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9144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2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茶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林地选择:选择光照充足的阳坡、半阳坡的红壤或黄红壤种植;林地规划:科学规划种植区和道路,整地:采用沿等高线水平带状整地;挖穴施基肥:挖大穴,施足基肥;栽植密度:选择2年生良种健壮裸根苗,每个品种分行种植;幼林管护:锄草松土、科学施肥、整形修剪;成林管护:土壤垦复、合理施肥、修剪、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对油茶病虫害要“防重于治”,采取以营林技术为基础,生物与药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保护授粉昆虫:封山保护土蜂,禁止挖蜂蛹;茶果采收:根据种植品种的成熟期分别采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油茶的产量,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Planting method of Camellia oleifer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lanting method for Camellia oleifera,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following steps: forest land selection: selecting red soil or yellow red soil on sunny or semi-sunny slopes with sufficient light; forest land planning: scientifically planning planting areas and roads, and land preparation: adopting horizontal zonal land preparation along contour lines; digging holes and applying basic fertilizer: digging big holes, applying. Foot-based fertilizer; Planting density: Select two-year-old varieties of strong Bare-rooted seedlings, each variety branch planting; Young forest management: weeding, soil loosening, scientific fertilization, plastic pruning; Forest management: soil reclamation, rational fertilization, pruning, water management; Disease and pest control: Tea oil pests and diseases should be \preven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control\, adopt forest management technology. On the basis of this, comprehensive control measures combining biological and drug control; protection of pollinating insects: closing hills to protect soil bees, forbidding digging pupae; tea fruit harvesting: harvesting according to the maturity of the planting varieties.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yield of Camellia oleifera and brings great economic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茶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栽培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油茶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油茶,广义上是山茶科、山茶属中种子含油率较高、有栽培价值的一类植物的总称;狭义上,指普通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栽培和食用已有2300多年历史;油茶是常绿小乔木,寿命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采用嫁接或扦插苗种植,前3年生长缓慢,4—5年幼树生长加快,开始结果;6—7年结果量逐年增加,8—10年后进入盛产期,盛果期达40—50年以上;油茶一年可生长春梢、夏梢和秋梢等三种嫩枝,2月下旬至5月中旬春梢萌芽生长,5月下旬至8月下旬夏梢生长,9月后抽发秋梢;花芽主要长在春梢上,为顶芽或腋芽中圆粗状红色芽,加强春梢生长管理,可使花芽增多,提高下年产量;油茶花期为10—12月,霜降籽在10月下旬至11月开花,立冬籽在11月中旬至12月开花;幼果在3月至8月快速壮大,约占总生长量的76%;8月下旬至10月,果不再增大,但油脂加速转化积累,9月下旬至采收前增加最多,因此未成熟提前采收,果实含油量低;油茶霜降籽在10月下旬成熟,立冬籽在至11月上中旬成熟,之后很快进入开花期,常见“花果同期”、“抱籽怀胎”的现象,这个阶段要加强施肥,供给充足的养分,确保来年结果好、产量高。目前,现有油茶的种植方法中周期长、管理的局限性,存在种植时成活率和产量不高,含油量和挂果率低等缺陷,导致种植农户的积极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油茶的种植方法,种植方法科学合理,提高了茶油树产油茶果的产量和质量,进而提高了种植油茶树的经济收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油茶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林地选择:选择海拔800m以下光照充足的阳坡、半阳坡,坡度25°以下的红壤或黄红壤的缓坡土壤种植;B、林地规划:根据地形及面积,科学规划种植区和道路,设置蓄水池、沉沙池及护坡,在林地四周设置生物隔离带、防火林带或生态防护带;C、整地:采用沿等高线水平带状整地,梯带的外侧高、内侧低,内侧挖竹节沟或蓄水沟,深宽为25—30厘米,长度依地形而定,整地时间为9—12月;D、挖穴施基肥:挖大穴,穴规格:(60—70)厘米×(50—70)厘米×(40—70)厘米,施足基肥,每穴底部施有机肥1—3公斤或堆沤发酵过的粪肥3—5公斤,回土拌匀,再回心土,填土高于地表5—10厘米,基肥在种植前1个月施入;E、栽植密度:选择2年生良种健壮裸根苗,苗高30cm、地径0.4cm以上,根球完整,侧根发达均匀,不结团的苗株,在12月至2月阴天种植,每个品种分行种植,主栽品种栽植1—2行后,种植配系品种1行,初植密度每亩100—110株,株行距(2—2.5)米×(3—3.5)米,树冠郁闭后,密度调整至每亩70—90株,种植后及时检查,发现缺株死株,用同龄大苗补植;F、幼林管护:锄草松土、科学施肥、整形修剪;G、成林管护:土壤垦复、合理施肥、修剪、水分管理;H.病虫害防治:对油茶病虫害要“防重于治”,采取以营林技术为基础,生物与药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I、保护授粉昆虫:10月下旬至12月为油茶开花期,不要在林内熏烟、烧土灰和喷洒农药,土蜂分布多的山场最好封山,禁止挖蜂蛹,保护土蜂等授粉昆虫;J、茶果采收:果皮光滑,无毛或少毛,果皮微开裂,种籽深褐色或黑亮色即可采收,根据种植品种的成熟期分别采收,成熟度越高,含油量也越高。所述步骤F幼林管护中:所述锄草松土是清除水平梯带上的杂草,幼树基部宜浅锄,深度5—10cm,并扩穴培土,坡面劈草,将高大的杂草灌木劈短,清理竹节沟;所述科学施肥是苗株种植当年5—6月施少量尿素或复合肥,离基部20厘米以外,每株不超过1两,防止烧苗;第2年起每年施肥2—3次,在2—3月春梢萌芽、5—6月夏梢萌动前追肥,尿素1—2两或复合肥2—3两/株,以后每年逐步增加施肥量,在树冠滴水线内侧挖沟施入、覆土,隔年冬季施有机肥1次,每株2—3公斤或堆肥5—10公斤,挖环形沟或半月沟深施;所述整形修剪是油茶幼树高超过0.8至1米后进行定干整形,距接口50—60厘米处短截主干,使其萌发新枝,选留不同方位、生长健壮的侧枝3—5个培养主枝,次年继续培育副主枝,逐年培养侧枝群,形成开心形或圆头形树冠。所述步骤G成林管护中:所述土壤垦复:每年春夏浅锄1次,深5—10厘米,隔年冬季垦复1次,深20—30厘米;所述合理施肥:大树施肥2—3次,2—3月抽梢发叶前,每株施尿素0.15公斤、磷钾肥0.1公斤,或复合肥0.5公斤,5—6月春梢停止生长后施过磷酸钙0.2公斤,氯化钾0.1公斤,11—12月,施有机肥或专用肥2—5公斤,可根据生长情况隔年施1次;所述修剪:在油茶果采收后至春梢萌发前,剪除病虫枝、徒长枝、下垂枝、交叉枝、内膛枝、细弱枝,短截过长顶梢和基部枝条,对过密的树枝,可采用撑、拉、拽,使树冠受光充分,通风透气;所述水分管理:在林地适宜地点,挖蓄水池,布设引水管道,以便干旱时浇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油茶成活率达94%以上,通过合理施肥,满足油茶在不同时期对肥料的需求,油茶树挂果快、果实产量高,油茶籽的出油率达到80%以上;且油茶全身是宝,油茶籽、茶枯、果壳都能利用,油茶籽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具有医疗和保健功效,长期食用可降低血压血脂和胆固醇,活血化瘀,消红退肿,润肠清胃,解毒消炎,可治疗烧伤烫伤、癣疥暗疮、尿疹湿疹,还能美容养颜,护发润肤;茶枯含有茶皂素,可制作洗涤剂、洗发剂、消毒剂、混凝土发泡剂等,剩余物又能作肥料,用途多样,油茶果壳可制作活性碳、糖醛,堆沤加工成肥料,去除单宁后可生产食用菌原料等;科学种植油茶树,提高了产量,给农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林地选择:选择海拔800m以下光照充足的阳坡、半阳坡,坡度25°以下的红壤或黄红壤的缓坡土壤种植;B、林地规划:根据地形及面积,科学规划种植区和道路,主干道宽3—3.5米,支干道1.5—2米,作业道0.8—1米,林道两侧设置排水沟,设置蓄水池、沉沙池及护坡,在林地四周设置生物隔离带、防火林带或生态防护带;C、整地:采用沿等高线水平带状整地,梯带的外侧高、内侧低,内侧挖竹节沟或蓄水沟,深宽为25—30厘米,长度依地形而定,整地时间为9—12月;D、挖穴施基肥:挖大穴,穴规格:(60—70)厘米×(50—70)厘米×(40—70)厘米,施足基肥,每穴底部施有机肥1—3公斤或堆沤发酵过的粪肥3—5公斤,回土拌匀,再回心土,填土高于地表5—10厘米,基肥在种植前1个月施入;E、栽植密度:选择2年生良种健壮裸根苗,苗高30cm、地径0.4cm以上,根球完整,侧根发达均匀,不结团的苗株,在12月至2月阴天种植,每个品种分行种植,主栽品种栽植1—2行后,种植配系品种1行,裸根苗种植前要打浆,可加入适量生根剂,促进生根,栽种时要提苗踩实,盖松土,初植密度每亩100—110株,株行距(2—2.5)米×(3—3.5)米,树冠郁闭后,密度调整至每亩70—90株,种植后及时检查,发现缺株死株,用同龄大苗补植;F、幼林管护:锄草松土:清除水平梯带上的杂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茶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林地选择:选择海拔800m以下光照充足的阳坡、半阳坡,坡度25°以下的红壤或黄红壤的缓坡土壤种植;B、 林地规划:根据地形及面积,科学规划种植区和道路,设置蓄水池、沉沙池及护坡,在林地四周设置生物隔离带、防火林带或生态防护带;C、整地:采用沿等高线水平带状整地,梯带的外侧高、内侧低,内侧挖竹节沟或蓄水沟,深宽为25—30厘米,长度依地形而定,整地时间为9—12月;D、 挖穴施基肥:挖大穴,穴规格:(60—70)厘米×(50—70)厘米×(40—70)厘米,施足基肥,每穴底部施有机肥1—3公斤或堆沤发酵过的粪肥3—5公斤,回土拌匀,再回心土,填土高于地表5—10厘米,基肥在种植前1个月施入;E、栽植密度:选择2年生良种健壮裸根苗,苗高30cm、地径0.4cm以上,根球完整,侧根发达均匀,不结团的苗株,在12月至2月阴天种植,每个品种分行种植,主栽品种栽植1—2行后,种植配系品种1行,初植密度每亩100—110株,株行距(2—2.5)米×(3—3.5)米,树冠郁闭后,密度调整至每亩70—90株,种植后及时检查,发现缺株死株,用同龄大苗补植;F、 幼林管护:锄草松土、科学施肥、整形修剪;G、 成林管护:土壤垦复、合理施肥、修剪、水分管理;H. 病虫害防治:对油茶病虫害要“防重于治”,采取以营林技术为基础,生物与药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I、 保护授粉昆虫:10月下旬至12月为油茶开花期,避免在林内熏烟、烧土灰和喷洒农药,土蜂分布多的山场采用封山,禁止挖蜂蛹,保护土蜂等授粉昆虫;J、 茶果采收:果皮光滑,无毛或少毛,果皮微开裂,种籽深褐色或黑亮色即可采收,根据种植品种的成熟期分别采收,成熟度越高,含油量也越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茶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林地选择:选择海拔800m以下光照充足的阳坡、半阳坡,坡度25°以下的红壤或黄红壤的缓坡土壤种植;B、林地规划:根据地形及面积,科学规划种植区和道路,设置蓄水池、沉沙池及护坡,在林地四周设置生物隔离带、防火林带或生态防护带;C、整地:采用沿等高线水平带状整地,梯带的外侧高、内侧低,内侧挖竹节沟或蓄水沟,深宽为25—30厘米,长度依地形而定,整地时间为9—12月;D、挖穴施基肥:挖大穴,穴规格:(60—70)厘米×(50—70)厘米×(40—70)厘米,施足基肥,每穴底部施有机肥1—3公斤或堆沤发酵过的粪肥3—5公斤,回土拌匀,再回心土,填土高于地表5—10厘米,基肥在种植前1个月施入;E、栽植密度:选择2年生良种健壮裸根苗,苗高30cm、地径0.4cm以上,根球完整,侧根发达均匀,不结团的苗株,在12月至2月阴天种植,每个品种分行种植,主栽品种栽植1—2行后,种植配系品种1行,初植密度每亩100—110株,株行距(2—2.5)米×(3—3.5)米,树冠郁闭后,密度调整至每亩70—90株,种植后及时检查,发现缺株死株,用同龄大苗补植;F、幼林管护:锄草松土、科学施肥、整形修剪;G、成林管护:土壤垦复、合理施肥、修剪、水分管理;H.病虫害防治:对油茶病虫害要“防重于治”,采取以营林技术为基础,生物与药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I、保护授粉昆虫:10月下旬至12月为油茶开花期,避免在林内熏烟、烧土灰和喷洒农药,土蜂分布多的山场采用封山,禁止挖蜂蛹,保护土蜂等授粉昆虫;J、茶果采收:果皮光滑,无毛或少毛,果皮微开裂,种籽深褐色或黑亮色即可采收,根据种植品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章雄
申请(专利权)人:攸县富林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