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背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8727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1 0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背光源,包括电源模块、PFC电路和LED驱动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PFC电路、LED驱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PFC电路与所述LED驱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输入电路、电源控制电路、电源负反馈电路、音频电压电路、12V输出电路和5V输出电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电路、电源负反馈电路、音频电压电路、12V输出电路、5V输出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电路与所述PFC电路电性连接;所述12V输出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负反馈电路、LED驱动模块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源模块采用待机转换功能电路,通过选用超低待机功耗的管理芯片,在待机状态时以跳频的方式减小待机功耗配合无放电电阻的外围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背光源
本技术涉及到LED背光源
,尤其涉及到一种液晶电视用LED背光源。
技术介绍
随着液晶电视消费需求的增长,液晶显示用LED背光源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正在成为平板电视产业中的主导产品技术。目前液晶电视的待机功耗过高,本设计的电源模块采用待机转换功能电路,实现其超低待机功耗。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LED背光源,解决的上述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LED背光源,包括电源模块、PFC电路和LED驱动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PFC电路、LED驱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PFC电路与所述LED驱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输入电路、电源控制电路、电源负反馈电路、音频电压电路、12V输出电路和5V输出电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电路、电源负反馈电路、音频电压电路、12V输出电路、5V输出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电路与所述PFC电路电性连接;所述12V输出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负反馈电路、LED驱动模块电性连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源输入电路包括热敏电阻RT101、湿敏电阻RV101、共模电感L101-L102、电容C101-C107、熔断丝F101和整流桥堆VB101;交流电源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热敏电阻RT101的第一端、所述湿敏电阻RV101的第一端连接;交流电源的第二端与所述熔断丝F10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熔断丝F10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湿敏电阻RV101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101的第二端、所述共模电感L101的第3端连接;所述热敏电阻RT10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101的第一端、所述共模电感L101的第1端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101的第2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102、C104的第一端、所述共模电感L102的第1端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101的第4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104、C105的第二端、所述共模电感L102的第3端连接;所述电容C102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105的第一端均接地;所述共模电感L102的第2端分别与所述整流桥堆VB101的第一交流输入端、所述电容C10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102的第4端分别与所述整流桥堆VB101的第二交流输入端、所述电容C10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容C103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整流桥堆VB101的正极、所述电容C10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桥堆VB101的负极、所述电容C106-C107的第二端均接地。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04-R115、电容C108-C115、二极管VD101-VD105、稳压二极管VZ101-VZ102、三极管V101-V102、集成电路N101-N102和变压器T101;所述电容C107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VD101的正极连接;所述电容C103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VD102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D101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10-R111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10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VD102的负极连接;所述电容C110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11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113与所述电阻R11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4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114的第一端、所述稳压二极管VZ101的负极、所述三极管V101的基极连接;所述电容C114的第二端、所述稳压二极管VZ101的正极均接地;所述三极管V10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容C11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V101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111-C112的第一端、所述集成电路N101的第6管脚连接;所述电容C111-C112的第二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110的第二端与所述集成电路N101的第8管脚连接;所述集成电路N101的第5管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104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VD103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D103的正极与所述电阻R10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5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04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107的第一端、所述稳压二极管VZ102的负极、所述三极管V102的栅极连接;所述三极管V102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07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109的第一端、所述稳压二极管VZ102的正极、所述电阻R11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5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109的第二端与所述集成电路N101的第3管脚连接;所述集成电路N101的第1管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106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08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6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108的第二端均接地;所述三极管V102的漏极分别与所述二极管VD4的正极、所述变压器T101初级线圈的第2抽头连接;所述二极管VD4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08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109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01初级线圈的第1抽头分别与所述电阻R108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09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01初级线圈的第3抽头与所述电阻R11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2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VD105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D105的负极与所述电容C11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01初级线圈的第4抽头、所述电容C113的第二端均接地;所述集成电路N101的第2管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115的第一端、所述集成电路N102的第1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N101的第4管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115的第二端、所述集成电路N102的第2端均接地;所述集成电路N101的型号为NCP1246;所述集成电路N102为光耦。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源负反馈电路包括电阻R133-R144、电容C134-C138、二极管VD111-VD112、三极管V107-V110和集成电路N103-N104;所述集成电路N102的第3端与所述电阻R13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33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35、R143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134的第一端、所述三极管V108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V108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34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3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N102的第4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35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136-C137的第一端、所述集成电路N103的第3端连接;所述电容C137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138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V108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3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36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136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138的第二端、所述集成电路N103的第1端、所述电阻R14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N103的第2端、所述电阻R141的第二端均接地;所述集成电路N104的第2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VD111-VD112的负极、所述三极管V109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V107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34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13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V107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135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3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V107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32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35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13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32的第二端、所述二极管VD111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V109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39-R140的第一端、所述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PFC电路和LED驱动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PFC电路、LED驱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PFC电路与所述LED驱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输入电路、电源控制电路、电源负反馈电路、音频电压电路、12V输出电路和5V输出电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电路、电源负反馈电路、音频电压电路、12V输出电路、5V输出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电路与所述PFC电路电性连接;所述12V输出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负反馈电路、LED驱动模块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PFC电路和LED驱动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PFC电路、LED驱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PFC电路与所述LED驱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输入电路、电源控制电路、电源负反馈电路、音频电压电路、12V输出电路和5V输出电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电路、电源负反馈电路、音频电压电路、12V输出电路、5V输出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电路与所述PFC电路电性连接;所述12V输出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负反馈电路、LED驱动模块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入电路包括热敏电阻RT101、湿敏电阻RV101、共模电感L101-L102、电容C101-C107、熔断丝F101和整流桥堆VB101;交流电源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热敏电阻RT101的第一端、所述湿敏电阻RV101的第一端连接;交流电源的第二端与所述熔断丝F10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熔断丝F10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湿敏电阻RV101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101的第二端、所述共模电感L101的第3端连接;所述热敏电阻RT10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101的第一端、所述共模电感L101的第1端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101的第2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102、C104的第一端、所述共模电感L102的第1端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101的第4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104、C105的第二端、所述共模电感L102的第3端连接;所述电容C102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105的第一端均接地;所述共模电感L102的第2端分别与所述整流桥堆VB101的第一交流输入端、所述电容C10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102的第4端分别与所述整流桥堆VB101的第二交流输入端、所述电容C10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容C103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整流桥堆VB101的正极、所述电容C10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桥堆VB101的负极、所述电容C106-C107的第二端均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04-R115、电容C108-C115、二极管VD101-VD105、稳压二极管VZ101-VZ102、三极管V101-V102、集成电路N101-N102和变压器T101;所述电容C107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VD101的正极连接;所述电容C103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VD102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D101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10-R111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10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VD102的负极连接;所述电容C110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11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113与所述电阻R11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4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114的第一端、所述稳压二极管VZ101的负极、所述三极管V101的基极连接;所述电容C114的第二端、所述稳压二极管VZ101的正极均接地;所述三极管V10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容C11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V101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111-C112的第一端、所述集成电路N101的第6管脚连接;所述电容C111-C112的第二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110的第二端与所述集成电路N101的第8管脚连接;所述集成电路N101的第5管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104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VD103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D103的正极与所述电阻R10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5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04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107的第一端、所述稳压二极管VZ102的负极、所述三极管V102的栅极连接;所述三极管V102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07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109的第一端、所述稳压二极管VZ102的正极、所述电阻R11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5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109的第二端与所述集成电路N101的第3管脚连接;所述集成电路N101的第1管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106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08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6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108的第二端均接地;所述三极管V102的漏极分别与所述二极管VD4的正极、所述变压器T101初级线圈的第2抽头连接;所述二极管VD4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08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109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01初级线圈的第1抽头分别与所述电阻R108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09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01初级线圈的第3抽头与所述电阻R11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2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VD105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D105的负极与所述电容C11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01初级线圈的第4抽头、所述电容C113的第二端均接地;所述集成电路N101的第2管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115的第一端、所述集成电路N102的第1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N101的第4管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115的第二端、所述集成电路N102的第2端均接地;所述集成电路N101的型号为NCP1246;所述集成电路N102为光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负反馈电路包括电阻R133-R144、电容C134-C138、二极管VD111-VD112、三极管V107-V110和集成电路N103-N104;所述集成电路N102的第3端与所述电阻R13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33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35、R143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134的第一端、所述三极管V108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V108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34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3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N102的第4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35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136-C137的第一端、所述集成电路N103的第3端连接;所述电容C137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138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V108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36的第一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宏利超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