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板凸包成型防变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8452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0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板凸包成型防变形结构,包括上模组件101,下模组件102,所述上模组件101包括上模座1011,上垫板1012,上夹板1013,卸料垫板1014,卸料板1015;所述下模组件102包括下模板1021,下垫板1022,下模座1023;所述上模座1011,上垫板1012,上夹板1013,卸料垫板1014,卸料板1015,下模板1021,下垫板1022,下模座1023自上至下依次平行排列;所述上模组件101还包括上弹簧1,上顶杆2,成型凹模3,卸料块4;所述下模组件102还包括卸料上层块5,卸料下层块6,成型凸模7,卸料顶杆8,下弹簧9;这样产品在成形时,材料几乎无走动,这样就可以避免产品因材料的走动引起的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板凸包成型防变形结构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的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板凸包成型防变形结构。
技术介绍
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压件的质量、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等,与模具设计和制造有直接关系。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用于将待加工产品的形状冲压出来的模具称为成型模,成型是模具工艺里面的一个重要步骤,绝大多数产品都需要形成其最终的形状,所以成型模在所有模具行业有着重要的地位。模具一般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和下模,也称为公模和母模或者凸模和凹模,其中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待加工产品的型腔。已公开中国技术专利,公开号:CN206535929U,专利名称:一种凸包成型冲压模具,申请日:20161227,其公开了一种凸包成型冲压模具,其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设有用于成型凸包的凹腔和所述下模设有用于成型凸包的凸台,其特征是,上模的凹腔开设有至少一个上透气孔,下模的凸台开设有至少一个下透气孔,工作过程中,当上模下落并与下模组合成型凸包时,上模与产品之间的气体会从上透气孔排出,下模与产品之间的气体会从下透气孔排出,进而使上模、产品和下模紧密贴合时型腔内不会存在多余气体,进而成型的凸包不会产生气泡和产生应力,降低不良产品的产生,解决了以往产品成型质量不好的问题。很多产品上都有凸包成形要求,对于凸包深度较深或产品斜排时,凸包成形过程中极易出现材料走动,致使产品变形的现象。通过此结构的应用,可以极大的减轻或避免凸包成形过程中材料的走动,防止产品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减轻或避免凸包成形过程中材料的走动,防止产品变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板凸包成型防变形结构,包括上模组件101,下模组件10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101包括上模座1011,上垫板1012,上夹板1013,卸料垫板1014,卸料板1015;所述下模组件102包括下模板1021,下垫板1022,下模座1023;所述上模座1011,上垫板1012,上夹板1013,卸料垫板1014,卸料板1015,下模板1021,下垫板1022,下模座1023自上至下依次平行排列;所述上模组件101还包括上弹簧1,上顶杆2,成型凹模3,卸料块4;所述下模组件102还包括卸料上层块5,卸料下层块6,成型凸模7,卸料顶杆8,下弹簧9;所述成型凹模3还包括上压盖31,上压筋32;所述上压盖31呈向外延伸的楔形面,其垂直向截面为等腰梯形,内嵌入所述成型凹模3,外围在所述卸料块4的外表面,所述上压盖31水平向截面积最小端接触所述卸料块4的外表面;所述上压筋32外接在所述上压盖31水平向截面积最大端的边缘;所述卸料上层块5还包括下压座51,下压筋52;所述下压座51呈向上凸起的楔形凸起;所述下压座51与所述上压盖31相匹配;所述下压筋52外接在所述下压座51的底部边缘;所述下压筋52与上压筋32相匹配。优选的,所述上弹簧1底端固定在所述上模座1011里,穿过所述上模座1011和上垫板1012,顶端接触所述上垫板1012和上夹板1013的接触面;所述上顶杆2的一端连接所述上弹簧1的顶端,穿过所述上夹板1013和所述卸料垫板1014;另一端延伸入所述成型凹模3内,并接触所述卸料块4的上表面;所述卸料块4内置在所述成型凹模3内部。优选的,所述下弹簧9的底端固定在所述下模座1023里,穿过所述下模座1023,顶端接触所述下模座1023与下垫板1022的接触面;所述卸料顶杆8一端连接所述下弹簧9的顶端,穿过所述下垫板1022,另一端延伸如所述下模板1021内,穿过所述卸料下层块6,并接触所述卸料上层块5的下表面;所述卸料下层块6的下表面接触所述下模板1021和下垫板1022的接触面;所述成型凸模7内嵌在所述卸料上层块5和卸料下层块6内。优选的,所述成型凸模7的底部固定在所述下模板1021和所述下垫板1022的接触面;顶端还包括一个向上延伸的楔形凸台71;所述楔形凸台71与所述下压座51相匹配。优选的,所述卸料块4的水平截面积小于所述成型凹模3的水平截面积。优选的,所述成型凸模7的水平截面积小于所述卸料上层块5的水平截面积。优选的,所述卸料上层块5的水平截面积小于所述卸料下层块6的水平截面积。一般的凸包成形结构,在凸包成形过程中很难控制材料的流动,从而很容易使产品出现变形的情况。此结构通过在成形凹模及卸料上层块中追加锥形压筋,使产品在成形前,成形凹模及卸料上层块上的压筋先行咬入产品中,将材料紧紧的咬合死,这样产品在成形时,材料几乎无走动,这样就可以避免产品因材料的走动引起的变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未冲压时结构示意图;图2为上压盖结构示意图;图3为下压座结构示意图;图4为被冲压零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弹簧;2.上顶杆;3.成型凹模;31.上压盖,32.上压筋;4.卸料块;5.卸料上层块;51.下压座,52.下压筋;6.卸料下层块;7.成型凸模;71.楔形凸台;8.卸料顶杆;9.下弹簧;101.上模组件;1011.上模座,1012.上垫板,1013.上夹板,1014.卸料垫板,1015.卸料板;102.下模组件;1021.下模板,1022.下垫板,1023.下模座;103.成型块。具体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板凸包成型防变形结构,包括上模组件101,下模组件10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101包括上模座1011,上垫板1012,上夹板1013,卸料垫板1014,卸料板1015;所述下模组件102包括下模板1021,下垫板1022,下模座1023;所述上模座1011,上垫板1012,上夹板1013,卸料垫板1014,卸料板1015,下模板1021,下垫板1022,下模座1023自上至下依次平行排列;所述上模组件101还包括上弹簧1,上顶杆2,成型凹模3,卸料块4;所述下模组件102还包括卸料上层块5,卸料下层块6,成型凸模7,卸料顶杆8,下弹簧9;所述成型凹模3还包括上压盖31,上压筋32;所述上压盖31呈向外延伸的楔形面,其垂直向截面为等腰梯形,内嵌入所述成型凹模3,外围在所述卸料块4的外表面,所述上压盖31水平向截面积最小端接触所述卸料块4的外表面;所述上压筋32外接在所述上压盖31水平向截面积最大端的边缘;所述卸料上层块5还包括下压座51,下压筋52;所述下压座51呈向上凸起的楔形凸起;所述下压座51与所述上压盖31相匹配;所述下压筋52外接在所述下压座51的底部边缘;所述下压筋52与上压筋32相匹配。所述下压筋52与上压筋32相匹配可以更好地卡柱被冲压零件,防止零件应为跑位而生产出废品。优选的,所述上弹簧1底端固定在所述上模座1011里,穿过所述上模座1011和上垫板1012,顶端接触所述上垫板1012和上夹板1013的接触面;所述上顶杆2的一端连接所述上弹簧1的顶端,穿过所述上夹板1013和所述卸料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板凸包成型防变形结构,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1011),上垫板(1012),上夹板(1013),卸料垫板(1014),卸料板(1015);所述下模组件(102)包括下模板(1021),下垫板(1022),下模座(1023);所述上模座(1011),上垫板(1012),上夹板(1013),卸料垫板(1014),卸料板(1015),下模板(1021),下垫板(1022),下模座(1023)自上至下依次平行排列;所述上模组件(101)还包括上弹簧(1),上顶杆(2),成型凹模(3),卸料块(4);所述下模组件(102)还包括卸料上层块(5),卸料下层块(6),成型凸模(7),卸料顶杆(8),下弹簧(9);所述成型凹模(3)还包括上压盖(31),上压筋(32);所述上压盖(31)呈向外延伸的楔形面,其垂直向截面为等腰梯形,内嵌入所述成型凹模(3),外围在所述卸料块(4)的外表面,所述上压盖(31)水平向截面积最小端接触所述卸料块(4)的外表面;所述上压筋(32)外接在所述上压盖(31)水平向截面积最大端的边缘;所述卸料上层块(5)还包括下压座(51),下压筋(52);所述下压座(51)呈向上凸起的楔形凸起;所述下压座(51)与所述上压盖(31)相匹配;所述下压筋(52)外接在所述下压座(51)的底部边缘;所述下压筋(52)与上压筋(32)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板凸包成型防变形结构,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1011),上垫板(1012),上夹板(1013),卸料垫板(1014),卸料板(1015);所述下模组件(102)包括下模板(1021),下垫板(1022),下模座(1023);所述上模座(1011),上垫板(1012),上夹板(1013),卸料垫板(1014),卸料板(1015),下模板(1021),下垫板(1022),下模座(1023)自上至下依次平行排列;所述上模组件(101)还包括上弹簧(1),上顶杆(2),成型凹模(3),卸料块(4);所述下模组件(102)还包括卸料上层块(5),卸料下层块(6),成型凸模(7),卸料顶杆(8),下弹簧(9);所述成型凹模(3)还包括上压盖(31),上压筋(32);所述上压盖(31)呈向外延伸的楔形面,其垂直向截面为等腰梯形,内嵌入所述成型凹模(3),外围在所述卸料块(4)的外表面,所述上压盖(31)水平向截面积最小端接触所述卸料块(4)的外表面;所述上压筋(32)外接在所述上压盖(31)水平向截面积最大端的边缘;所述卸料上层块(5)还包括下压座(51),下压筋(52);所述下压座(51)呈向上凸起的楔形凸起;所述下压座(51)与所述上压盖(31)相匹配;所述下压筋(52)外接在所述下压座(51)的底部边缘;所述下压筋(52)与上压筋(32)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板凸包成型防变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弹簧(1)底端固定在所述上模座(1011)里,穿过所述上模座(1011)和上垫板(1012),顶端接触所述上垫板(1012)和上夹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生权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有为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