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顶篷面料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30267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顶篷面料的加工方法。它解决了现有制作方法的步骤过于复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制作繁琐等技术问题。本车用顶篷面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外购:购买经编布作为外层,购买海绵作为中间层,购买无纺布作为内层;b、配料:按重量份数,将氯化镁5‑15份,氯化钾12‑18份,氢氧化铝11‑16份、消泡剂3‑5份和水70‑90份倒入到搅拌机中,搅拌速度为300‑500r/min,搅拌时间为15‑25min,制得料液;c、喷涂:通过喷涂设备将料液喷涂到经编布表面,对其进行烘干和定型,制得喷涂后的外层;d、复合:通过火焰复合机将喷涂后的外层、中间层和内层复合在一起,即可得到车用顶篷面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加工简便的优点。

A processing method for vehicle ceiling fabric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ocessing method for automobile ceiling fabric. It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the existing production methods, such as too complex steps, time-consuming and tedious production. Processing methods of roof fabrics for automobiles include the following steps: a. Outsourcing: purchasing warp knitted fabrics as outer layer, purchasing sponges as intermediate layer, and purchasing non-woven fabrics as inner layer; B. Ingredients: according to weight, magnesium chloride 5 15, potassium chloride 12 18, aluminium hydroxide 11 16, defoamer 3 5 and water 70. Pour it into the mixer, mixing speed is 300 500 r/min, mixing time is 15 25 min, and the material liquid is prepared; c, spraying: spraying the material liquid to the warp knitted surface by spraying equipment, drying and setting it, making the outer layer after spraying; d, compounding: spraying the outer layer, the middle layer and the inner layer through flame compounder. Together, the roof fabric can be obtained.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顶篷面料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面料
,涉及一种车用顶篷面料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内饰系统是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内饰系统的设计工作量占到车造型设计工作量的60%以上,远超过汽车外形,是车身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每个整车厂通常都由一个庞大的汽车内饰团队,来完成与内饰相关的大量工程工作。其中,顶篷内饰是汽车整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车内的装饰性,同时顶篷内饰还可提高与车外的隔热、绝热效果,降低车内噪声,提高吸音效果,提高乘员乘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阻燃汽车顶篷面料的制作方法【申请号:201610583755.8;公开号:CN106183332A】。这种阻燃汽车顶篷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外购原料:购买市场上现有的海绵作为中间层,购买市场上现有的涤纶无纺布作为内层;b、制作表层:b1、整经:将原料纱通过整经机均匀卷绕至盘头上,原料纱为70dtex有色涤纶长丝和84dtex本色涤纶低弹丝;b2、织造:将原料纱通过经编机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形成织物;b3、水洗:将织物放入到水洗机中进行清洗,洗净表面的油污渍;b4、染色:将水洗好的织物放入染缸中,并放入染料进行染色,染色温度100-130℃,染色时间30-45min;b5、定型:将染色好的织物进行烘干定型处理,烘干为织物通过药剂槽后,以30-50m/min速度、120-180℃温度,在烘箱热定型4-6min,使尺寸稳定;b6、压光:定型好的织物在12-26m/min速度、90-150℃温度、280-460N/mm压力的条件下通过压辊;b7、涂层:按下述重量比的配方制作涂料,聚丙烯酸钠8-10份,环氧氯丙烷3-9份,氢氧化钠7-9份,三氯乙烯5-8份,甲基二异氰酸酯3-7份,三乙醇胺9-12份,双氰胺6-12份,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3-5份,二丙酮醇2-3份,聚氯乙烯2-6份,非离子型渗透剂2-4份,氧化锆2-5份,铝酸钙3-7份,氢氧化镁8-15份;用上述调制好的涂料于涂层机上作业,加热温度115-138℃,涂布速度22-36m/min,涂层厚度为0.25-0.35mm,制得表层;c、复合:通过火焰复合装置将表层、中间层和内层复合在一起,制得汽车顶篷面料。该专利中公开的制作方法虽然可实现汽车顶篷面料的制作,但是,该制作方法的步骤过于复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制作繁琐,因此,设计出一种车用顶篷面料的加工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车用顶篷面料的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具有加工简便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用顶篷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外购:购买经编布作为外层,购买海绵作为中间层,购买无纺布作为内层;b、配料:按重量份数,将氯化镁5-15份,氯化钾12-18份,氢氧化铝11-16份、消泡剂3-5份和水70-90份倒入到搅拌机中,搅拌速度为300-500r/min,搅拌时间为15-25min,制得料液;c、喷涂:通过喷涂设备将料液喷涂到经编布表面,对其进行烘干和定型,制得喷涂后的外层;d、复合:通过火焰复合机将喷涂后的外层、中间层和内层复合在一起,即可得到车用顶篷面料。所述步骤c中的喷涂量为50-60g/m2。所述步骤c中的喷涂速度为5-15m/min。所述步骤c中的烘干温度为50-60℃,烘干时间为10-20min。所述步骤c中的定型温度为130-150℃,定型时间为10-30s。所述喷涂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侧壁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侧壁处竖直设有两个第一螺纹杆,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均贯穿横板的侧壁并与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横板的上端侧壁对称设有两个电机,两个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均固定连接有与从动轮相互啮合的主动轮,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壁均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通过轴承座和升降块相连,所述升降块的底部侧壁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底部侧壁对称设有两个限位机构,两个所述限位机构均连接有储料罐,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侧壁均设有定位结构,两个所述定位结构的上端侧壁均与储料罐的底部侧壁相抵,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相对的一端侧壁连接有夹紧结构,所述夹紧结构包括第一弧形杆,所述第一弧形杆的内部设有弧形腔,所述弧形腔相对的内侧壁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端侧壁均设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远离连接块的一端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远离第一弹簧的一端侧壁分别连接有第二弧形杆和第三弧形杆,所述第二弧形杆和第三弧形杆远离移动块的一端均贯穿第一弧形杆的外侧壁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杆远离移动块的一端侧壁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三弧形杆远离移动块的一端侧壁设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延伸至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一卡块的侧壁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内设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与第二卡槽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弧形杆的侧壁贯穿设有与第一卡槽相互连通的第三卡槽,所述第二卡块的侧壁贯穿第三卡槽并与其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储料罐位于第一弧形杆、第二弧形杆和第三弧形杆之间,所述升降板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圆形板,所述圆形板的底部侧壁设有圆形槽,所述储料罐的上端侧壁与圆形槽的内顶部侧壁相抵,所述储料罐的内部设有储料腔,所述储料罐的底部侧壁贯穿设有与储料腔相互连通的自动喷枪,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用于输送面料的传送带。喷涂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进行喷涂工作时,将面料放置在传送带上,启动两个电机,带动两个主动轮和两个从动轮转动,在两个从动轮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两个第一螺纹杆转动,在两个第一螺纹杆转动的过程中,由于升降块与升降板固定连接,从而能够保证升降板能够带动整个限位机构和储料罐的下降,当储料罐下降的过程中,能够使自动喷枪对准面料,启动自动喷枪进行喷涂工作,具有两个储料罐和两个自动喷枪,能够提高喷涂效率和喷涂的连续性,当两个储料罐内的染料都使用完毕之后,将第二卡块按至第二卡槽内,使得第二弧形杆和第三弧形杆都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延伸至弧形腔内,分别转动两个第二螺纹杆,使得两个第二螺纹杆下降,在第二螺纹杆下降的过程中,能够带动定位板的下降,在定位板下降时,能够使两个定位板不对储料罐起到限位的效果,将使用完毕的储料罐取出,将更换的储料罐放置在两个定位板的上端侧壁,继续转动两个第二螺纹杆,使得两个定位板带动储料罐上升,并使其上端侧壁与圆形槽的内顶部相抵,拉动第二弧形杆和第三弧形杆,并使得第二卡块与第三卡槽连接,继续进行喷涂工作,喷涂方便。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能够便于使用者快速更换储料罐,从而保证喷涂效率的提升。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接杆底部侧壁上的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内部设有螺纹腔,所述螺纹腔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下端贯穿第三连接杆的底部侧壁并转动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上端侧壁与储料罐的底部侧壁相抵。所述定位板的上端侧壁设有第一防滑纹。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所述底板的底部侧壁设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顶篷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外购:购买经编布作为外层,购买海绵作为中间层,购买无纺布作为内层;b、配料:按重量份数,将氯化镁5‑15份,氯化钾12‑18份,氢氧化铝11‑16份、消泡剂3‑5份和水70‑90份倒入到搅拌机中,搅拌速度为300‑500r/min,搅拌时间为15‑25min,制得料液;c、喷涂:通过喷涂设备将料液喷涂到经编布表面,对其进行烘干和定型,制得喷涂后的外层;d、复合:通过火焰复合机将喷涂后的外层、中间层和内层复合在一起,即可得到车用顶篷面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顶篷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外购:购买经编布作为外层,购买海绵作为中间层,购买无纺布作为内层;b、配料:按重量份数,将氯化镁5-15份,氯化钾12-18份,氢氧化铝11-16份、消泡剂3-5份和水70-90份倒入到搅拌机中,搅拌速度为300-500r/min,搅拌时间为15-25min,制得料液;c、喷涂:通过喷涂设备将料液喷涂到经编布表面,对其进行烘干和定型,制得喷涂后的外层;d、复合:通过火焰复合机将喷涂后的外层、中间层和内层复合在一起,即可得到车用顶篷面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顶篷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喷涂量为50-60g/m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顶篷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喷涂速度为5-15m/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顶篷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烘干温度为50-60℃,烘干时间为10-20min。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顶篷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定型温度为130-150℃,定型时间为10-30s。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顶篷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侧壁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侧壁处竖直设有两个第一螺纹杆,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均贯穿横板的侧壁并与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横板的上端侧壁对称设有两个电机,两个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均固定连接有与从动轮相互啮合的主动轮,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壁均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通过轴承座和升降块相连,所述升降块的底部侧壁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底部侧壁对称设有两个限位机构,两个所述限位机构均连接有储料罐,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侧壁均设有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市丁桥镇永畅知识产权服务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