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蚀刻模转印导光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837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0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蚀刻模转印导光板,包括有转印膜片、导光板主体、增光膜以及微透镜膜;该转印膜片由蚀刻模转印形成,其包括有PP基材层、反射层和导光微结构层,该反射层叠设在PP基材层的表面,该导光微结构层叠设在反射层的表面上;该导光板主体叠设在导光微结构层的表面上,导光板主体的周侧面为入光面,该入光面上叠设有滤光层;该增光膜贴覆在导光板主体的表面上,该微透镜膜贴覆在增光膜的表面上。通过设置有转印膜片,转印膜片由蚀刻模转印形成,并采用PP基材层,使得本产品韧性好,不易断裂;同时,配合设置反射层、导光微结构层、增光膜和微透镜膜,实现了均匀高亮发光,完全满足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蚀刻模转印导光板
本技术涉及导光板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蚀刻模转印导光板。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发展,液晶显示设备在人类活动中起到来越来越多的作用,比如手机、电视、PC显示器、车载显示、医疗显示等多个行业。在液晶显示领域中,由于常规光源无法获得合适液晶的均匀面光源,一般在薄型显示中会使用导光板作为提供给液晶面板均匀光源的核心部件。然而,目前导光板脆性较大,容易断裂,并且无法实现均匀高亮发光,不能满足使用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导光板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蚀刻模转印导光板,其不易断裂,并可实现均匀高亮发光,完全满足使用的需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蚀刻模转印导光板,包括有转印膜片、导光板主体、增光膜以及微透镜膜;该转印膜片由蚀刻模转印形成,其包括有PP基材层、反射层和导光微结构层,该反射层叠设在PP基材层的表面,该导光微结构层叠设在反射层的表面上;该导光板主体叠设在导光微结构层的表面上,导光板主体的周侧面为入光面,该入光面上叠设有滤光层;该增光膜贴覆在导光板主体的表面上,该微透镜膜贴覆在增光膜的表面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光板主体包括有采用PS材质模内复合挤出为一体的PS扩散板主体、第一PS扩散层和第二PS扩散层;第一PS扩散层叠设于PS扩散板主体的上表面,第二PS扩散层叠设于PS扩散板主体的下表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PS扩散层内均匀排布镶嵌有可增加扩散效果的第一光扩散粒子,该第二PS扩散层内均匀排布镶嵌有可增加扩散效果的第二光扩散粒子。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滤光层内均匀排布镶嵌有滤蓝光粒子。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反射层为镀银金属层。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设置有转印膜片,转印膜片由蚀刻模转印形成,并采用PP基材层,使得本产品韧性好,不易断裂;同时,配合设置反射层、导光微结构层、增光膜和微透镜膜,实现了均匀高亮发光,完全满足使用的需要。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附图标识说明:10、转印膜片11、PP基材层12、反射层13、导光微结构层20、导光板主体21、PS扩散板主体22、第一PS扩散层221、第一光扩散粒子23、第二PS扩散层231、第二光扩散粒子201、入光面30、增光膜40、微透镜膜50、滤光层51、滤蓝光粒子。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转印膜片10、导光板主体20、增光膜30以及微透镜膜40。该转印膜片10由蚀刻模转印形成,其包括有PP基材层11、反射层12和导光微结构层13,该反射层12叠设在PP基材层11的表面,该导光微结构层13叠设在反射层12的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层12为镀银金属层。该导光板主体20叠设在导光微结构层13的表面上,导光板主体20的周侧面为入光面201,该入光面201上叠设有滤光层50;具体而言,所述导光板主体20包括有采用PS材质模内复合挤出为一体的PS扩散板主体21、第一PS扩散层22和第二PS扩散层23;第一PS扩散层22叠设于PS扩散板主体21的上表面,第二PS扩散层23叠设于PS扩散板主体21的下表面,并且,所述第一PS扩散层22内均匀排布镶嵌有可增加扩散效果的第一光扩散粒子221,该第二PS扩散层23内均匀排布镶嵌有可增加扩散效果的第二光扩散粒子231。所述滤光层50内均匀排布镶嵌有滤蓝光粒子51,以阻挡对于眼睛有害的蓝光(约波长380-450nm),减低促成人体眼睛组织细胞的自由基活化,避免引起视网膜或水晶体的细胞坏死以及黄斑部退化或白内障。该增光膜30贴覆在导光板主体20的表面上,该微透镜膜40贴覆在增光膜30的表面上。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光源(图中未示)位于滤光层50的外侧,光源产生的灯光透过滤光层50过滤后,从入光面201进入导光板主体20内,然后在反射层12和导光微结构层13的配合作用下向上射出,然后,经过依次透过增光膜30以及微透镜膜40后均匀射出。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设置有转印膜片,转印膜片由蚀刻模转印形成,并采用PP基材层,使得本产品韧性好,不易断裂;同时,配合设置反射层、导光微结构层、增光膜和微透镜膜,实现了均匀高亮发光,完全满足使用的需要。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蚀刻模转印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转印膜片、导光板主体、增光膜以及微透镜膜;该转印膜片由蚀刻模转印形成,其包括有PP基材层、反射层和导光微结构层,该反射层叠设在PP基材层的表面,该导光微结构层叠设在反射层的表面上;该导光板主体叠设在导光微结构层的表面上,导光板主体的周侧面为入光面,该入光面上叠设有滤光层;该增光膜贴覆在导光板主体的表面上,该微透镜膜贴覆在增光膜的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蚀刻模转印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转印膜片、导光板主体、增光膜以及微透镜膜;该转印膜片由蚀刻模转印形成,其包括有PP基材层、反射层和导光微结构层,该反射层叠设在PP基材层的表面,该导光微结构层叠设在反射层的表面上;该导光板主体叠设在导光微结构层的表面上,导光板主体的周侧面为入光面,该入光面上叠设有滤光层;该增光膜贴覆在导光板主体的表面上,该微透镜膜贴覆在增光膜的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蚀刻模转印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主体包括有采用PS材质模内复合挤出为一体的P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颖锋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