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086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5:46
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具有馈纸盘、设置在第一侧表面上的多用途盘、第一传送路径、第二传送路径、第三传送路径以及第四传送路径。一对校准辊之间的夹持位置比分离辊和分离构件之间的夹持位置低。在成对的校准辊之间的夹持位置处接触一对校准辊的圆周表面的切线朝向与多用途盘相对的第二侧表面倾斜得更低。第二传送路径在与第四传送路径合并的合并点与一对校准辊之间的夹持位置之间的范围内朝向第二侧表面倾斜得更低。

Image forming equipment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s provided, which has a feed disc, a multipurpose disc arranged on the first side surface, a first transmission path, a second transmission path, a third transmission path and a fourth transmission path. A clamping position between the calibration rollers is lower than that between the separating roller and the separating member. The tangent of the circumferential surface of a pair of calibration rolls contacted at the clamping position between the pairs of calibration rolls inclines lower towards the second side of the surface relative to the multi-purpose plate.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path inclines less towards the second side surface in the range between the merging point merged with the fourth transmission path and the clamping position between a pair of calibration roll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形成设备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具有片状物传送路径,片状物传送路径以S形弯曲以从馈纸盘延伸至排纸盘。片状物可以在片状物传送路径上被传送,同时沿着片状物传送路径设置的图像形成单元在片状物上形成图像,并且此后被排出至图像形成设备外部。例如,馈纸盘可以被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的壳体的底部。片状物可以从馈纸盘被拾取以向前行进,并且传送片状物的方向可以向后翻转,以便片状物可以被向后传送。图像形成单元可以沿着向后延伸的片状物传送路径的一部分定位,并且在片状物在片状物传送路径中被向后传送的同时,图像形成单元可以在片状物上形成图像。此后,片状物传送路径可以向前翻转,以便在其上形成有图像的片状物可以被向前传送,并且被向外排出到设置在壳体上侧的排纸盘上。图像形成设备可以另外具有多用途盘,其在壳体的前面可打开/闭合。例如,这种图像形成设备在日本专利临时公报No.2012-188283中被公开。根据该公报,多用途盘支撑其上的一叠片状物。从多用途盘拾取的片状物在图像形成单元的上游的位置处合并进入片状物传送路径以在图像形成单元中被传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逐张分别地拾取和馈送多用途盘上的片状物,可能需要包括馈纸辊和分离辊的馈纸系统。虽然用于多用途盘的馈纸辊和分离辊可以沿着片状物传送方向对齐并排,但是具有多用途盘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尺寸可能在对齐方向和高度方向上增加。本公开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具有以S形弯曲的片状物传送路径和多用途盘的同时缩小尺寸的图像形成设备。根据本公开,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具有壳体、馈纸盘、多用途盘、馈纸器、处理盒、转印构件和校准辊对。壳体包括:第一侧表面,第一侧表面具有开口部;第二侧表面,第二侧表面被设置在第一侧表面的相反侧;和上表面,排纸盘形成在上表面上。馈纸盘被设置在壳体中的较低位置处,并且被构造成支撑第一片状物。多用途盘被设置在第一侧表面一侧上并且被构造成支撑第二片状物。馈纸器包括:馈纸辊,馈纸辊被构造成接触由多用途盘支撑的第二片状物的上侧表面;分离辊,分离辊被设置成相对于馈纸辊更靠近所述第二侧表面一侧上;和分离构件,分离构件被构造成在第一夹持位置接触分离辊。处理盒被构造成通过开口部可拆卸地附接至壳体中的预定位置。处理盒包括感光鼓。转印构件被设置成面向感光鼓并且被构造成将承载在感光鼓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片状物上,该片状物是第一片状物和第二片状物中的一个。校准辊对被构造成调整将片状物馈送至感光鼓的时刻。校准辊对限定第二夹持位置。壳体包括第一传送路径、第二传送路径、第三传送路径以及第四传送路径。第一传送路径具有第一U形部,第一U形部被布置在馈纸盘在片状物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第一片状物沿着片状物传送方向从馈纸盘被传送。第二传送路径与第一传送路径连续且朝向第二侧表面延伸通过第二夹持位置以及感光鼓和转印构件之间的位置。第三传送路径与第二传送路径连续,并且具有第二U形部以延伸至排纸盘,第二U形部布置在第二传送路径在片状物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第四传送路径从多用途盘朝向第二侧表面延伸且合并进入第二传送路径。校准辊对被设置在使第二夹持位置比第一夹持位置低的位置处,并且在该位置,在第二夹持位置处接触校准辊对中的成对辊的圆周表面的切线朝向第二侧表面倾斜得更低。第二传送路径在与第四传送路径合并的合并点和第二夹持位置之间的范围内朝向第二侧表面倾斜得更低。可选择地,分离辊的至少一部分被定位成比切线低。可选择地,图像形成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盖,盖被构造成从上面覆盖馈纸辊和分离辊。盖可以包括形成在其上侧上的引导表面。引导表面可以被构造成接触且引导被可拆卸地附接至壳体中的预定位置的处理盒。可选择地,壳体可以包括引导凹槽,引导凹槽被构造成引导被可拆卸地附接至壳体中的预定位置的处理盒。引导凹槽可以朝向第二侧表面倾斜得更低。可选择地,感光鼓可以被设置在使感光鼓的旋转轴比第一夹持位置低的位置处。可选择地,图像形成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加热器和被设置成面向加热器的加压器。加压器可以在第三夹持位置接触加热器。加热器和加压器可以被设置在使第三夹持位置比第一夹持位置低的位置处。可选择地,壳体包括第五传送路径,具有转印在其一侧上的调色剂图像的片状物在第五传送路径中行进。第五传送路径可以从第三传送路径分支且朝向第二传送路径延伸。第五传送路径在相对于校准辊对更靠近第一侧表面的位置合并进入第二传送路径。可选择地,校准辊对中的成对辊中的、被设置在上方位置的一个辊可以通过处理盒被支持。可选择地,图像形成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预校准传感器,预校准传感器被设置为相对于校准辊对更靠近第一侧表面。预校准传感器包括致动器,致动器被设置为从第二传送路径的下侧突出进入第二传送路径。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闭合位置具有前盖的激光打印机的说明性横截面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打开位置具有前盖的激光打印机的说明性横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激光打印机的总体构造>图1-2所示的激光打印机1是黑白激光打印机。该激光打印机1包括壳体11,壳体11具有近似矩形箱的形状。在壳体11的侧表面12和上表面13上,连续地形成开口部14。在上表面13上,排纸盘15与上表面13整体形成。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基于用户平常使用激光打印机1的位置提及与激光打印机1相关的方向和包括在激光打印机1中的每个部分或者项目。例如,在图1中,开口部14所在的观察者的右手侧将被称作为前侧,与前侧相反的左手侧将被称作为后侧。在这方面,侧表面12可以是壳体11的前面,并且与侧表面12相反的另一个侧表面16可以是后表面。基于面朝侧表面12的用户的位置,图1-2中观察者的近侧和远侧将分别被称作为针对使用激光打印机1的用户的右侧和左侧。图1中的上到下或者下到上方向可以被称作为竖直方向,并且前到后或者后到前方向可以被称作为前后方向。此外,左到右或者右到左方向可以被称作为横向方向。前盖17被附接到壳体11,前盖17可以形成侧表面12。前盖17可以打开或者关闭开口部14。前盖17可绕枢轴18枢转,以在闭合位置(参见图1)和打开位置(参见图2)之间移动,枢轴18由壳体11可枢转地支持,在闭合位置,开口部14被关闭,在打开位置,前盖17被向前转动以露出开口部14。在壳体11的较低位置,例如,底部,设置有馈纸盘21,馈纸盘21是可移动的,以向外拉出和向内推入。换句话说,馈纸盘21可以在壳体11的底部的附接位置被可移动地附接至壳体11(图1和图2),以被向前拉出。馈纸盘21可以支撑堆叠在其上的一个或多个片状物S。在相对于馈纸盘21的前端的上方位置,设置有第一馈纸器22。第一馈纸器22包括馈纸辊23、分离辊24和分离垫25。馈纸辊23可绕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的轴旋转。当馈纸盘21处于壳体11中的附接位置时,馈纸辊23的圆周表面可以接触存储在馈纸盘21中的片状物S中的最上面的片状物S的上侧表面上的前端区域。分离辊24被设置在相对于馈纸辊23的向前位置,并且可绕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的轴旋转。当馈纸盘21处于壳体11中的附接位置时,分离垫25可以在相对于分离辊24的前下位置接触分离辊24的圆表面。多用途盘31被可移动地附接至前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一侧表面具有开口部;第二侧表面,所述第二侧表面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的相反侧;和上表面,排纸盘形成在所述上表面上;馈纸盘,所述馈纸盘被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较低位置处,所述馈纸盘被构造成支撑第一片状物;多用途盘,所述多用途盘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一侧上,所述多用途盘被构造成支撑第二片状物;馈纸器,所述馈纸器包括:馈纸辊,所述馈纸辊被构造成接触由所述多用途盘支撑的所述第二片状物的上侧表面;分离辊,所述分离辊相对于所述馈纸辊被设置在更靠近所述第二侧表面一侧上;和分离构件,所述分离构件被构造成在第一夹持位置接触所述分离辊;处理盒,所述处理盒被构造成通过所述开口部被可拆卸地附接至所述壳体中的预定位置,所述处理盒包括感光鼓;转印构件,所述转印构件被设置成面向所述感光鼓,所述转印构件被构造成将承载在所述感光鼓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片状物上,所述片状物是所述第一片状物和所述第二片状物中的一个;以及校准辊对,所述校准辊对被构造成调整将所述片状物馈送至所述感光鼓的时刻,所述校准辊对限定第二夹持位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传送路径,所述第一传送路径具有第一U形部,所述第一U形部被布置在所述馈纸盘在片状物传送方向上的下游,所述第一片状物沿着所述片状物传送方向从所述馈纸盘被传送;第二传送路径,所述第二传送路径与所述第一传送路径连续,所述第二传送路径朝向所述第二侧表面延伸通过所述第二夹持位置以及所述感光鼓和所述转印构件之间的位置;第三传送路径,所述第三传送路径与所述第二传送路径连续,所述第三传送路径具有第二U形部并且延伸至所述排纸盘,所述第二U形部布置在所述第二传送路径在所述片状物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第四传送路径,所述第四传送路径从所述多用途盘朝向所述第二侧表面延伸,所述第四传送路径合并进入所述第二传送路径;其中,所述校准辊对被设置在使所述第二夹持位置比所述第一夹持位置低的位置处,且在所述位置,在所述第二夹持位置处接触所述校准辊对中的成对辊的圆周表面的切线朝向所述第二侧表面倾斜得更低;并且其中,所述第二传送路径在与所述第四传送路径合并的合并点和所述第二夹持位置之间的范围内朝向所述第二侧表面倾斜得更低。...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2.28 JP 2017-036037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一侧表面具有开口部;第二侧表面,所述第二侧表面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的相反侧;和上表面,排纸盘形成在所述上表面上;馈纸盘,所述馈纸盘被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较低位置处,所述馈纸盘被构造成支撑第一片状物;多用途盘,所述多用途盘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一侧上,所述多用途盘被构造成支撑第二片状物;馈纸器,所述馈纸器包括:馈纸辊,所述馈纸辊被构造成接触由所述多用途盘支撑的所述第二片状物的上侧表面;分离辊,所述分离辊相对于所述馈纸辊被设置在更靠近所述第二侧表面一侧上;和分离构件,所述分离构件被构造成在第一夹持位置接触所述分离辊;处理盒,所述处理盒被构造成通过所述开口部被可拆卸地附接至所述壳体中的预定位置,所述处理盒包括感光鼓;转印构件,所述转印构件被设置成面向所述感光鼓,所述转印构件被构造成将承载在所述感光鼓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片状物上,所述片状物是所述第一片状物和所述第二片状物中的一个;以及校准辊对,所述校准辊对被构造成调整将所述片状物馈送至所述感光鼓的时刻,所述校准辊对限定第二夹持位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传送路径,所述第一传送路径具有第一U形部,所述第一U形部被布置在所述馈纸盘在片状物传送方向上的下游,所述第一片状物沿着所述片状物传送方向从所述馈纸盘被传送;第二传送路径,所述第二传送路径与所述第一传送路径连续,所述第二传送路径朝向所述第二侧表面延伸通过所述第二夹持位置以及所述感光鼓和所述转印构件之间的位置;第三传送路径,所述第三传送路径与所述第二传送路径连续,所述第三传送路径具有第二U形部并且延伸至所述排纸盘,所述第二U形部布置在所述第二传送路径在所述片状物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第四传送路径,所述第四传送路径从所述多用途盘朝向所述第二侧表面延伸,所述第四传送路径合并进入所述第二传送路径;其中,所述校准辊对被设置在使所述第二夹持位置比所述第一夹持位置低的位置处,且在所述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本佳大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