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陆两栖飞机用智能多方式托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0473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陆两栖飞机用智能多方式托运装置,属于航空设备技术领域,可通过主托板、辅助托板、方向调节装置、卡扣装置、滑行轮托运臂等装置可实现对滑行轮及滑行轮支撑装置的托运作业;另外,基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设置的主托板调节杆、主托板调节滑块、调节孔、辅助托板调节杆和辅助托板调节滑块,可根据水陆两栖飞机滑行轮和浮板尺寸大小实现对主托板和辅助托板长度的自主性调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托运装置的环境适应性,对水陆两栖飞机的托运作业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An intelligent multi mode consignment device for amphibious aircraf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ntelligent multi-mode consignment device for amphibious aircraft,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viation equipment. The operation of pulley and pulley support device can be realized by means of main bracket, auxiliary bracket, direction adjusting device, snap device, pulley arm and other devices; moreover, the operation of pulley and pulley support device can be realized by means of the device based on the invention. The self-control of the length of the main pallet and the auxiliary pallet can be realized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the taxiing wheel and floating plate of amphibious aircraft. This realizes the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of the consignment device to a great extent.The self-control of the length of the main pallet and the auxiliary pallet can be realized by setting the main pallet adjusting rod, the main pallet adjusting slider, the adjusting hole, the auxiliary pallet adjusting rod and the auxiliary pallet adjusting slider. The consignment operation for amphibious aircraf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用智能多方式托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托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水陆两栖飞机用智能多方式托运装置,属于航空设备

技术介绍
飞机作为一种应用场合越来越多的飞行器,近年来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由于其应用场所的不同,在飞机的研发上研究者们做了较为广泛的工作,比如在水陆两栖飞机的研发方面,由于这种飞机必须要同时适应水路与陆路两种完全不同环境下的飞行作业,这就要求其能安全、顺利的完成两种环境下的起飞与降落过程,这是对水陆两栖飞机研发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就目前水陆两栖飞机的研究现状而言,飞机在水路的着陆方式多为浮板,而陆路的着陆方式为滑行轮,由于其水路与陆路环境下着陆方式的不同,这对飞机托运作业的设备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要求其能同时适应飞机在水路与陆路两种完全不同的托运环境,但就目前飞机托运装置而言,其托运臂无法实现由于环境改变而进行自主性调节,这就无法很好的满足多场合下的不同大小的水陆两栖飞机的托运要求,由此,设备的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其推广。因此,开发出一种可以根据水陆两栖飞机尺寸大小和托运时飞机所处环境而进行自主调控的智能托运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种水陆两栖飞机用智能多方式托运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水陆两栖飞机用智能多方式托运装置,包括:主托板,辅助托板,方向调节装置,托运紧固装置,托运端,托运连板,方向调节装置托台,辅助加强杆,滑行轮托运孔,滑行轮支撑杆托运孔,支撑杆托运臂Ⅰ,支撑杆托运臂Ⅱ,旋转轴,弹簧固定栓,弹簧,滑行轮托运臂Ⅰ,滑行轮托运臂Ⅱ,主托板主托运面,主托板调节杆,主托板调节滑块,调节孔,前滑行轮托臂,托盘方向调节孔,方向调节台,卡扣装置,托盘,托盘固定栓,卡扣臂,卡扣臂栓,卡扣立杆,凸体,辅助托板主托运面,辅助托板调节杆,辅助托板调节滑块。一种水陆两栖飞机用智能多方式托运装置,所述辅助托板一端连接主托板,另一端连接方向调节装置托台左端,中部通过辅助加强杆连接方向调节装置托台下端;所述方向调节装置托台上端连接方向调节装置;所述方向调节装置右端通过托运连板连接托运紧固装置;所述托运紧固装置右端连接托运端;所述主托板的末端连接滑行轮托运孔和滑行轮支撑杆托运孔。一种水陆两栖飞机用智能多方式托运装置,所述滑行轮托运臂Ⅰ和滑行轮托运臂Ⅱ均通过弹簧固定栓连接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通过弹簧固定栓连接主托板实现弹性拉伸;所述滑行轮托运臂Ⅰ和滑行轮托运臂Ⅱ通过旋转轴连接主托板实现转动;所述支撑杆托运臂Ⅰ和支撑杆托运臂Ⅱ同样均通过弹簧固定栓连接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通过弹簧固定栓连接主托板实现弹性拉伸;所述支撑杆托运臂Ⅰ和支撑杆托运臂Ⅱ同样通过旋转轴连接主托板实现转动。一种水陆两栖飞机用智能多方式托运装置,所述主托板调节杆左端连接主托板主托运面,右端通过主托板调节滑块连接辅助托板;所述主托板调节杆上连接均匀分布的调节孔;所述主托板调节滑块可在主托板调节杆上滑动。一种水陆两栖飞机用智能多方式托运装置,所述方向调节装置包括托盘方向调节孔,方向调节台,卡扣装置,托盘,托盘固定栓;所述方向调节台右端通过托盘固定栓连接托运连板,左端通过托盘连接辅助托板和前滑行轮托臂;所述托盘边缘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托盘方向调节孔;所述托盘方向调节孔通过卡扣装置连接方向调节台。一种水陆两栖飞机用智能多方式托运装置,所述卡扣装置包括卡扣臂,卡扣臂栓,卡扣立杆;所述卡扣立杆一端通过卡扣臂栓连接卡扣臂;另一端连接方向调节台;所述托盘右端通过托盘方向调节孔连接卡扣臂;左端连接辅助托板,中部通过托盘固定栓连接方向调节台。一种水陆两栖飞机用智能多方式托运装置,所述辅助加强杆两端均通过凸体连接辅助托板和方向调节装置托台。一种水陆两栖飞机用智能多方式托运装置,所述辅助托板调节杆左端连接辅助托板主托运面,右端通过辅助托板调节滑块连接托盘;所述辅助托板调节杆上连接均匀分布的调节孔;所述辅助托板调节滑块可在辅助托板调节杆上滑动。该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陆两栖飞机用智能多方式托运装置,可通过主托板、辅助托板、方向调节装置、卡扣装置、滑行轮托运臂等装置可实现对滑行轮及滑行轮支撑装置的托运作业;另外,基于本专利技术所设置的主托板调节杆、主托板调节滑块、调节孔、辅助托板调节杆和辅助托板调节滑块,可根据水陆两栖飞机滑行轮和浮板尺寸大小实现对主托板和辅助托板长度的自主性调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托运装置的环境适应性,对水陆两栖飞机的托运作业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滑行轮托运孔与滑行轮支撑杆托运孔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主托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方向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卡扣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辅助加强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辅助托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托板,2、辅助托板,3、方向调节装置,4、托运紧固装置,5、托运端,6、托运连板,7、方向调节装置托台,8、辅助加强杆,9、滑行轮托运孔,10、滑行轮支撑杆托运孔,11、支撑杆托运臂Ⅰ,12、支撑杆托运臂Ⅱ,13、旋转轴,14、弹簧固定栓,15、弹簧,16、滑行轮托运臂Ⅰ,17、滑行轮托运臂Ⅱ,18、主托板主托运面,19、主托板调节杆,20、主托板调节滑块,21、调节孔,22、前滑行轮托臂,23、托盘方向调节孔,24、方向调节台,25、卡扣装置,26、托盘,27、托盘固定栓,28、卡扣臂,29、卡扣臂栓,30、卡扣立杆,31、凸体,32、辅助托板主托运面,33、辅助托板调节杆,34、辅助托板调节滑块。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水陆两栖飞机用智能多方式托运装置,包括主托板1,辅助托板2,方向调节装置3,托运紧固装置4,托运端5,托运连板6,方向调节装置托台7,辅助加强杆8,滑行轮托运孔9,滑行轮支撑杆托运孔10,支撑杆托运臂Ⅰ11,支撑杆托运臂Ⅱ12,旋转轴13,弹簧固定栓14,弹簧15,滑行轮托运臂Ⅰ16,滑行轮托运臂Ⅱ17,主托板主托运面18,主托板调节杆19,主托板调节滑块20,调节孔21,前滑行轮托臂22,托盘方向调节孔23,方向调节台24,卡扣装置25,托盘26,托盘固定栓27,卡扣臂28,卡扣臂栓29,卡扣立杆30,凸体31,辅助托板主托运面32,辅助托板调节杆33,辅助托板调节滑块34。一种水陆两栖飞机用智能多方式托运装置,所述辅助托板2一端连接主托板1,另一端连接方向调节装置托台7左端,中部通过辅助加强杆8连接方向调节装置托台7下端;所述方向调节装置托台7上端连接方向调节装置3;所述方向调节装置3右端通过托运连板6连接托运紧固装置4;所述托运紧固装置4右端连接托运端5;所述主托板1的末端连接滑行轮托运孔9和滑行轮支撑杆托运孔10。一种水陆两栖飞机用智能多方式托运装置,所述滑行轮托运臂Ⅰ16和滑行轮托运臂Ⅱ17均通过弹簧固定栓14连接弹簧15;所述弹簧15另一端通过弹簧固定栓14连接主托板1实现弹性拉伸;所述滑行轮托运臂Ⅰ16和滑行轮托运臂Ⅱ17通过旋转轴13连接主托板1实现转动;所述支撑杆托运臂Ⅰ11和支撑杆托运臂Ⅱ12同样均通过弹簧固定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陆两栖飞机用智能多方式托运装置,包括:主托板,辅助托板,方向调节装置,托运紧固装置,托运端,托运连板,方向调节装置托台,辅助加强杆,滑行轮托运孔,滑行轮支撑杆托运孔,支撑杆托运臂Ⅰ,支撑杆托运臂Ⅱ,旋转轴,弹簧固定栓,弹簧,滑行轮托运臂Ⅰ,滑行轮托运臂Ⅱ,主托板主托运面,主托板调节杆,主托板调节滑块,调节孔,前滑行轮托臂,托盘方向调节孔,方向调节台,卡扣装置,托盘,托盘固定栓,卡扣臂,卡扣臂栓,卡扣立杆,凸体,辅助托板主托运面,辅助托板调节杆,辅助托板调节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托板一端连接主托板,另一端连接方向调节装置托台左端,中部通过辅助加强杆连接方向调节装置托台下端;所述方向调节装置托台上端连接方向调节装置;所述方向调节装置右端通过托运连板连接托运紧固装置;所述托运紧固装置右端连接托运端;所述主托板的末端连接滑行轮托运孔和滑行轮支撑杆托运孔;所述滑行轮托运臂Ⅰ和滑行轮托运臂Ⅱ均通过弹簧固定栓连接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通过弹簧固定栓连接主托板实现弹性拉伸;所述滑行轮托运臂Ⅰ和滑行轮托运臂Ⅱ通过旋转轴连接主托板实现转动;所述支撑杆托运臂Ⅰ和支撑杆托运臂Ⅱ同样均通过弹簧固定栓连接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通过弹簧固定栓连接主托板实现弹性拉伸;所述支撑杆托运臂Ⅰ和支撑杆托运臂Ⅱ同样通过旋转轴连接主托板实现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陆两栖飞机用智能多方式托运装置,包括:主托板,辅助托板,方向调节装置,托运紧固装置,托运端,托运连板,方向调节装置托台,辅助加强杆,滑行轮托运孔,滑行轮支撑杆托运孔,支撑杆托运臂Ⅰ,支撑杆托运臂Ⅱ,旋转轴,弹簧固定栓,弹簧,滑行轮托运臂Ⅰ,滑行轮托运臂Ⅱ,主托板主托运面,主托板调节杆,主托板调节滑块,调节孔,前滑行轮托臂,托盘方向调节孔,方向调节台,卡扣装置,托盘,托盘固定栓,卡扣臂,卡扣臂栓,卡扣立杆,凸体,辅助托板主托运面,辅助托板调节杆,辅助托板调节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托板一端连接主托板,另一端连接方向调节装置托台左端,中部通过辅助加强杆连接方向调节装置托台下端;所述方向调节装置托台上端连接方向调节装置;所述方向调节装置右端通过托运连板连接托运紧固装置;所述托运紧固装置右端连接托运端;所述主托板的末端连接滑行轮托运孔和滑行轮支撑杆托运孔;所述滑行轮托运臂Ⅰ和滑行轮托运臂Ⅱ均通过弹簧固定栓连接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通过弹簧固定栓连接主托板实现弹性拉伸;所述滑行轮托运臂Ⅰ和滑行轮托运臂Ⅱ通过旋转轴连接主托板实现转动;所述支撑杆托运臂Ⅰ和支撑杆托运臂Ⅱ同样均通过弹簧固定栓连接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通过弹簧固定栓连接主托板实现弹性拉伸;所述支撑杆托运臂Ⅰ和支撑杆托运臂Ⅱ同样通过旋转轴连接主托板实现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琴
申请(专利权)人:荆门畅享光年机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