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钢筋间距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1314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钢筋间距控制装置,包括滑轨。滑轨的两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底座,且滑轨上套设有若干个滑块,每个滑块的底部均设置有指针,且每个滑块的侧壁均螺纹连接有螺栓,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台,固定台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架,支架的顶部开设有螺纹管,螺纹管的底端贯穿支架的顶部外壁并延伸至支架的下方,螺纹管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支架的上方和下方,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摇把,且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块,压块的下方设置有卡块,卡块的两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簧,每个弹簧的底端均固定连接在固定台上,滑轨的侧壁刻有刻度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钢筋间距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建筑钢筋间距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完成大量的钢筋架立、绑扎施工,而钢筋间距控制不当容易造成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力不均匀、受力不合理问题,导致构件混凝土开裂甚至破坏,因此对钢筋间距的控制必须重视。当施工现场出现水平向钢筋或竖向钢筋数量较多、钢筋长度过长等情况时,现场测量的数据不容易准确,使钢筋位置和间距控制变得困难,尤其是待现场钢筋开始绑扎时再一一测量钢筋位置及钢筋间距并放线,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钢筋间距不好控制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钢筋间距控制装置。所述一种建筑钢筋间距控制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并且可适用于不同直径大小的钢筋等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钢筋间距控制装置,包括滑轨,所述滑轨的两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底座,且所述滑轨上套设有若干个滑块,每个所述滑块的底部均设置有指针,且每个所述滑块的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钢筋间距控制装置,包括滑轨(1),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1)的两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底座(2),且所述滑轨(1)上套设有若干个滑块(3),每个所述滑块(3)的底部均设置有指针(4),且每个所述滑块(3)的侧壁均螺纹连接有螺栓(5),所述螺栓(5)贯穿滑块(3)的侧壁,所述滑块(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台(6),所述固定台(6)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7),所述固定槽(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架(8),所述支架(8)固定连接在固定台(6)的顶部,且所述支架(8)的顶部开设有螺纹管(9),所述螺纹管(9)的底端贯穿支架(8)的顶部外壁并延伸至支架(8)的下方,所述螺纹管(9)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钢筋间距控制装置,包括滑轨(1),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1)的两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底座(2),且所述滑轨(1)上套设有若干个滑块(3),每个所述滑块(3)的底部均设置有指针(4),且每个所述滑块(3)的侧壁均螺纹连接有螺栓(5),所述螺栓(5)贯穿滑块(3)的侧壁,所述滑块(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台(6),所述固定台(6)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7),所述固定槽(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架(8),所述支架(8)固定连接在固定台(6)的顶部,且所述支架(8)的顶部开设有螺纹管(9),所述螺纹管(9)的底端贯穿支架(8)的顶部外壁并延伸至支架(8)的下方,所述螺纹管(9)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支架(8)的上方和下方,所述螺纹杆(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摇把(11),且所述螺纹杆(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块(1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红侠王婷王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