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8969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1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缝纫机构,涉及缝纫机领域,解决了传统的人工包边,效率十分低下,而且包边不均匀质量差,大大降低了包边缝纫的效率的弊端,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压脚杆、铰接于压脚杆上的压脚及开设于压脚上的缝纫针孔,压脚杆的一侧竖直固定安装有用于切边的切刀,压脚及切刀之间固定安装有对包边的布条进行隔挡的隔挡件,隔挡件固定连接于压脚远离压脚杆的一端,压脚的侧壁与隔挡件之间设有供布条穿设的间隙,压脚靠近隔挡件一侧的表面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缝纫针孔与间隙的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缝纫机构,能够高效便捷的进行布料的切边以及包边的部分缝合操作,无需人员手动处理,操作更加的高效、便捷。

A sew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wing mechanism, which relates to the sewing machine field, and solves the drawbacks of traditional manual edge wrapping, which is very inefficient, and the uneven quality of edge wrapping is poor, and greatly reduces the efficiency of edge wrapping sewing.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are that the pressing foot pole, the pressing foot hinged on the pressing foot pole and the pressing foot arranged on the pressing foot pole. A cutting knife for cutting edge is fixed vertically on one side of the pressing foot rod, and a barrier is fixed between the pressing foot and the cutting knife to block the wrapped cloth strip. The barrier is fixed and connected at one end of the pressing foot away from the pressing foot rod, and a gap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ide wall of the pressing foot and the barrier, and the pressing foot is close to the cloth strip. The surface of one side of the separator is provided with a gap connected with the sewing pinhole and the gap. The sewing mechanism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iciently and conveniently cut the edge of the cloth and sew part of the edge without manual treatment, and the operation is more efficient and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缝纫机构
本技术涉及缝纫机,特别涉及一种缝纫机构。
技术介绍
电动缝纫机,现代服装企业必备的服装缝制设备。电动缝纫机具有智能化、轻巧、易操作、安全等特点,能够快速对衣服进行缝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为了配合电动缝纫机快速缝纫,需要很多辅助治具,以便提高缝纫效率,目前,在缝纫衣服时,需要对缝接处的布料进行压花包边,采用传统的人工包边,效率十分低下,而且,包边不均匀质量差,大大降低了包边缝纫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缝纫机构,能够高效便捷的进行布料的切边以及包边的部分缝合操作,无需人员手动处理,操作更加的高效、便捷。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缝纫机构,包括压脚杆、铰接于压脚杆上的压脚及开设于压脚上的缝纫针孔,所述压脚杆的一侧竖直固定安装有用于切边的切刀,所述压脚及切刀之间固定安装有对包边的布条进行隔挡的隔挡件,所述隔挡件固定连接于压脚远离压脚杆的一端,所述压脚的侧壁与隔挡件之间设有供布条穿设的间隙,所述压脚靠近隔挡件一侧的表面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缝纫针孔与间隙的缺口。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在压脚一侧的切刀能够在缝合的同时及时的将布料的边缘多余的部分进行切除,在压脚和切刀之间的隔挡件能够进行隔挡操作,压脚上开设的缺口使得放置在隔挡件处的包边材料能够顺利进入压脚的下方,进而使得布料的边缘进行包边的材料能够同时及时的进行缝合,且隔挡件能够有效的避免包边布料被切除,通过隔挡件便捷的实现对包边材料的隔挡,避免人员手动的进行翻折,整体的效率更高且能够使得缝合的精度也能有所提高,提高产品的质量。作为优选,所述隔挡件包括有连接于压脚的连接块、沿着压脚的长度方向隔挡于所述压脚及所述切刀之间的挡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挡块一体连接。采用上述方案,隔挡件包括的挡块和连接块相互之间一体连接,通过连接块能够实现与压脚的稳定连接,且通过挡块能够实现对隔挡,连接以及隔挡都稳定。作为优选,所述挡块垂直连接于连接块且连接处的边沿呈圆弧过渡设置。采用上述方案,挡块和连接块垂直连接进而使得连接块能够与压脚顺利的连接而挡块能够稳定的保持在竖直方向上进行隔挡,且连接的地方呈圆弧过渡设置,进而减少人员在操作的时候的划伤,使用的时候更加的安全。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块沿压脚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连通于缺口处以供包边的布条穿设的穿孔。采用上述方案,连接块沿着压脚的长度方向开设的穿孔连通于缺口,使得包边能够从穿孔内进行穿设,有序的进行布条的供给,通过穿孔的设置使得包边的布条能够顺利且稳定的向压脚的下方进行输送,使得操作的时候更加的稳定且方便。作为优选,所述穿孔设置有相互垂直连通的横槽和竖槽,所述竖槽靠近挡块的一侧平行于挡块设置,所述横槽平行于压脚的上表面。采用上述方案,穿孔包括的相互垂直连通的横槽和竖槽使得布条在横向和竖向上都能顺利的穿设摆放,避免包边布条的褶皱,使得横槽内穿设进入的部分平稳,进行缝合的时候稳定,且竖槽能够对布条进行限位,避免造成布条的弯折以及重复的缝合。作为优选,所述横槽圆弧连接于竖槽且所述横槽及竖槽的边沿处均呈圆弧过渡设置。采用上述方案,横槽和竖槽之间圆弧过渡且在边沿处均圆弧过渡设置,进而使得包边的布条在穿设的时候能够减少与隔挡件之间的摩擦,避免造成对布条的损坏。作为优选,所述竖槽的槽宽大于横槽的槽宽,且所述横槽沿着竖槽向压脚一侧呈槽宽逐渐减小设置。采用上述方案,竖槽的槽宽大于横槽的槽宽,且横槽由竖槽向压脚一侧槽宽逐渐减小,进而使得包边布条穿设在穿孔内时,在靠近缝纫针孔的位置能减少折叠褶皱,且竖槽处的槽宽大于横槽的设置使得包边布条能够在竖槽处有所折叠,便于不同长度的包边布条的穿设。作为优选,所述压脚远离压脚杆的一端向上圆弧弯折,所述缺口开设于弯折连接处。采用上述方案,压脚远离压脚杆一端向上圆弧弯折的设置,使得在准备工作的时候布料能够顺利的穿入压脚的下端进行缝合操作,且缺口开设于弯折连接处,使得压合的时候包边的布条能够顺利的进行传送进行缝合操作。作为优选,所述压脚于缺口边沿处由下表面至上圆弧倾斜形成有倒角面。采用上述方案,压脚在缺口处由下表面向上圆弧倾斜形成的倒角面能够进行引导处理,进而随着穿孔的引导,包边的布条能够顺利的进入压脚的下方,包边布条穿设的时候更加的快捷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在压脚一侧切刀能够在进行缝合的时候即同时对边缘多余的部分进行切除,提高操作的效率,且在压脚和切刀之间的隔挡件能够对包边的材料进行隔挡,避免包边的布条被切刀切除,同时利用机械结构直接进行隔挡代替人工手动的进行翻折操作,使用的时候整体更加的安全也更加的高效。附图说明图1为缝纫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缝纫机构的放大图;图3为压脚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体;2、压脚杆;3、压脚;31、缝纫针孔;32、缺口;33、倒角面;4、隔挡件;41、连接块;411、穿孔;4111、横槽;4112、竖槽;42、挡块;5、间隙;6、切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缝纫机构,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有设置在缝纫机机体1上的缝纫机构,缝纫机构包括有压脚杆2以及铰接在压脚杆2上的压脚3,还包括有设置在压脚3一侧直接进行切边操作的切刀6。如图2及图3所示,在压脚3的表面上开设有进行缝合操作的缝纫针孔31,压脚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隔挡件4,且隔挡件4和缝纫针孔31之间设置有用于供包边的布条穿设的缺口32,缺口32连通于压脚3的上下表面且沿着水平方向向切刀6一侧连通于压脚3的边沿开设,使得包边的布条被隔挡后能够顺利的进入压脚3的下方以进行缝合操作,进而实现布料在进行切边操作同时便捷高效的进行包边布条的缝合。如图2及图3所示,隔挡件4由连接块41和挡块42一体连接构成,且连接块41和挡块42之间相互垂直设置,连接块41沿着平行于压脚3上表面的方向固定连接在压脚3的一侧,挡块42则沿着压脚3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固定连接在连接块41的侧边,连接块41凸出于压脚3的侧边以使得挡块42和压脚3之间形成有供包边布条穿设间隙5。压脚3远离压脚杆2的一端圆弧向上翘起,且隔挡件4固定连接在压脚3远离压脚杆2的一端,缺口32则设置在圆弧弯折的地方,压脚3在缺口32边沿处由下表面至上圆弧倾斜形成有倒角面33,使得在压脚3的前端翘起的时候,需要被缝合的布料能够顺利的放置进入压脚3的下方,铰接的压脚3在压脚杆2被驱动提起的时候,进而使得压脚3的前端能够顺利的进行压合,以对需要进行缝合的布料进行抵接限位。如图2及图3所示,连接块41沿着压脚3的上表面方向开设有对包边的布条穿设并限位的穿孔411,且穿孔411包括有沿着平行于压脚3上表面方向的横槽4111阿和靠近挡块42的一侧且平行于挡块42表面方向的竖槽4112,竖槽4112和横槽4111之间保持竖直连通连接,且在连接处呈圆弧过渡设置,横槽4111和竖槽4112的边沿处均呈圆弧设置以减少对包边布条的磨损,且横槽4111的槽宽小于竖槽4112,并且横槽4111的槽宽由挡块42一侧向压脚3一侧呈逐渐减小设置,使得靠近缝纫针孔31位置处的包边布条穿设后能够顺利的进行缝合。操作步骤及工况:1、将需要缝合的布料从压脚3的下方进行穿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纫机构,包括压脚杆(2)、铰接于压脚杆(2)上的压脚(3)及开设于压脚(3)上的缝纫针孔(31),其特征是:所述压脚杆(2)的一侧竖直固定安装有用于切边的切刀(6),所述压脚(3)及切刀(6)之间固定安装有对包边的布条进行隔挡的隔挡件(4),所述隔挡件(4)固定连接于压脚(3)远离压脚杆(2)的一端,所述压脚(3)的侧壁与隔挡件(4)之间设有供布条穿设的间隙(5),所述压脚(3)靠近隔挡件(4)一侧的表面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缝纫针孔(31)与间隙(5)的缺口(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纫机构,包括压脚杆(2)、铰接于压脚杆(2)上的压脚(3)及开设于压脚(3)上的缝纫针孔(31),其特征是:所述压脚杆(2)的一侧竖直固定安装有用于切边的切刀(6),所述压脚(3)及切刀(6)之间固定安装有对包边的布条进行隔挡的隔挡件(4),所述隔挡件(4)固定连接于压脚(3)远离压脚杆(2)的一端,所述压脚(3)的侧壁与隔挡件(4)之间设有供布条穿设的间隙(5),所述压脚(3)靠近隔挡件(4)一侧的表面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缝纫针孔(31)与间隙(5)的缺口(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隔挡件(4)包括有连接于压脚(3)的连接块(41)、沿着压脚(3)的长度方向隔挡于所述压脚(3)及所述切刀(6)之间的挡块(42),所述连接块(41)与所述挡块(42)一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挡块(42)垂直连接于连接块(41)且连接处的边沿呈圆弧过渡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块(41)沿压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竺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长隆制衣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