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部开口式油品储罐置换加热卸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0952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6:07
一种下部开口式油品储罐置换加热卸车装置,包括:油品加热置换器,油品加热置换器包括本体围合形成的预热油品腔室,预热油品腔室设外卸出口;加热器,加热器位于油品加热腔室内,并设有与外界热源连接的热源介质进管路和热源介质出管路;输送泵Ⅱ,输送泵Ⅱ设于输送泵Ⅱ管路上,输送泵Ⅱ管路连接在油品加热置换器与油品储罐下部接口Ⅱ之间;输送泵Ⅰ,输送泵Ⅰ设于输送泵Ⅰ管路上,输送泵Ⅰ管路一端与油品加热置换器连接。本装置缩短了油品卸车时间,提高了卸车用栈台的利用率,且整个卸车过程热能的消耗量也大为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部开口式油品储罐置换加热卸车装置
本技术涉及大型容器物料运输
,尤其是涉及一种油品储罐置换加热卸车装置,该油品储罐为下部开口式储罐。
技术介绍
工业化发展使得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对应的,集中化生产的结果是产品运输里程增加。作为原油加工过程的产品之一,土木工程和道路工程中普遍使用的油品一般需经过长途运输才能到达施工现场,因油品降温大、流动性变差,运输到现场的油品往往已经成为固态产品。固体油品卸车通用方法是在油品储罐夹套内通蒸汽或者导热油等热介质,以热能传导的方式慢慢融化罐内油品,待油品升温至100℃以上后,再行卸车,该卸车过程周期长、用热量大、效率低,尤其是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卸车时间常会用到两周以上,且对低温油品有效,对已经固化的油品无法起作用。申请号为201010519366.1的技术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油罐快速卸放加热装置,适于油品卸车中使用,使用时将鹤管和潜油泵置于罐车下部,潜油泵将罐车中油品输送至换热器中加热,加热后的油品从换热器上端出口流出,并在罐车内形成循环,以此进行强制换热。该种卸车方式只针对高温油品有效,同样存在卸车周期长、用热量大、换热效率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下部开口式油品储罐置换加热卸车装置,该装置通过连接预热油品管路,把预热用高温油品引入储罐内,高温油品冲刷固体油品,以加快储罐卸车速度,缩短卸车时间,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部开口式油品储罐置换加热卸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油品加热置换器,所述油品加热置换器包括本体围合形成的预热油品腔室,所述预热油品腔室设外卸出口;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位于油品加热腔室内,并设有与外界热源连接的热源介质进管路和热源介质出管路;输送泵Ⅱ,所述输送泵Ⅱ设于输送泵Ⅱ管路上,所述输送泵Ⅱ管路连接在油品加热置换器与油品储罐下部接口Ⅱ之间;输送泵Ⅰ,所述输送泵Ⅰ设于输送泵Ⅰ管路上,所述输送泵Ⅰ管路一端与油品加热置换器连接。本技术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装置还包括连接输送泵Ⅰ管路和输送泵Ⅱ管路的减压支路,所述减压支路上设阀组Ⅳ,所述输送泵Ⅰ管路靠近油品储罐接口Ⅰ处连接压力传感器。本技术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热源介质进管路上设热源介质进控制阀,所述热源介质出管路上设热源介质出控制阀。本技术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装置还包括吹扫管路,所述吹扫管路上连接吹扫风机。本技术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输送泵Ⅰ管路上还设阀组Ⅲ。本技术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输送泵Ⅰ管路支路包括输送泵Ⅰ管路支路Ⅰ,所述输送泵Ⅰ管路支路Ⅰ上设阀组Ⅰ;还包括输送泵Ⅰ支路管路Ⅱ,所述输送泵Ⅰ支路管路Ⅱ上设阀组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采用罐外连接的油品加热置换器对预热油品进行加热,并将预热后的高温油品输送到油品储罐内,对罐内固体油品进行快速融化和升温;本装置缩短了油品卸车时间,提高了卸车用栈台的利用率,且整个卸车过程热能的消耗量也大为降低。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控制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油品加热置换器,2是输送泵Ⅰ,3是温度测试部件Ⅰ,4是温度测试部件Ⅱ,8是温度测试部件Ⅲ,5是阀组Ⅰ,6是阀组Ⅱ,7是阀组Ⅲ,10是吹扫风机,11是输送泵Ⅱ,12是阀组Ⅳ,13是压力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下部开口式油品储罐的接口包括接口Ⅰ和接口Ⅱ,卸车方法步骤如下:将油品加热置换器1的油品泵2管路与油品储罐接口Ⅰ连接,并将同样与油品加热置换器1管路相连接的输送泵Ⅱ11与油品储罐接口Ⅱ连接;热源介质进入油品加热置换器1内,开始预热油品加热置换器1中的油品;待油品加热置换器1中油品温度达到定值后,热油品经输送泵Ⅰ2输送至储罐内,热油品流过固体油品表面,由热油品冲刷融化储罐内固体油品,冲刷后形成的低温油品经输送泵输回油品加热置换器内,当检测到油品加热置换器内液位高于允许值时,多余油品由油品加热置换器外卸出口外卸;油品储罐中油品输送完毕后,关闭输送泵和油品泵,关闭各个阀组,一次卸车完成。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只有当油品储罐接口Ⅰ处压力值超过定值后,油品储罐中低温油品经输送泵Ⅱ11输送至油品加热置换器1中,以保证油品储罐内高温油品的冲刷能力。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卸车装置包括:油品加热置换器1,油品加热置换器1包括本体围合形成的预热油品腔室,预热油品腔室设外卸出口;加热器,加热器位于油品加热腔室内,并设有与外界热源连接的热源介质进管路和热源介质出管路;输送泵Ⅱ11,输送泵Ⅱ11设于输送泵Ⅱ管路上,输送泵Ⅱ管路连接在油品加热置换器与油品储罐接口Ⅱ之间;输送泵Ⅰ2,输送泵Ⅰ2设于输送泵Ⅰ2管路上,输送泵Ⅰ2管路一端与油品加热置换器连接、另一端与油品储罐接口Ⅰ连接;连接输送泵Ⅰ2管路和输送泵Ⅱ11管路的减压支路,减压支路上设阀组Ⅳ,油品泵管路靠近油品储罐接口Ⅰ处连接压力传感器。本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初始状态:固体油品罐车就位后,连接油品加热置换装置与油品储罐之间的管路。1是油品加热置换器,2是输送泵Ⅰ,3是温度测试部件Ⅰ,4是温度测试部件Ⅱ,8是温度测试部件Ⅲ,5是阀组Ⅰ,6是阀组Ⅱ,7是阀组Ⅲ,10是吹扫风机,11是输送泵Ⅱ,12是阀组Ⅳ,13是压力传感器。打开油品加热置换器1的热源进口阀门和热源出口阀门,预热油品加热置换器1内部加热器周边油品;待温度测试部件Ⅱ4的温度值到达80℃时,中央控制器发出指令打开阀组Ⅰ5同时启动输送泵Ⅰ2,由油品加热置换器1内部的加热器循环加热油品;温度测试部件Ⅰ3的温度值达到130℃时,关闭阀组Ⅰ5,打开阀组Ⅱ6,继续预热油品加热置换器1内部油品;温度测试部件Ⅲ8的温度值达到130℃时置换器内部加热过程结束。油品加热置换器1内温度测试部件Ⅲ8温度达到130℃后,中央控制器发指令,打开阀组Ⅲ7,关闭阀组Ⅱ6,开始循环加热油品罐车内部的固体油品。阀组Ⅲ7打开后,延时启动输送泵Ⅱ11,热油品流过固体油品表面,冲刷融化边界油品,检测压力传感器13的压力,压力超高值时,阀组Ⅳ12打开,压力低于低值时,阀组Ⅳ12关闭,从而实现高温油品的高压冲刷能力。输送泵Ⅱ11将融化沥青输送至油品加热置换器1,油品加热置换器1内液位高于正常值时,多余油品由外卸出口外卸。罐内油品输送完毕后,关闭输送泵Ⅰ2,关闭输送泵Ⅱ11,打开吹扫风机10,吹扫各管线油品,吹扫干净后,关闭油品加热置换器1的热源进出口阀门以及各个根部阀门,此次卸车结束,准备下一次卸车。油品加热置换器内部设加热器,循环油品通道,液位测量装置等,同时管线设置安全阀等安全附件,由中央控制器检测并控制相关参数,保证装置的安全使用。本装置除采用传统控制方式对各个阀组等进行控制外,还可采用中央控制器进行控制,中央控制器的输入信号包括:温度测试部件Ⅰ3的温度测试信号;温度测试部件Ⅱ4的温度测试信号;温度测试部件Ⅲ8的温度测试信号;输送泵Ⅰ2的状态;阀组Ⅲ7的状态;输送泵Ⅱ的状态;压力传感器状态。输出信号包括:油品加热置换器1的启停;阀组Ⅰ5的开关;阀组Ⅱ6的开关,阀组Ⅲ7的开关;输送泵Ⅱ的启停;吹扫风机10的启停;阀组Ⅳ12状态。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部开口式油品储罐置换加热卸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油品加热置换器,所述油品加热置换器包括本体围合形成的预热油品腔室,所述预热油品腔室设外卸出口;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位于油品加热腔室内,并设有与外界热源连接的热源介质进管路和热源介质出管路;输送泵Ⅱ,所述输送泵Ⅱ设于输送泵Ⅱ管路上,所述输送泵Ⅱ管路连接在油品加热置换器与油品储罐下部接口Ⅱ之间;输送泵Ⅰ,所述输送泵Ⅰ设于输送泵Ⅰ管路上,所述输送泵Ⅰ管路一端与油品加热置换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部开口式油品储罐置换加热卸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油品加热置换器,所述油品加热置换器包括本体围合形成的预热油品腔室,所述预热油品腔室设外卸出口;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位于油品加热腔室内,并设有与外界热源连接的热源介质进管路和热源介质出管路;输送泵Ⅱ,所述输送泵Ⅱ设于输送泵Ⅱ管路上,所述输送泵Ⅱ管路连接在油品加热置换器与油品储罐下部接口Ⅱ之间;输送泵Ⅰ,所述输送泵Ⅰ设于输送泵Ⅰ管路上,所述输送泵Ⅰ管路一端与油品加热置换器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连接输送泵Ⅰ管路和输送泵Ⅱ管路的减压支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荣江武振民王津范作武韩化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普利龙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