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椅背及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9518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椅背及座椅,所述的椅背包括竖直框架,所述的竖直框架大致是刚性的并且具有第一框架侧、第二框架侧以及顶部横向件,在顶部横向件的表面附着有柔性垫层;所述的柔性垫层在承受使用者压力时产生形变并起到缓冲作用,在使用者压力消失时又回到初始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椅背上端的顶部横向件上设置了柔性垫层,当与人体背部或头部接触时,会提高接触的舒适度,增加柔软性,提高了用户体验。

A chair back and sea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hair back and a seat, the chair back includes a vertical frame, the vertical frame is roughly rigid and has a first frame side, a second frame side and a top transverse part, and a flexible cushion is attach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top transverse part; the flexible cushion is generated under user pressure.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flexible cushion layer on the top transverse part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chair back, which can improve the comfort of contact, increase the flexibility and improve the user experience when contacting the back or head of the human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椅背及座椅
本技术涉及座椅、办公椅
,具体为一种椅背及座椅。
技术介绍
椅子制造商持续地致力于改进他们所生产的椅子的舒适度、益处、美观以及工艺性。通常,椅子具有诸如倾斜式靠背等特征,以增加舒适度,但对于网椅而言,处于绷设网布的工艺与结构强度要求,椅背框架通常为硬质材料制成,使用者在后仰休息时,在接触到椅背框架上方时,会有硬物不适感,影响了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可提高使用者舒适度的椅背及座椅。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椅背,包括竖直框架,所述的竖直框架大致是刚性的并且具有第一框架侧、第二框架侧以及顶部横向件,在顶部横向件的表面附着有柔性垫层;所述的柔性垫层在承受使用者压力时产生形变并起到缓冲作用,在使用者压力消失时又回到初始形状。为了增加与使用者的接触面积,作为优选,所述的顶部横向件为板状体,柔性垫层设在顶部横向件的上表面。作为优选,所述的顶部横向件相比较第一框架侧、第二框架侧更向后偏转,顶部横向件与第一框架侧、第二框架侧的夹角为135度-175度。这样更适应人体背部形状,符合人体工学的要求。作为优选,所述的柔性垫层为记忆海绵或聚氨酯泡沫制成。取材容易,成本低。为了使定位更加精确,提高装配速度与准确性,作为优选,在顶部横向件上设有多个定位孔或定位凸点,在柔性垫层的底面上对应设有多个定位凸点或定位孔,柔性垫层借助定位凸点或定位孔与顶部横向件的定位孔或定位凸点扣接配合。为了使连接更加稳定,作为优选,柔性垫层的底面与顶部横向件粘接固定。为了满足造型的要求,消除突兀感,并且满足绷设网布的要求,作为优选,在顶部横向件的表面设有凹槽,柔性垫层的形状、大小与所述凹槽的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的柔性垫层处在凹槽内。作为优选,由上往下,所述的凹槽分为基础段与延伸段,所述的延伸段由基础段下边沿处向下延伸并向后偏转。这样既符合人体背部的形状,增加了舒适感,又保护了柔性垫层下端不被搓起。一种座椅,包括椅座及上述椅背,还包括有连接于第一框架侧、第二框架侧下端的底部横向件,所述的竖直框架是大致矩形的封闭环形框架。作为优选,在竖直框架上包覆有网布,所述的网布将柔性垫层包覆于其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本技术在椅背上端的顶部横向件上设置了柔性垫层,当与人体背部或头部接触时,会提高接触的舒适度,增加柔软性,提高了用户体验。二,柔性垫层处在顶部横向件的凹槽内,这样不会凸出于顶部横向件,使得不会过多增加顶部横向件的厚度,也不会对绷设网布造成影响。三,柔性垫层借助定位凸点或定位孔与顶部横向件的定位孔或定位凸点扣接配合,这样可以使定位更加精确,提高装配速度与准确性。四,所述的柔性垫层可以用记忆海绵或聚氨酯泡沫制成;取材容易,成本低,同时又可以满足柔软舒适度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椅背及座椅的立体状态示意图;图2为椅背在未装柔性垫层时的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椅背与柔性垫层的拆分状态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柔性垫层底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详细描述。应当理解,附图中所示各零部件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各特征未按比例画出。首先定义本技术各部件的参考方位,本技术以座椅在正常摆放使用状态作为参考,椅座处在椅背前方。在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一种椅背,包括竖直框架1,所述的竖直框架1大致是刚性的并且具有第一框架侧2、第二框架侧3以及顶部横向件4、底部横向件5,由此竖直框架1构成一矩形的环形封闭框架,在本实施例中,竖直框架1由模制塑料形成;在某些情况下,竖直框架1由铸铝形成;再进一步说,竖直框架1可以为实心壳体或者刚性壳体;在本实施例中,竖直框架1为板状模制塑料制成。在顶部横向件4的表面附着有柔性垫层6;所述的柔性垫层6在承受使用者压力时产生形变并起到缓冲作用,在使用者压力消失时又回到初始形状。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柔性垫层6为记忆海绵或聚氨酯泡沫制成。具体的说,如图1、2、3所示,所述的顶部横向件4相比较第一框架侧2、第二框架侧3更向后偏转,顶部横向件4与第一框架侧2、第二框架侧3的夹角为160度。在顶部横向件4的表面设有凹槽7,柔性垫层6的形状、大小与所述凹槽7的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的柔性垫层6处在凹槽内。由上往下,所述的凹槽7分为基础段71与延伸段72,所述的延伸段72由基础段71下边沿处向下延伸并向后偏转或向后收拢。在顶部横向件4的凹槽7内设有多个定位孔8,在柔性垫层6的底面上对应设有多个定位凸点9,定位凸点9与定位孔8过盈配合,柔性垫层6借助定位凸点9与顶部横向件4的定位孔8扣接配合。为了使连接更加牢固,柔性垫层6的底面上涂抹有胶水,柔性垫层6与顶部横向件4粘接固定。本实施例进一步还提供了一种座椅,该座椅包括椅座10以及上述椅背,并且在竖直框架1上包覆有网布(未图示),所述的网布将柔性垫层6包覆于其中。以上借助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说明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对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椅背,包括竖直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直框架大致是刚性的并且具有第一框架侧、第二框架侧以及顶部横向件,在顶部横向件的表面附着有柔性垫层;所述的柔性垫层在承受使用者压力时产生形变并起到缓冲作用,在使用者压力消失时又回到初始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椅背,包括竖直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直框架大致是刚性的并且具有第一框架侧、第二框架侧以及顶部横向件,在顶部横向件的表面附着有柔性垫层;所述的柔性垫层在承受使用者压力时产生形变并起到缓冲作用,在使用者压力消失时又回到初始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椅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部横向件为板状体,柔性垫层设在顶部横向件的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椅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部横向件相比较第一框架侧、第二框架侧更向后偏转,顶部横向件与第一框架侧、第二框架侧的夹角为135度-175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椅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垫层为记忆海绵或聚氨酯泡沫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椅背,其特征在于:在顶部横向件上设有多个定位孔或定位凸点,在柔性垫层的底面上对应设有多个定位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玛拉蒂智能家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