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计算机硬盘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8434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0 23:44
一种计算机硬盘减震装置,包括外壳、硬盘安装壳、减震装置、固定片、壳盖、橡胶垫、把手、螺丝、风扇、金属网,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缓冲柱、永磁铁a、弹簧、永磁铁b,所述硬盘安装壳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与所述硬盘安装壳通过所述减震装置连接,所述固定片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都十分方便,外壳和硬盘安装壳通过减震装置中的弹簧弹力和磁性斥力双重缓冲来进行减震,减震效果明显,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通风性良好,方便硬盘的散热,风扇可以加快外壳内的空气流动,还能对金属网进行快速散热,使得整体温度迅速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硬盘减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配件
,具体为一种计算机硬盘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硬盘是计算机上使用坚硬的旋转盘片为基础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硬盘是十分精密的存储设备,在进行读写操作时,磁头在盘片表面的浮动高度只有几微米,即使在不工作的时候,磁头与盘片也是接触的。硬盘在工作时,一旦发生较大的震动,就容易造成磁头与资料区相撞击,导致盘片资料区损坏或刮伤磁盘,丢失硬盘内所储存的文件数据。因此,对计算机的硬盘进行减震变得非常必要。传统的硬盘减震装置只能对计算机的硬盘在一个方向上进行减震。而硬盘通常是受到外界多个方向上的震动,传统的单一方向上对硬盘进行减震的硬盘减震装置并不适应此种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硬盘内部文件数据的丢失,降低了硬盘使用的安全性。并且传统的硬盘减震装置由于减震结构的设置比较复杂,导致硬盘的散热功能大幅缩减,减少了硬盘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硬盘减震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实际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硬盘减震装置,包括外壳、硬盘安装壳、减震装置、固定片、壳盖、橡胶垫、把手、螺丝、风扇、金属网,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缓冲柱、永磁铁a、弹簧、永磁铁b,所述硬盘安装壳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与所述硬盘安装壳通过所述减震装置连接,所述固定片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两侧,所述壳盖设置于外壳的上方且一端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所述橡胶垫设置于所述壳盖的下方,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壳盖的上方,所述壳盖一端与所述外壳的左侧通过所述螺丝连接,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下方,所述金属网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下方,所述永磁铁a设置于所述缓冲柱的下端,所述永磁铁b设置于所述永磁铁a的正下方的外壳的内壁上,所述永磁铁a和所述永磁铁b通过所述弹簧连接。优选的,所述永磁铁a和所述永磁铁b的相对面的磁极相同。优选的,所述外壳底壁上设有与所述缓冲柱配合使用的限位结构。优选的,所述外壳、所述硬盘安装壳和所述壳盖上都设有通风孔。优选的,所述硬盘安装壳两侧上端设有与所述橡胶垫配合使用的按压板。(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硬盘减震装置,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都十分方便,外壳和硬盘安装壳通过减震装置中的弹簧弹力和磁性斥力双重缓冲来进行减震,减震效果明显,而且本技术整体通风性良好,方便硬盘的散热,风扇可以加快外壳内的空气流动,还能对金属网进行快速散热,使得整体温度迅速降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减震装置结构剖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外壳、2-硬盘安装壳、3-减震装置、4-固定片、5-壳盖、6-橡胶垫、7-把手、8-螺丝、9-风扇、10-金属网,301-缓冲柱、302-永磁铁a、303-弹簧、304-永磁铁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硬盘减震装置,包括外壳1、硬盘安装壳2、减震装置3、固定片4、壳盖5、橡胶垫6、把手7、螺丝8、风扇9、金属网10,减震装置3包括缓冲柱301、永磁铁a302、弹簧303、永磁铁b304,硬盘安装壳2设置于外壳1的内部,外壳1与硬盘安装壳2通过减震装置3连接,固定片4设置于外壳1的两侧,壳盖5设置于外壳1的上方且一端与外壳1转动连接,橡胶垫6设置于壳盖5的下方,把手7设置于壳盖5的上方,壳盖5一端与外壳1的左侧通过螺丝8连接,风扇9设置于外壳1的下方,金属网10设置于外壳1的下方,永磁铁a302设置于缓冲柱301的下端,永磁铁b304设置于永磁铁a302的正下方的外壳1的内壁上,永磁铁a302和永磁铁b304通过弹簧303连接,永磁铁a302和永磁铁b304的相对面的磁极相同,外壳1底壁上设有与缓冲柱301配合使用的限位结构,外壳1、硬盘安装壳2和壳盖5上都设有通风孔,硬盘安装壳2两侧上端设有与橡胶垫6配合使用的按压板,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将硬盘放置在硬盘安装壳2进行安装,盖上壳盖5,再拧上螺丝8固定住壳盖5,再通过固定片4将整个壳体安装在机箱内,其中硬盘安装壳2的上下两端都是镂空的,主要是方便数据线与硬盘的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都十分方便,外壳1和硬盘安装壳2通过减震装置3中的弹簧弹力和磁性斥力双重缓冲来进行减震,减震效果明显,而且本技术整体通风性良好,方便硬盘的散热,风扇9可以加快外壳1内的空气流动,还能对金属网10进行快速散热,使得整体温度迅速降低。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硬盘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硬盘安装壳(2)、减震装置(3)、固定片(4)、壳盖(5)、橡胶垫(6)、把手(7)、螺丝(8)、风扇(9)、金属网(10),所述减震装置(3)包括缓冲柱(301)、永磁铁a(302)、弹簧(303)、永磁铁b(304),所述硬盘安装壳(2)设置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所述外壳(1)与所述硬盘安装壳(2)通过所述减震装置(3)连接,所述固定片(4)设置于所述外壳(1)的两侧,所述壳盖(5)设置于外壳(1)的上方且一端与所述外壳(1)转动连接,所述橡胶垫(6)设置于所述壳盖(5)的下方,所述把手(7)设置于所述壳盖(5)的上方,所述壳盖(5)一端与所述外壳(1)的左侧通过所述螺丝(8)连接,所述风扇(9)设置于所述外壳(1)的下方,所述金属网(10)设置于所述外壳(1)的下方,所述永磁铁a(302)设置于所述缓冲柱(301)的下端,所述永磁铁b(304)设置于所述永磁铁a(302)的正下方的外壳(1)的内壁上,所述永磁铁a(302)和所述永磁铁b(304)通过所述弹簧(30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硬盘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硬盘安装壳(2)、减震装置(3)、固定片(4)、壳盖(5)、橡胶垫(6)、把手(7)、螺丝(8)、风扇(9)、金属网(10),所述减震装置(3)包括缓冲柱(301)、永磁铁a(302)、弹簧(303)、永磁铁b(304),所述硬盘安装壳(2)设置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所述外壳(1)与所述硬盘安装壳(2)通过所述减震装置(3)连接,所述固定片(4)设置于所述外壳(1)的两侧,所述壳盖(5)设置于外壳(1)的上方且一端与所述外壳(1)转动连接,所述橡胶垫(6)设置于所述壳盖(5)的下方,所述把手(7)设置于所述壳盖(5)的上方,所述壳盖(5)一端与所述外壳(1)的左侧通过所述螺丝(8)连接,所述风扇(9)设置于所述外壳(1)的下方,所述金属网(10)设置于所述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淑丹
申请(专利权)人:贺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