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用于在岩石上做铁塔基础的一种自锚装置。在高压送电线路、架空索道运输线路以及微波传送路等工程中,都需要大量的铁塔,这些铁塔有许多是要建在岩石基盘上,并且大部是处在高山地区。目前对这些基础多是采用传统的施工方法,即把本来很坚固的岩石进行大面积爆破开挖,再用大块混凝土现场浇制的办法固定地脚螺栓,不但耗费材料多、成本高、施工周期长,而且劳动强度大,线路施工极度分散,流动性大,尤其在高山上施工,缺少动力和水源,运输也很困难,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美国和加拿大等国曾先后利用高分子粘结剂将地脚螺栓直接粘在岩石钻孔中,作为铁塔基础,取得了一些进展。国内水电部门在送电线路建塔中,也开始用混凝土作为粘结材料,将底端焊有园环的地脚螺栓粘固于直径较大的岩石钻孔内,做成钻孔直锚式岩石基础,效果较好,可以达到技术要求。但由于直锚结构本身不具有紧固作用,只是靠混凝土的粘结力粘固,因此需要较大的钻孔,一般要求孔径为φ80--100毫米,以提高承载能力和便于浇灌混凝土。为了钻孔径为80--100毫米的钻孔,则必须用较大的钻机来完成,并且需要动力和水。这对于在运输、动力和水源都极困难的 ...
【技术保护点】
在岩石上做铁塔基础的自锚式紧固装置,是由锁紧螺母〔1〕和地脚螺栓〔2〕两个零件组成,其特征在于:锁紧螺母〔1〕为一外径与地脚螺栓〔2〕外径相等的圆钢管,钢管的一端车有内螺纹,另一端做成薄壁筒,薄壁筒高度的中间对称钻四个孔,薄壁筒端部做成 30°锥角的内锥体,并对称分割成四片。地脚螺栓〔2〕的装入端车有外螺纹,与锁紧螺母〔1〕的内螺纹端相配,螺纹根部的台肩外圆处为30°锥角的锥面。
【技术特征摘要】
在岩石上做铁塔基础的自锚式紧固装置,是由锁紧螺母[1]和地脚螺栓[2]两个零件组成,其特征在于锁紧螺母[1]为一外径与地脚螺栓[2]外径相等的圆钢管,钢管的一端车有内螺纹,另一端做成薄壁筒...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