铈掺杂磷酸锂钠光致发光剂量片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30924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铈掺杂磷酸锂钠光致发光剂量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LiOH·H2O和NaH2PO4为基质原料,CeO2为掺杂原料,将其混合,研磨搅拌后烘干,将烘干后的混合物预烧,得到铈掺杂磷酸锂钠的粉体材料,再将粉体材料压片成型后,采用二次烧结,得到性能优异的铈掺杂磷酸锂钠光致发光剂量片。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获得的铈掺杂磷酸锂钠光致发光剂量片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剂量响应范围宽,且制备工艺简单,原料经济易得,可潜在应用于个人及医疗剂量计等辐射剂量检测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铈掺杂磷酸锂钠光致发光剂量片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致发光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铈掺杂磷酸锂钠光致发光剂量片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利用光致发光技术(OSL)测量辐射剂量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辐射剂量测试手段,其相对热释光具有如下优点:1)全光学读取过程,可实现在线实时测量的可能性;2)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宽;3)无需加热,不会破坏剂量计内部结构,可重复多次使用。基于以上优点,该技术在空间剂量监测、核设施剂量监测、放射医疗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作为光致发光辐射剂量测试方法的核心,光致发光材料的性能和特性决定着这一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已经商业化的光致发光剂量计主要是α-Al2O3:C,其具有良好的辐射剂量响应特性且已经广泛应用于个人剂量计、环境剂量计、医学剂量计等。但是,Al2O3:C晶体的制备过程较为复杂,其生长条件的的细微变化会对材料的性能产生显著变化,导致该材料的生产效率低,且不具备成本效益。此外,国外一些文献也报道出BeO是最有希望取代Al2O3:C的光激励发光材料之一,该材料所具有近生物组织等效性、低成本、良好地电气绝缘等优点使得其极具商业发展前景。但是由于该材料的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铈掺杂磷酸锂钠光致发光剂量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下列步骤进行:a、选取高纯LiOH·H2O和NaH2PO4为基质原料,CeO2为掺杂原料,按摩尔比为LiOH·H2O: NaH2PO4: CeO2=2:1:0.0005‑0.01混合,加入占原料总体积30%浓度为98%乙醇或无水乙醇,置于玛瑙研钵中充分研磨搅拌2‑3h,得到糊状混合物;b、将步骤a中得到的混合物置于温度100‑150℃烘箱中烘干2‑3h后,研磨成粉体;c、将步骤b中得到的粉体置于氧化铝坩埚中,在高温烧结炉中进行预烧结,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至750‑900℃,保温10‑12h,缓慢降至室温后,得到NaLi2PO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铈掺杂磷酸锂钠光致发光剂量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下列步骤进行:a、选取高纯LiOH·H2O和NaH2PO4为基质原料,CeO2为掺杂原料,按摩尔比为LiOH·H2O:NaH2PO4:CeO2=2:1:0.0005-0.01混合,加入占原料总体积30%浓度为98%乙醇或无水乙醇,置于玛瑙研钵中充分研磨搅拌2-3h,得到糊状混合物;b、将步骤a中得到的混合物置于温度100-150℃烘箱中烘干2-3h后,研磨成粉体;c、将步骤b中得到的粉体置于氧化铝坩埚中,在高温烧结炉中进行预烧结,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至750-900℃,保温10-12h,缓慢降至室温后,得到NaLi2PO4:Ce预烧材料;d、将步骤c中得到的预烧材料再次研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朝阳阙慧颖范艳伟孔熙瑞何承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