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凝冰结构的桥梁拉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9001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1 0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凝冰结构的桥梁拉索,涉及拉索防护领域,该装置包括拉索索芯、电源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拉索索芯外依次套设有第一护套层、第二护套层和缠包带层,所述第一护套层和第二护套层间设有一发热层,电源与所述发热层连接,所述电源连接一控制器,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桥塔顶部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桥面温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防止斜拉桥拉索冰凌的产生和完成对冰凌的去除。

A bridge cable with anticoagulant ic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ridge cable with an ice-proof structure,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able protection. The device comprises a cable core, a power supply and a temperature sensor. The cable core is successively covered with a first sheath layer, a second sheath layer and a wrapped band layer. A heat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sheath layer and the second sheath layer. The temperature sensor includes a first temperature sensor and a second temperature sensor, the first temperature sensor is used to monitor the temperature at the top of the bridge tower, and the second temperature sensor is used to monitor the bridge. The utility model can prevent the ice jam of the cable-stayed bridge from generating and completing the ice remov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凝冰结构的桥梁拉索
本技术涉及拉索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凝冰结构的桥梁拉索。
技术介绍
斜拉桥的拉索组成的索面大部分为空间结构并处于桥梁行车道的正上方,在低温雨雪天气下,拉索上容易产生冰凌,冰凌断裂后坠落在桥面容易对行车的安全构成巨大威胁,现有的斜拉桥拉索结构未考虑如何防止冰凌的产生和去除,容易发生因拉索冰凌碎落砸伤车辆引起的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凝冰结构的桥梁拉索,能够防止斜拉桥拉索冰凌的产生和完成对冰凌的去除。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防凝冰结构的桥梁拉索,包括:拉索索芯,所述拉索索芯外依次套设有第一护套层、第二护套层和缠包带层,所述第一护套层和第二护套层间设有一发热层;与所述发热层连接的电源,所述电源连接一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桥塔顶部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桥面温度。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发热层由正反螺旋缠绕成网状的发热线组成。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发热线包括玻璃纤维、电热丝和硅胶绝缘层,所述电热丝螺旋缠绕于所述玻璃纤维上,且所述硅胶绝缘层包裹于所述电热丝外。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电热丝为康铜丝、康锰铜合金、锌白铜或镍铬合金。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护套层和第二护套层均为高密度聚乙烯。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缠包带层为聚氟乙烯。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拉索索芯为钢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中的一种具有防凝冰结构的桥梁拉索,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由控制器接收并控制电源通断及功率,完成对拉索的升温防凝冰操作,且在该拉索上产生冰凌时,可能够控制器控制电源使发热层发热,完成对冰凌的融化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桥梁拉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发热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拉索索芯,11-第一护套层,12-第二护套层,13-缠包带层,14-发热层,15-发热线,16-玻璃纤维,17-电热丝,18-硅胶绝缘层,2-电源,3-控制器,4-温度传感器,41-第一温度传感器,42-第二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防凝冰结构的桥梁拉索,包括拉索索芯1、电源2和温度传感器4,优选的,拉索索芯1为钢丝,拉索索芯1外依次套设有第一护套层11、第二护套层12和缠包带层13,优选的,第一护套层11和第二护套层12均为高密度聚乙烯,缠包带层13为聚氟乙烯,第一护套层11和第二护套层12间设有一发热层14,电源2与发热层14连接,电源2连接一控制器3,温度传感器4与控制器3信号连接,温度传感器4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4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42,第一温度传感器41用于监测桥塔顶部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42用于监测桥面温度,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41设置于桥塔顶部,第二温度传感器42设置于桥面,优选的,第二温度传感器42设于桥面跨中位置,并用于测量跨中位置的温度,在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4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42监测环境温度时,将第一温度传感器4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42检测的环境温度的平均值设为T,则当1℃<T≤3℃时,启动I级加热,控制发热层14加热时的电流为I1;当-1℃<T≤1℃时,启动Ⅱ级加热,控制发热层14加热时的电流为I2;当-5℃<T≤-1℃时,启动Ⅲ级加热,控制发热层14加热时的电流为I3;当-10℃<T≤-5℃时,启动Ⅳ级加热,控制发热层14加热时的电流为I4;当T<-10℃时,启动Ⅴ级加热,控制发热层14加热时的电流为I5,其中,I1<I2<I3<I4<I5,从而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4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42测得并得出的环境温度平均值T来控制该发热层14的发热功率,完成对不同温度下拉索的防冰操作,且在拉索上已经产生冰凌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该发热层14完成对拉索上冰凌的融化操作。参见图1和图2所示,发热层14由正反螺旋缠绕成网状的发热线15组成,能够在节约成本的情况下完成对拉索全面的加热操作,发热线15包括玻璃纤维16、电热丝17和硅胶绝缘层18,优选的,电热丝17为康铜丝、康锰铜合金、锌白铜或镍铬合金,电热丝17螺旋缠绕于玻璃纤维16上,且硅胶绝缘层18包裹于电热丝17外,通过该发热线15的结构设置特点,提高该发热线15的强度,一方面提高该发热层14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拉索的整体强度,提高拉索的承重能力。本技术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凝冰结构的桥梁拉索,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索索芯(1),所述拉索索芯(1)外依次套设有第一护套层(11)、第二护套层(12)和缠包带层(13),所述第一护套层(11)和第二护套层(12)间设有一发热层(14);与所述发热层(14)连接的电源(2),所述电源(2)连接一控制器(3);与所述控制器(3)信号连接的温度传感器(4),所述温度传感器(4)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4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42),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41)用于监测桥塔顶部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42)用于监测桥面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凝冰结构的桥梁拉索,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索索芯(1),所述拉索索芯(1)外依次套设有第一护套层(11)、第二护套层(12)和缠包带层(13),所述第一护套层(11)和第二护套层(12)间设有一发热层(14);与所述发热层(14)连接的电源(2),所述电源(2)连接一控制器(3);与所述控制器(3)信号连接的温度传感器(4),所述温度传感器(4)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4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42),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41)用于监测桥塔顶部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42)用于监测桥面温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凝冰结构的桥梁拉索,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14)由正反螺旋缠绕成网状的发热线(15)组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波王翔汪正兴伊建军侍刚荆国强王梓宇蔡欣柴小鹏马长飞刘鹏飞张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