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材喷淋冷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8735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1 0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材加工设备,具体涉及管材喷淋冷却箱。包括箱体、喷淋管,所述的箱体两端设置有用于管材穿过的缺口,箱体开设出水口,箱体内设置有自箱体进口端到出口端的载物台,喷淋管通过水泵与外界水源连通,喷淋管朝向载物台;所述载物台通过立柱与箱体内底部连接,载物台包括条状的弧形底板、延伸板、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置于条状的弧形底板两端,固定架上设置弧形滑槽,所述的延伸板分别设置于弧形底板外侧,延伸板两端通过固定件设置于固定架的弧形滑槽内,使延伸板沿弧形滑槽贴合弧形底板底面滑动,分别向弧形底板两侧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管材喷淋冷却的同时能够浸泡冷却,并且能根据管材尺寸调节冷却水空间,确保冷却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材喷淋冷却箱
本技术涉及管材加工设备,具体涉及管材喷淋冷却箱。
技术介绍
管材经过定径套的定经、初步冷却后,需要进一步进行冷却固化,一般采用喷淋冷却箱,管材穿过箱体时,采用喷淋水管喷淋并利用喷淋水浸泡冷却。在管材冷却时,管材接触到的水需要不断更新,以保持水的低温,确保使得冷却速度,因此承载管材浸泡用水的空间以刚好能浸泡水管为最佳,太多则不利于快速更新浸泡水,太少则浸泡不完全,都不利于管材的快速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管材喷淋冷却箱,解决现有的管材喷淋冷却箱的承载管材浸泡用水的空间不能调节,对于不同直径的管材冷却效果不能均达到最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管材喷淋冷却箱,包括箱体、喷淋管,所述的箱体两端设置有用于管材穿过的缺口,箱体开设出水口,箱体内设置有自箱体进口端到出口端的载物台,喷淋管通过水泵与外界水源连通,喷淋管朝向载物台;所述载物台通过立柱与箱体内底部连接,载物台包括条状的弧形底板、延伸板、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置于条状的弧形底板两端,固定架上设置弧形滑槽,所述的延伸板分别设置于弧形底板外侧,延伸板两端通过固定件设置于固定架的弧形滑槽内,使延伸板沿弧形滑槽贴合弧形底板底面滑动,分别向弧形底板两侧延伸。喷淋管对管材进行喷淋冷却,载物台用于承载喷淋管喷出的水,用于管材经过时对管材浸泡冷却。弧形底板以及延伸板共同决定了载物台的盛水空间,延伸板能向弧形底板两侧延伸,以调节载物台盛水空间,适应不同尺寸的管材,调节到刚好浸泡水管最佳,使浸泡水最快速的更新,利于水管的快速冷却。作为优选,所述的弧形底板两侧设置有向两侧延伸的防水橡胶片,所述的防水橡胶片与延伸板接触。弧形底板与延伸板之间可能存在缝隙,防水橡胶片能用于连接处的密封。作为优选,所述的弧形底板两侧下表面以及延伸板靠近弧形底板中心线的一侧的上表面设置有凸块。凸块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延伸板向两侧过度滑动,与弧形底板之间形成大缝隙。作为优选,所述的喷淋管数量为两个以上,相邻喷淋管之间间隔20cm以内。喷淋管除了起到喷淋的作用,还作为浸泡水使用,因此间距不宜太远,确保管材时刻与冷水接触浸泡,确保冷却速度。作为优选,所述的出水口通过制冷器与喷淋管连通的水源连接。将对管材冷却后的水重新制冷冷却回收,循环使用,节约用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能产生以下一种有益效果:本技术对管材喷淋冷却的同时能够浸泡冷却,并且能根据管材尺寸调节冷却水空间,确保冷却速度;本技术设置防水橡胶片能用于弧形底板与延伸板之间连接处的密封;本技术设置凸块限位,避免延伸板向两侧过度滑动,与弧形底板之间形成大缝隙;本技术将对管材冷却后的水重新制冷冷却回收,循环使用,节约用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载物台端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载物台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图2、图3示出了此种管材喷淋冷却箱的结构,下面结合图例列举几个实施例。实施例1:管材喷淋冷却箱,包括箱体1、喷淋管2,所述的箱体1两端设置有用于管材穿过的缺口,箱体1开设出水口,箱体1内设置有自箱体1进口端到出口端的载物台3,喷淋管2通过水泵与外界水源连通,喷淋管2朝向载物台3;所述载物台3通过立柱与箱体1内底部连接,载物台3包括条状的弧形底板4、延伸板5、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设置于条状的弧形底板4两端,固定架6上设置弧形滑槽,所述的延伸板5分别设置于弧形底板4外侧,延伸板5两端通过固定件设置于固定架6的弧形滑槽内,使延伸板5沿弧形滑槽贴合弧形底板4底面滑动,分别向弧形底板4两侧延伸。喷淋管2对管材进行喷淋冷却,载物台3用于承载喷淋管2喷出的水,用于管材经过时对管材浸泡冷却。弧形底板4以及延伸板5共同决定了载物台3的盛水空间,延伸板5能向弧形底板4两侧延伸,以调节载物台3盛水空间,适应不同尺寸的管材,调节到刚好浸泡水管最佳,使浸泡水最快速的更新,利于水管的快速冷却。实施例2:管材喷淋冷却箱,包括箱体1、喷淋管2,所述的箱体1两端设置有用于管材穿过的缺口,箱体1开设出水口,箱体1内设置有自箱体1进口端到出口端的载物台3,喷淋管2通过水泵与外界水源连通,喷淋管2朝向载物台3;所述载物台3通过立柱与箱体1内底部连接,载物台3包括条状的弧形底板4、延伸板5、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设置于条状的弧形底板4两端,固定架6上设置弧形滑槽,所述的延伸板5分别设置于弧形底板4外侧,延伸板5两端通过固定件设置于固定架6的弧形滑槽内,使延伸板5沿弧形滑槽贴合弧形底板4底面滑动,分别向弧形底板4两侧延伸。弧形底板4两侧设置有向两侧延伸的防水橡胶片7,所述的防水橡胶片7与延伸板5接触。弧形底板4与延伸板5之间可能存在缝隙,防水橡胶片7能用于连接处的密封。喷淋管2对管材进行喷淋冷却,载物台3用于承载喷淋管2喷出的水,用于管材经过时对管材浸泡冷却。弧形底板4以及延伸板5共同决定了载物台3的盛水空间,延伸板5能向弧形底板4两侧延伸,以调节载物台3盛水空间,适应不同尺寸的管材,调节到刚好浸泡水管最佳,使浸泡水最快速的更新,利于水管的快速冷却。实施例3:管材喷淋冷却箱,包括箱体1、喷淋管2,所述的箱体1两端设置有用于管材穿过的缺口,箱体1开设出水口,箱体1内设置有自箱体1进口端到出口端的载物台3,喷淋管2通过水泵与外界水源连通,喷淋管2朝向载物台3;所述载物台3通过立柱与箱体1内底部连接,载物台3包括条状的弧形底板4、延伸板5、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设置于条状的弧形底板4两端,固定架6上设置弧形滑槽,所述的延伸板5分别设置于弧形底板4外侧,延伸板5两端通过固定件设置于固定架6的弧形滑槽内,使延伸板5沿弧形滑槽贴合弧形底板4底面滑动,分别向弧形底板4两侧延伸。弧形底板4两侧设置有向两侧延伸的防水橡胶片7,所述的防水橡胶片7与延伸板5接触。弧形底板4与延伸板5之间可能存在缝隙,防水橡胶片7能用于连接处的密封。弧形底板4两侧下表面以及延伸板5靠近弧形底板4中心线的一侧的上表面设置有凸块8。凸块8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延伸板5向两侧过度滑动,与弧形底板4之间形成大缝隙。喷淋管2对管材进行喷淋冷却,载物台3用于承载喷淋管2喷出的水,用于管材经过时对管材浸泡冷却。弧形底板4以及延伸板5共同决定了载物台3的盛水空间,延伸板5能向弧形底板4两侧延伸,以调节载物台3盛水空间,适应不同尺寸的管材,调节到刚好浸泡水管最佳,使浸泡水最快速的更新,利于水管的快速冷却。实施例4:管材喷淋冷却箱,包括箱体1、喷淋管2,所述的箱体1两端设置有用于管材穿过的缺口,箱体1开设出水口,箱体1内设置有自箱体1进口端到出口端的载物台3,喷淋管2通过水泵与外界水源连通,喷淋管2朝向载物台3;喷淋管2数量为两个以上,相邻喷淋管2之间间隔15cm。喷淋管2除了起到喷淋的作用,还作为浸泡水使用,因此间距不宜太远,确保管材时刻与冷水接触浸泡,确保冷却速度。所述载物台3通过立柱与箱体1内底部连接,载物台3包括条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管材喷淋冷却箱,包括箱体(1)、喷淋管(2),所述的箱体(1)两端设置有用于管材穿过的缺口,箱体(1)开设出水口,箱体(1)内设置有自箱体(1)进口端到出口端的载物台(3),喷淋管(2)通过水泵与外界水源连通,喷淋管(2)朝向载物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3)通过立柱与箱体(1)内底部连接,载物台(3)包括条状的弧形底板(4)、延伸板(5)、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设置于条状的弧形底板(4)两端,固定架(6)上设置弧形滑槽,所述的延伸板(5)分别设置于弧形底板(4)外侧,延伸板(5)两端通过固定件设置于固定架(6)的弧形滑槽内,使延伸板(5)沿弧形滑槽贴合弧形底板(4)底面滑动,分别向弧形底板(4)两侧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管材喷淋冷却箱,包括箱体(1)、喷淋管(2),所述的箱体(1)两端设置有用于管材穿过的缺口,箱体(1)开设出水口,箱体(1)内设置有自箱体(1)进口端到出口端的载物台(3),喷淋管(2)通过水泵与外界水源连通,喷淋管(2)朝向载物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3)通过立柱与箱体(1)内底部连接,载物台(3)包括条状的弧形底板(4)、延伸板(5)、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设置于条状的弧形底板(4)两端,固定架(6)上设置弧形滑槽,所述的延伸板(5)分别设置于弧形底板(4)外侧,延伸板(5)两端通过固定件设置于固定架(6)的弧形滑槽内,使延伸板(5)沿弧形滑槽贴合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甘霖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