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氏体耐热钢大口径厚壁管晶粒细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310296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6:29
一种马氏体耐热钢大口径厚壁管晶粒细化方法,属于钢铁材料领域。采用热挤压后的管坯,奥氏体化温度930‑980℃,保温1~6小时,炉冷至740℃±10℃保温60~100小时,然后炉冷却至200℃以下;正火温度1030~1080℃,保温时间1.5~5小时,水冷至200℃以下;回火温度780℃±10℃,保温时间3~6小时,空冷至室温。优点在于,从消除组织遗传性角度,在正火+回火热处理前,先对管坯进行奥氏体化处理,随后进行等温退火,组织特征为铁素体+碳化物+少量Laves相,从而在后续正火重新加热过程中消除组织遗传性,不仅使细化晶粒,而且不同壁厚位置处晶粒相对更均匀性,提高了径向组织与性能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氏体耐热钢大口径厚壁管晶粒细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材料领域,涉及一种马氏体耐热钢大口径厚壁管晶粒细化方法,特别适合于电站锅炉相关厚壁管道。
技术介绍
提高机组蒸汽参数(温度与压力)是提高机组热效率和实现节煤减排的最重要措施。耐热材料是制约火电机组向更高参数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研究和实践表明,P92型马氏体耐热钢可用于628℃蒸汽温度以下部分大口径锅炉管制造。当蒸汽温度超过628℃,必须选用具有更高强度的耐热材料。专利ZL201210574445.1“650℃蒸汽温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钢及制备方法”,是钢铁研究总院自主研制的可用于630~650℃蒸汽参数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新型马氏体耐热钢,企业牌号G115,其室温拉伸性能、冲击性能、高温力学性能和持久性能均远远高于GB5310和ASME标准中的P92钢;同时,其也高于专利CN101680065B“铁素体类耐热钢”(即SAVE12AD)相同条件下的持久寿命值约20~30%。2017年,国家能源局已正式批复大唐集团山东郓城630℃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示范项目,计划该项目2021年并网发电。与此同时,作为集团产业升级,神华国华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氏体耐热钢大口径厚壁管晶粒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奥氏体化:采用热挤压后的管坯,500℃装炉,以加热速度100~150℃/h升温至930‑980℃,保温1~6小时,然后冷却至740℃±10℃保温60~100小时,随炉冷却至200℃以下;(2)正火:500℃装炉,以加热速度100~150℃/h升温至温度1030~1080℃,保温时间1.5~5小时,水冷至200℃以下;(3)回火:500℃装炉,以加热速度100~150℃/h升温至780℃±10℃,保温时间3~6小时,空冷至室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氏体耐热钢大口径厚壁管晶粒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奥氏体化:采用热挤压后的管坯,500℃装炉,以加热速度100~150℃/h升温至930-980℃,保温1~6小时,然后冷却至740℃±10℃保温60~100小时,随炉冷却至200℃以下;(2)正火:500℃装炉,以加热速度100~150℃/h升温至温度1030~1080℃,保温时间1.5~5小时,水冷至200℃以下;(3)回火:500℃装炉,以加热速度100~150℃/h升温至780℃±10℃,保温时间3~6小时,空冷至室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正东陈正宗徐松乾包汉生赵海平刘春海李连贵刘震杨钢
申请(专利权)人:钢铁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