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泽南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用抗冲击急流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1179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抗冲击急流槽,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前端正中部设有第一层过滤网,且所述装置本体与第一层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装置本体前端中部下侧设有斜流板,且所述装置本体与斜流板紧密焊接,所述斜流板与第一层过滤网之间设有附槽,且所述附槽贯穿设置在斜流板和第一层过滤网中,该种水利工程用抗冲击急流槽,通过对急流泄水槽本体的改进,解决了地表水侵入后无法通过快速泄流口排出的问题,有利于日后的正常养护和维修,并且给社会和经济带来正面影响,按照需要合理选择路斜向排水沟渠,由此提升了急流泄水槽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且通过第二层过滤网,流水中的垃圾能够有效地清除,达到了环保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抗冲击急流槽
本技术涉及水槽设备
,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抗冲击急流槽。
技术介绍
急流槽指的是在陡坡或深沟地段设置的坡度较陡、水流不离开槽底的沟槽为减免山洪及泥石流危害,修筑在荒溪冲积扇或侵蚀沟口的排导措施,主要包括导流堤、急流槽和束流堤三个部分,急流槽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流速;束流堤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流向,防止漫流,一般将导流堤与急流槽组成排导槽,以改善泥石流在冲积扇上的流势和流向,导流堤与束流堤组成束导堤,以防止泥石流漫流改道危害。但现有的水利工程用抗冲击急流槽,目前市面上的水利工程用抗冲击急流槽,由于没有设有斜流板装置,导致急流槽在引入急流过程中不能有所缓解水流,地表水侵入后无法通过急流泄水道排出,给日后的正常养护和维修带来沉重负担,同时会给社会和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并且不能通过急流泄水道使下泄急流迅速变快,从而大大降低了下泄水流的效率,整体不仅造价高,同时不便于实地安装,相对于水泥制品,其使用年限短,可维修性低。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水利工程用抗冲击急流槽,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抗冲击急流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目前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用抗冲击急流槽,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前端正中部设有第一层过滤网(8),且所述装置本体(1)与第一层过滤网(8)固定连接,所述装置本体(1)前端中部下侧设有斜流板(9),且所述装置本体(1)与斜流板(9)紧密焊接,所述斜流板(9)与第一层过滤网(8)之间设有附槽(10),且所述附槽(10)贯穿设置在斜流板(9)和第一层过滤网(8)中,所述附槽(10)左右两侧上端设有固定螺丝(7),所述装置本体(1)右侧设有挡水板(2),且所述装置本体(1)与挡水板(2)固定连接,所述挡水板(2)右侧中部设有固定装置(3),且所述挡水板(2)与固定装置(3)紧密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抗冲击急流槽,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前端正中部设有第一层过滤网(8),且所述装置本体(1)与第一层过滤网(8)固定连接,所述装置本体(1)前端中部下侧设有斜流板(9),且所述装置本体(1)与斜流板(9)紧密焊接,所述斜流板(9)与第一层过滤网(8)之间设有附槽(10),且所述附槽(10)贯穿设置在斜流板(9)和第一层过滤网(8)中,所述附槽(10)左右两侧上端设有固定螺丝(7),所述装置本体(1)右侧设有挡水板(2),且所述装置本体(1)与挡水板(2)固定连接,所述挡水板(2)右侧中部设有固定装置(3),且所述挡水板(2)与固定装置(3)紧密焊接,所述装置本体(1)底部后端设有槽底脚垫(6),且所述装置本体(1)与槽底脚垫(6)紧密焊接,所述装置本体(1)后端设有急流泄水道(11),且所述装置本体(1)与急流泄水道(11)活动连接,所述急流泄水道(11)前端下方设有出水口(16),且所述出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泽南
申请(专利权)人:吕泽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