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湖岸坡的生态修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城市景观建设、河道岸坡整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河湖岸坡的生态修护结构。
技术介绍
在河湖岸坡整治中,护岸最初是为防止岸坡受冲刷失稳而存在的。由于侧重于防洪安全,通常采用砌石、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等半渗透或无渗透性人工材料对岸线进行加固处理。这种硬质护岸最大的优点就是坚固、耐久。但硬质护岸也隔断了水陆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破坏了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导致整个水体成为一个封闭的体系,使河岸带丧失了生态功能和自净能力。针对以上问题,人们开始意识到护岸工程的建设不仅要符合工程设计原理,同时也应从生态系统角度考虑护岸工程对水岸生境、植物种群、生物廊道等生态因子的影响。因此建设既能防洪又具有良好生态功能的护岸逐渐成为河湖岸坡建设的重要目标。因此,以草皮护坡、网格生态护坡、生态袋护坡、格宾生态护坡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生态护岸成为目前护岸的发展方向,不仅可以达到有效护坡的作用,而且可以改善及美化环境,更好地与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相融合。然而,目前更多的生态护坡更多的是在满足防洪和水利工程需要的基础上,单纯地增加了植被的覆盖和景观的美化功能,其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湖岸坡的生态修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修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常水位线以上的汇水海绵护岸单元(1)以及设置在常水位线以下的净水防护护岸单元(2),所述汇水海绵护岸单元(1)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护岸阶梯模块(12)以及设置在两个护岸阶梯模块(12)之间的深度净化导流区(8),所述护岸阶梯模块(12)的每一级阶梯自外而内依次垂直设有景观汇水机构、滞滤集水层(5),所述景观汇水机构包括垂直于河湖岸坡延伸方向间隔排列的景观区块(7)与汇水廊道(6),所述护岸阶梯模块(12)的近水侧表面铺设有种植基质层(11),所述种植基质层(11)上种植有植物,所述净水防护护岸单元包括由近水 ...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31 CN 20172191522211.一种河湖岸坡的生态修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修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常水位线以上的汇水海绵护岸单元(1)以及设置在常水位线以下的净水防护护岸单元(2),所述汇水海绵护岸单元(1)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护岸阶梯模块(12)以及设置在两个护岸阶梯模块(12)之间的深度净化导流区(8),所述护岸阶梯模块(12)的每一级阶梯自外而内依次垂直设有景观汇水机构、滞滤集水层(5),所述景观汇水机构包括垂直于河湖岸坡延伸方向间隔排列的景观区块(7)与汇水廊道(6),所述护岸阶梯模块(12)的近水侧表面铺设有种植基质层(11),所述种植基质层(11)上种植有植物,所述净水防护护岸单元包括由近水侧向岸坡侧依次垂直设置的净水石笼护岸层(3)、防护石笼护岸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修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岸阶梯模块(12)上表面宽度为3~8m,所述护岸阶梯模块(12)上表面为内侧向下倾斜的坡面,所述护岸阶梯模块(12)的上表面与水平面夹角为5~10°,所述护岸阶梯模块(12)的近水侧表面的宽度为2~3m;所述护岸阶梯模块(12)的近水侧表面为垂直向外倾斜的坡面,所述护岸阶梯模块(12)的近水侧表面的坡面角度为50~8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修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区块(7)的地面铺装为硬质不透水铺装,所述景观区块(7)上设有植被绿化区、景观小品区或休闲活动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修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水廊道(6)为与所述滞滤集水层(5)连通的长方体凹槽结构,所述汇水廊道(6)近水一端封闭并与景观区块(7)外侧齐平,所述汇水廊道(6)远水一端与所述滞滤集水层(5)相连通;所述汇水廊道(6)的坡度与护岸阶梯模块(12)上表面的坡度相同;所述汇水廊道(6)与滞滤集水层(5)相接处设置有格栅,所述格栅的孔径为0.2~0.8cm;所述汇水廊道(6)底部铺设粒径为1~3cm的鹅卵石层,所述鹅卵石层的铺设厚度为7~15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修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蓓莉,梁威,赵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方利禾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