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怀山药遗传转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310034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怀山药遗传转化的方法,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要点为:以怀山药微型块茎为转化受体,通过农杆菌侵染,将目的基因导入怀山药受体,共培养后转入选择性固体分化培养基中诱导出抗性芽,再转入选择性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最终获得怀山药转化植株,通过GUS组织化学染色和PCR的方法对转化植株进行鉴定,最终获得怀山药转基因植株。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化过程易操作且周期短,转化效率为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怀山药遗传转化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基因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怀山药遗传转化的方法。
技术介绍
怀山药(DioscoreaoppositaThunb.)是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怀山药地下块茎药食兼优,但由于其为无性繁殖作物,病毒病的积累造成了严重的品质退化和产量降低[1]。利用常规育种方法改良作物品种周期长、难度大。因此,利用遗传转化手段进行怀山药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根癌农杆菌的Ti质粒上有一段T-DNA,农杆菌在侵染植物过程中将T-DNA转移到植物细胞并整合到基因组中。农杆菌介导法利用此原理将连接在T-DNA区的目的基因转移并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自然条件下,农杆菌可侵染双子叶植物的受伤部位,因此农杆菌介导法最先应用在双子叶遗传转化研究中[2]。此后,研究者将该法应用于单子叶植物中,最初的研究认为单子叶植物对农杆菌有免疫作用[3]。直到1984年,HernalsteensJP等成功用农杆菌感染单子叶植物石刁柏的愈伤组织[4]。随后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在多种单子叶植物中获得成功,如水稻[5]。目前,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已在多种薯蓣科植物中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怀山药遗传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为:A.以怀山药微型块茎作为外植体进行转化和再生;B.将所述外植体与农杆菌转入共培养培养基中进行共培养,将携有目的基因的过表达载体pCAMBIA1301‑SERK及沉默载体pART27‑SERK分别导入怀山药受体;C.所述怀山药受体分别直接转入选择性固体分化培养基,诱导抗性芽;D.所述抗性芽分别转入选择性固体生根培养基,诱导生根,获得怀山药转化植株;E.借助GUS、PCR方法鉴别过表达转化植株,借助PCR方法鉴别沉默转化植株,最终获得转基因怀山药植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怀山药遗传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为:A.以怀山药微型块茎作为外植体进行转化和再生;B.将所述外植体与农杆菌转入共培养培养基中进行共培养,将携有目的基因的过表达载体pCAMBIA1301-SERK及沉默载体pART27-SERK分别导入怀山药受体;C.所述怀山药受体分别直接转入选择性固体分化培养基,诱导抗性芽;D.所述抗性芽分别转入选择性固体生根培养基,诱导生根,获得怀山药转化植株;E.借助GUS、PCR方法鉴别过表达转化植株,借助PCR方法鉴别沉默转化植株,最终获得转基因怀山药植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怀山药遗传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植体是将怀山药微型块茎切成1-2mm的薄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怀山药遗传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培养培养基配方为:MS基本培养基+1mg·L-16-苄基氨基嘌呤+1mg·L-1吲哚乙酸+100μmol·L-1乙酰丁香酮+30g·L-1蔗糖+6g·L-1冷凝脂,pH=6.0;共培养条件为:在28℃条件下暗处培养3d。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怀山药遗传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性固体分化培养基配方为:MS基本培养基+1mg·L-16-苄基氨基嘌呤+1mg·L-1吲哚乙酸+500mg·L-1特美汀+30g·L-1蔗糖+6g·L-1冷凝脂+15mg·L-1潮霉素/120mg·L-1卡那霉素,pH=6.0;培养条件为:置于光照强度2000-3000lx、光周期16h/d、温度28℃下培养直至抗性芽生长至1-2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怀山药遗传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性生根培养基配方为:MS基本培养基+2mg·L-1多效唑+0.05mg·L-1萘乙酸+500mg·L-1特美汀+30g·L-1蔗糖+6g·L-1冷凝脂+20mg·L-1潮霉素/160mg·L-1卡那霉素,pH=6.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怀山药遗传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将含有过表达载体pCAMBIA1301-SERK的农杆菌EHA105接种于添加50mg·L-1利福平和50mg·L-1卡那霉素的LB固体培养基上划线,28℃培养30h,挑取单菌落于含相应抗生素的液体LB培养基中,180rmp震荡培养过夜,过夜培养的农杆菌按照体积比1:100的比例转接到新鲜的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0h后,每1h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菌液浓度OD600,选择OD600为0.5的菌液,8000rmp、4℃离心10min,收集菌体沉淀,用MS液体培养基悬浮菌体,重新离心一次,再用含100μm·L-1乙酰丁香酮的MS液体培养基重悬菌体,再次使菌液OD600为0.5,重悬后的菌液重新放入摇床,28℃、180rmp培养30min;在无菌条件下,将怀山药优良品种铁棍山药微型块茎切成1-2mm的薄片,在已处理好的农杆菌菌液中浸没30min,期间每3min摇晃一次,使外植体与菌液充分的接触,时至取出后,用无菌滤纸吸除外植体表面菌液,转入共培养培养基中,该共培养培养基配方为:MS基本培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军李俊华赵喜亭蒲腾飞刘世宇韩林林宋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