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valuation method for passenger flow efficiency of T type passageway in urban rail transit stations. The method includes: investigating the geometric attributes, topological structure and pedestrian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T-shaped corridor in urban rail transit sta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survey data; constructing the pedestrian social force simulation model of T-shaped corridor in urban rail transit station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field survey data; and according to the city. The pedestrian social force simulation model of T-shaped corridor in rail transit station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passenger flow efficiency of T-shaped corridor in urban rail transit sta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passenger flow efficiency of T-shaped corridor in different simulation scenarios are obtained. The model parameters adopted by the invention are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pedestrian walking behavior in the real scene, and the structured expression of the model parameters is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pedestrian walking behavior in the T-shaped structure channel, which is suitable for evaluating and quantifying the pedestrian walking efficiency in the T-shaped structure channel of subway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T字型通道的客流通行效率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轨道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T字型通道的客流通行效率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行人走行效率是保障城市轨道交通高效运营的前提。通道作为地铁站最常见的走行设施,通常是客流换乘、进出站的必要设施,根据数据统计,北京地铁采用通道换乘方式的比例接近50%,是所有换乘方式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考虑到运营、施工难度、设施维护、安全和造价等问题,地铁站内通道被建造为不同的结构,通常会出现通道交叉,形成T字型、Y字型、十字型等结构形式的通道,发生客流分流或汇聚的现象,这些交叉点往往就是车站客流流线的瓶颈点,在列车停站期间内由于单位时间客流剧增导致堵塞,甚至因为过度拥挤发生踩踏事故。因此,准确地分析地铁站T字型通道的通行效率,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高效安全运营,以及站内设施布局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行人流仿真模型主要分为宏观模型、中观模型和微观模型三大类,宏观模型将行人交通流近似为气体或流体,将流体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行人交通流的建模仿真中。较早的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T字型通道的客流通行效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T字型通道的几何属性、拓扑结构和行人流特性进行现场调研,对现场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基于现场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T字型通道的行人社会力仿真模型;根据所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T字型通道的行人社会力仿真模型,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T字型通道的客流通行效率进行仿真研究,得到不同仿真场景下T字型通道的客流通行效率的仿真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T字型通道的客流通行效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T字型通道的几何属性、拓扑结构和行人流特性进行现场调研,对现场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基于现场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T字型通道的行人社会力仿真模型;根据所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T字型通道的行人社会力仿真模型,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T字型通道的客流通行效率进行仿真研究,得到不同仿真场景下T字型通道的客流通行效率的仿真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T字型通道的几何属性、拓扑结构和行人流特性进行现场调研,包括:现场调研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T字型通道的几何属性和拓扑结构,该几何属性和拓扑结构包括通道宽度、长度、坡度以及转弯处的连接形式;采用人工跟随调查和视频采集调研两种方法调研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T字型通道的行人流特性,该行人流特性包括行人数量、性别、年龄及其相应的比例;携带行李的行人、结伴出行的行人以及走行时使用移动终端的行人所占比例;利用下面的公式(1)计算出客流密度:k=n/s(1)(1)式中:k为客流密度,人/m2;n为区域内行人总数;s为区域面积,m2;利用下面的公式(2)计算出客流走行速度:(2)式中:v为客流速度,m/s;L为走行距离,m;ti为第i个行人走完L的时间,s;N为行人个数;统计分析不同客流密度条件下行人走行速度的变化规律,得到行人走行速度—客流密度值的拟合方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现场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T字型通道的行人社会力仿真模型,包括:基于现场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构建行人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T字型通道的转弯区域所受的社会力模型,该社会力模型的表达式如下:式中:mi为行人质量;为行人在t时刻的速度;为行人自驱动力;为行人与其他行人的作用力的合力;为行人与周围障碍物之间的作用力的合力;ξi为随机变量:表示分段函数的系数,表示行人在转弯区域,则表示行人在非转弯区域;和分别表示行人在转弯区域受到的阻力和向心力;行人从转弯开始到结束按照角速度ω转过90°,行人转过的角度θ与行人运动的角速度ω之间存在以下关系:dθ/dt=ω(14)θt+Δt=θt+Δt×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杰,陈赛,贾利民,刘振涛,孙春伟,何亚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