的前端形状记忆合金阵列驱动组件驱动力的输出端连接驱动轴的一端;所述驱动轴中心连接致动臂;所述激光致液态金属加热型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的后端连接支撑臂一侧的顶端;所述支撑臂的底端连接驱动轴中心的一端;所述偏置弹簧的一端连接支撑臂另一侧的顶端;所述偏置弹簧的另一端连接驱动轴的一端;所述液态金属加热型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的侧面和底部均有绝热层;所述石墨烯型激光接收器和石墨烯型热温差发电器的侧面均有绝热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远程光热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型激光接收器包括第三石墨烯层、三维石墨烯导热层;所述第三石墨烯层下面连接三维石墨烯导热层;所述三维石墨烯导热层下面连接所述第一石墨烯层;所述三维石墨烯导热层侧面为绝热层;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石墨烯层均包括石墨烯薄膜、石墨烯涂层或石墨烯复合材料层;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曦明袁一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