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尤春兰专利>正文

一种鱼塘水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30994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鱼塘水净化系统,其结构是鱼塘本体内设挡板,挡板一侧为杂质区,另一侧内设鱼塘水体,内设过滤网,上方两侧鱼塘本体内壁上设滑轨,滑动刮杆两端通过滑动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挡板位于过滤网上方处设杂质出口,鱼塘水体上方设固定板,固定板侧面连接侧板,围成顶部开口的长方体形的过滤区,过滤区内设砾石层,砾石层顶部设活性污泥层,活性污泥层顶部设净化植物,过滤区底部连通出水管,出水管的出口位于鱼塘水体上方,过滤网下方的鱼塘本体内底部设提升水泵,提升水泵连通提升水管,提升水管顶部连通灌溉管,灌溉管位于净化植物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大型杂质便于清理,小型杂质经物理和生物过滤后,完成水循环,提高水体含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塘水净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鱼塘水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在鱼类养殖中,水质非常重要,鱼塘开放式的设计,不仅会存在大型的外来杂质,还存在氨氮等小型污染物,是水生动物的隐形杀手。氨氮会造成水体有机物过多,透明度低,水质老化,水体pH值较高,底层水缺氧,水中有机质、底泥的分解也要消耗大量氧气。现有技术的鱼塘设计需要不断更新水源,或者设置增氧设备,且不易清理大型杂质,很容易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鱼塘水净化系统,实现方便清理大型杂质和清理氨氮,改善水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塘水净化系统,其结构包括鱼塘本体、挡板、杂质区、过滤区和过滤网,其中鱼塘本体内设挡板,挡板一侧为杂质区,杂质区另一侧内设鱼塘水体,鱼塘水体内设过滤网,过滤网上方两侧鱼塘本体内壁上设滑轨,滑动刮杆两端通过滑动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挡板位于过滤网上方处设杂质出口,鱼塘水体上方设固定板,固定板侧面连接侧板,固定板与侧板围成顶部开口的长方体形的过滤区,过滤区内设砾石层,砾石层顶部设活性污泥层,活性污泥层顶部设净化植物,过滤区底部连通出水管,出水管的出口位于鱼塘水体上方,固定板底部通过支撑架与鱼塘本体内壁支撑固定,过滤网下方的鱼塘本体内底部设提升水泵,提升水泵连通提升水管,提升水管顶部连通灌溉管,灌溉管位于净化植物上方。优选的,滑动刮杆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靠近杂质出口,滑动刮杆顶端高于杂质出口的顶端。优选的,杂质区内设支撑板,支撑板底部连接升降杆的顶端,升降杆的底端固定在杂质区内底部,支撑板外延设隔水圏,支撑板顶面不高于杂质出口的底面。优选的,杂质出口处设推门,推门靠近鱼塘水体一侧通过弹性连杆与挡板侧面连接。优选的,支撑架底端高于滑动刮杆顶端。优选的,提升水管位于鱼塘本体侧壁外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有效,鱼塘内的大型杂质会过滤在过滤网上方,滑动刮杆可将大型杂质推动到杂质区内,通过升降杆带动支撑板升起,便于清理,沉淀到过滤网下方的小型杂质及鱼塘中的水会通过提升水泵提升流入过滤区内,在砾石层、活性污泥层和净化植物的物理和生物过滤后,从出水管流入鱼塘水体内完成水循环,提高水体含氧量,保证鱼类的正常生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鱼塘水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1是鱼塘本体、2是挡板、3是鱼塘水体、4是杂质区、5是过滤网、6是滑动刮杆、7是滑动块、8是杂质出口、9是推门、10是弹性连杆、11是支撑板、12是升降杆、13是隔水圏、14是固定板、15是侧板、16是砾石层、17是活性污泥层、18是净化植物、19是支撑架、20是提升水泵、21是提升水管、22是灌溉管、23是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鱼塘水净化系统,其结构包括鱼塘本体1、挡板2、杂质区4、过滤区和过滤网5,其中鱼塘本体1内设挡板2,挡板2一侧为杂质区4,杂质区另一侧内设鱼塘水体3,鱼塘水体3内设过滤网5,过滤网5上方两侧鱼塘本体1内壁上设滑轨,滑动刮杆6两端通过滑动块7与滑轨滑动连接,挡板2位于过滤网5上方处设杂质出口8,鱼塘水体3上方设固定板14,固定板14侧面连接侧板15,固定板14与侧板15围成顶部开口的长方体形的过滤区,过滤区内设砾石层16,砾石层16顶部设活性污泥层17,活性污泥层17顶部设净化植物18,过滤区底部连通出水管23,出水管23的出口位于鱼塘水体3上方,固定板14底部通过支撑架19与鱼塘本体1内壁支撑固定,过滤网5下方的鱼塘本体1内底部设提升水泵20,提升水泵20连通提升水管21,提升水管21顶部连通灌溉管22,灌溉管22位于净化植物18上方。滑动刮杆6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靠近杂质出口8,滑动刮杆6顶端高于杂质出口8的顶端,直角三角形更有利于杂质的推动,高于杂质出口可防止大量水涌入杂质区。杂质区4内设支撑板11,支撑板11底部连接升降杆12的顶端,升降杆12的底端固定在杂质区4内底部,支撑板11外延设隔水圏13,支撑板11顶面不高于杂质出口8的底面,进入杂质区的杂物可通过升降杆带动支撑板升起,便于清理,隔水圏可放置水体流入支撑板下部。杂质出口8处设推门9,推门9靠近鱼塘水体3一侧通过弹性连杆10与挡板2侧面连接,可实现推门的自动关闭,防止水外泄。支撑架19底端高于滑动刮杆6顶端,可防止滑动刮杆触碰到支撑架。提升水管21位于鱼塘本体1侧壁外侧。根据以上结构,鱼塘本体内的大型杂质会过滤在过滤网上方,滑动刮杆将大型杂质推动到杂质出口处推入杂质区内,进入杂质区的杂物可通过升降杆带动支撑板升起,便于清理,沉淀到过滤网下方的小型杂质通过提升水泵提升流入过滤区内,在砾石层、活性污泥层和净化植物的物理和生物过滤后,从出水管流入鱼塘水体内完成水循环。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塘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包括鱼塘本体(1)、挡板(2)、杂质区(4)、过滤区和过滤网(5),其中鱼塘本体(1)内设挡板(2),挡板(2)一侧为杂质区(4),杂质区另一侧内设鱼塘水体(3),鱼塘水体(3)内设过滤网(5),过滤网(5)上方两侧鱼塘本体(1)内壁上设滑轨,滑动刮杆(6)两端通过滑动块(7)与滑轨滑动连接,挡板(2)位于过滤网(5)上方处设杂质出口(8),鱼塘水体(3)上方设固定板(14),固定板(14)侧面连接侧板(15),固定板(14)与侧板(15)围成顶部开口的长方体形的过滤区,过滤区内设砾石层(16),砾石层(16)顶部设活性污泥层(17),活性污泥层(17)顶部设净化植物(18),过滤区底部连通出水管(23),出水管(23)的出口位于鱼塘水体(3)上方,固定板(14)底部通过支撑架(19)与鱼塘本体(1)内壁支撑固定,过滤网(5)下方的鱼塘本体(1)内底部设提升水泵(20),提升水泵(20)连通提升水管(21),提升水管(21)顶部连通灌溉管(22),灌溉管(22)位于净化植物(18)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塘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包括鱼塘本体(1)、挡板(2)、杂质区(4)、过滤区和过滤网(5),其中鱼塘本体(1)内设挡板(2),挡板(2)一侧为杂质区(4),杂质区另一侧内设鱼塘水体(3),鱼塘水体(3)内设过滤网(5),过滤网(5)上方两侧鱼塘本体(1)内壁上设滑轨,滑动刮杆(6)两端通过滑动块(7)与滑轨滑动连接,挡板(2)位于过滤网(5)上方处设杂质出口(8),鱼塘水体(3)上方设固定板(14),固定板(14)侧面连接侧板(15),固定板(14)与侧板(15)围成顶部开口的长方体形的过滤区,过滤区内设砾石层(16),砾石层(16)顶部设活性污泥层(17),活性污泥层(17)顶部设净化植物(18),过滤区底部连通出水管(23),出水管(23)的出口位于鱼塘水体(3)上方,固定板(14)底部通过支撑架(19)与鱼塘本体(1)内壁支撑固定,过滤网(5)下方的鱼塘本体(1)内底部设提升水泵(20),提升水泵(20)连通提升水管(21),提升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春兰
申请(专利权)人:尤春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