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贯流式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7929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0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贯流式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流均匀、出风稳定的贯流式风机一种贯流式风机,贯流式风机包括叶轮,叶轮内表面为曲线的蜗壳,叶轮和蜗壳之间设有由气流流过的第一气流区,蜗壳包括设置在叶轮上方的蒸发器、位于蒸发器下端的填充区和由气流流过的第二气流区、蜗舌口,蜗舌口设置在靠近出风口处,叶轮与填充区之间为由气流流过的第三气流区,叶轮设置在第一气流区、第二气流区、蜗舌口和第三气流区之间;叶轮转动时,风自进风口进入蒸发器形成气流,气流自第二气流区流入第一气流区,一部分气流延伸出风口排出,另一部分的气流在叶轮的带动下自蜗舌口进入并流经第三气流区后与第二气流区汇合,形成气流回路。

A cross flow fa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cross-flow fan, in particular to a cross-flow fan with uniform air flow and stable air outlet. The cross-flow fan comprises an impeller, a spiral case with a curved inner surface of the impeller, and a first air flow area flowing through the impeller and the spiral case, and the spiral case comprises a set on the impeller. A square evaporator, a filling area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evaporator and a second air flow area and a volute tongue port flowing through the air flow are arranged at the outlet, and a third air flow area flowing through the impeller and the filling area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air flow area, the second air flow area, the volute tongue mouth and the third air flow area. When rotating, the wind enters the evaporator from the air inlet to form the air flow, the air flow from the second air flow area into the first air flow area, part of the air flow extends out of the air outlet, the other part of the air flow driven by the impeller from the volute tongue into the third air flow area and flow through the second air flow area after confluence, forming the air flow loo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贯流式风机
本技术涉及贯流式风机
,具体涉及一种气流均匀、出风稳定的贯流式风机。
技术介绍
贯流式风机又叫横流风机,叶轮为多叶式、长圆筒形,具有前向多翼形叶片。叶轮旋转时,气流从叶轮敞开处进入蒸发器,穿过叶轮内部,从另一面蒸发器处排出,形成工作气流。是空调室内机及空气幕等使用率最广的风机,其结构简单,适于装载在扁平形或细长形的整机结构中,具有动压高,能够形成扁平而高速的气流,送风距离远等特点。但是贯流式风机内部流场非常复杂,气流速度场是非稳定的,现有的贯流式风机的叶轮内还存在一个负压区,气流在负压区内形成旋涡,中心位于蜗舌附近,旋涡的存在,使叶轮输出端产生循环流,在旋涡外,叶轮内的气流流线呈圆弧形。因此,在叶轮外圆周上各点的流速是不一致的,越靠近旋涡的涡心,速度愈大,越靠近蜗壳,则速度愈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气流均匀、出风稳定、舒适感强的贯流式风机。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贯流式风机,包括叶轮;内表面为曲线的蜗壳,罩设在所述叶轮的外侧,所述叶轮和所述蜗壳之间设有由气流流过的第一气流区,所述蜗壳包括设置在所述叶轮上方的蒸发器、位于所述蒸发器下端的填充区和由气流流过的第二气流区、蜗舌口,所述蜗舌口位于所述蜗壳和所述叶轮的最近处,且设置在靠近出风口处,所述叶轮与所述填充区之间为由气流流过的第三气流区,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气流区、所述第二气流区、所述蜗舌口和所述第三气流区之间;叶轮转动时,风自进风口进入所述蒸发器形成气流,所述气流自所述第二气流区流入所述第一气流区,一部分所述气流延伸出风口排出,另一部分的所述气流在所述叶轮的带动下自所述蜗舌口进入并流经所述第三气流区后与所述第二气流区汇合,形成气流回路。其中,所述蒸发器倾斜设置在所述蜗壳内,且所述蒸发器与进风方向呈一定夹角,所述蒸发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蜗壳的内侧顶壁,另一端倾斜设置在接水盘上方,所述填充区位于所述接水盘的下方。其中,所述蒸发器竖直设置在所述蜗壳内,且所述蒸发器与进风方向垂直,所述蒸发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蜗壳的内侧顶壁,另一端设置在接水盘上方,所述填充区位于所述接水盘的下方。其中,所述填充区相对所述叶轮的方向的侧边为凹陷设置。其中,所述填充区相对所述叶轮的方向的侧边为平面设置。其中,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风道,所述风道逐步收缩。其中,所述第二气流区的通道大于所述第一气流区的通道和所述第三气流区的通道。其中,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位于所述蜗壳的同一侧。其中,所述填充区为软性材质。其中,所述软性材质为海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贯流式风机,在原本容易形成旋涡的地方设置有填充区将这一空白处填充,使得气流在经过第三气流区后有规则的进入第二气流区并均匀混合,并随着叶轮的转动进出,不会形成旋涡使得气流不均匀、不稳定从而造成出风口气流不均,有喘气声,舒适感差。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贯流式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贯流式风机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2包括有:叶轮1、蜗壳2、出风口20、进风口21、接水盘22、第一气流区3、蒸发器4、填充区5、第二气流区6、蜗舌口7、第三气流区8、风道9、进风方向A。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一种贯流式风机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贯流式风机包括叶轮1、内表面为曲线的蜗壳2,罩设在所述叶轮1的外侧,将所述叶轮1包覆在所述蜗壳2内部,固定所述叶轮1,所述叶轮1和所述蜗壳2之间设有由气流流过的第一气流区3,所述蜗壳2包括设置在所述叶轮1上方的蒸发器4、位于所述蒸发器4下端的填充区5和由气流流过的第二气流区6、蜗舌口7,所述蜗舌口7位于所述蜗壳2和所述叶轮1的最近处,且设置在靠近出风口20处,所述叶轮1与所述填充区5之间为由气流流过的第三气流区8,在原本容易形成旋涡的地方设置有所述填充区5将这一空白处填充,使得气流在经过所述第三气流区8后有规则的进入所述第二气流区6并均匀混合,并随着所述叶轮1的转动进出,不会形成旋涡使得气流不均匀、不稳定从而造成出风口20气流不均,有喘气声,舒适感差。所述叶轮1设置在所述第一气流区3、所述第二气流区6、所述蜗舌口7和所述第三气流区8之间;当叶轮1转动时,风由进风方向A进入所述蒸发器4和进风口21形成气流,所述气流自所述第二气流区6流入所述第一气流区3,一部分所述气流延伸出风口20排出,另一部分的所述气流在所述叶轮1的带动下自所述蜗舌口7进入并流经所述第三气流区8后与所述第二气流区6汇合,形成气流回路,使得气流均匀、出风稳定、舒适感强。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蒸发器4倾斜设置在所述蜗壳2上,且所述蒸发器4与进风方向呈一定夹角,一方面可以将所述蒸发器4固定在所述蜗壳2内,另一方面也不会占用所述蜗壳2的过多空间,倾斜设置可进一步节省高度方向的空间,所述蒸发器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蜗壳2的内侧,另一端设置在接水盘22上方,所述填充区5位于所述蜗壳2的内壁顶壁,且所述填充区5位于所述接水盘22的下方,将所述填充区5安装在所述蜗壳2内壁,一方面可以支撑所述蒸发器4,另一方面也可将原本故意形成漩涡的空白处填充,防止气流不稳产生噪音。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蒸发器4竖直设置在所述蜗壳2内,且所述蒸发器4与进风方向垂直,一方面可以将所述蒸发器4固定在所述蜗壳2内,另一方面也不会占用所述蜗壳2的过多空间,竖直设置可进一步增大了所述进风口21的宽度,使得进风大,进一步,竖直设置使得接水盘22更加易于接水,所述蒸发器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蜗壳2的内侧顶壁,另一端设置在接水盘22上方,所述填充区5位于所述蜗壳2的内壁,且所述填充区5位于所述接水盘22的下方,将所述填充区5安装在所述蜗壳2内壁,一方面可以支撑所述蒸发器4,另一方面也可将原本故意形成漩涡的空白处填充,防止气流不稳产生噪音。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填充区5相对所述叶轮1的方向的侧边为凹陷设置,能够更好地控制与所述叶轮1之间的间隙,结构稳定,性能波动性小,能够提高所述贯流式风机的效率,降低所述贯流式风机功率。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填充区5相对所述叶轮1的方向的侧边为平面设置,使得气流通过时平稳,所述叶轮1性能波动性小。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进风口21至所述出风口20之间形成风道9,所述风道9逐步收缩,使气流通过所述叶轮1后,所述风道9均匀收窄,呈加速流道,使动压增加,更进一步增强了贯流式风机动压大的特点。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气流区6的通道大于所述第一气流区3的通道和所述第三气流区8的通道,流道均匀收窄,呈加速流道,使动压增加,更进一步增强了贯流式风机动压大的特点。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进风口21和所述出风口20均位于所述蜗壳2的同一侧,结构设置简单合理。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填充区5为软性材质,气流与所述软性材质接触碰撞后,所述软性材质可以将强大的气流场产生的噪音消减从而达到降噪作用。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贯流式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叶轮;内表面为曲线的蜗壳,罩设在所述叶轮的外侧,所述叶轮和所述蜗壳之间设有由气流流过的第一气流区,所述蜗壳包括设置在所述叶轮上方的蒸发器、位于所述蒸发器下方的填充区和由气流流过的第二气流区、蜗舌口,所述蜗舌口位于所述蜗壳和所述叶轮的最近处,且设置在靠近出风口处,所述叶轮与所述填充区之间为由气流流过的第三气流区,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气流区、所述第二气流区、所述蜗舌口和所述第三气流区之间;叶轮转动时,风自进风口进入所述蒸发器形成气流,所述气流自所述第二气流区流入所述第一气流区,一部分所述气流延伸出风口排出,另一部分的所述气流在所述叶轮的带动下自所述蜗舌口进入并流经所述第三气流区后与所述第二气流区汇合,形成气流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贯流式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叶轮;内表面为曲线的蜗壳,罩设在所述叶轮的外侧,所述叶轮和所述蜗壳之间设有由气流流过的第一气流区,所述蜗壳包括设置在所述叶轮上方的蒸发器、位于所述蒸发器下方的填充区和由气流流过的第二气流区、蜗舌口,所述蜗舌口位于所述蜗壳和所述叶轮的最近处,且设置在靠近出风口处,所述叶轮与所述填充区之间为由气流流过的第三气流区,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气流区、所述第二气流区、所述蜗舌口和所述第三气流区之间;叶轮转动时,风自进风口进入所述蒸发器形成气流,所述气流自所述第二气流区流入所述第一气流区,一部分所述气流延伸出风口排出,另一部分的所述气流在所述叶轮的带动下自所述蜗舌口进入并流经所述第三气流区后与所述第二气流区汇合,形成气流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贯流式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倾斜设置在所述蜗壳内,且所述蒸发器与进风方向呈一定夹角,所述蒸发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蜗壳的内侧顶壁,另一端倾斜设置在接水盘上方,所述填充区位于所述接水盘的下方。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密升李建国刘观林郑则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纽恩泰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