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温面料及其织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760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0 1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控温面料,面料由棉或其它纤维与控温纤维进行混纺而成,棉或其它纤维和控温纤维的混纺重量比为20‑30%控温纤维和70‑80%棉或其它纤维,控温纤维是变相材料微胶囊植入到纤维后制成的纤维,其植入重量比为10‑30%变相材料微胶囊和70‑90%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会根据周围环境变化进行吸热或者放热,缓冲温度骤变,降低不适感。

An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control fabric and its weaving proces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control fabric, which is made by blending cotton or other fibers with temperature control fibers. The weight ratio of cotton or other fibers to temperature control fibers is 20_30% and 70_80% cotton or other fibers. Temperature control fibers are fibers made by implanting microencapsulated phase change materials into fibers, and their implantation weight is heavy. The mass ratio is 10. 30%, the microencapsulated phase change material and 70 90% 90% fiber. The invention can absorb or release heat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buffer the sudden change of temperature, and reduce the discomf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控温面料及其织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面料,特别是一种智能控温面料及其织造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使用的服饰或床上用品大多是具有保暖或自发热效果的,不能同时具有放热(散热)的功能。相变材料(PCM)在相变过程中能吸收和释放大量的相变潜热,可广泛应用于能量贮存和温度控制领域,如航天领域,就是使用了变相材料转变来实现吸热和放热的功能。根据相变方式分类,相变材料可分为固-固相变材料和固-液相变材料;而按物质属性,可分为无机盐相变材料、有机小分子相变材料和高分子相变材料。现有的控温面料,是在普通面料上浸染相变材料,随着面料的洗涤会将相变材料洗掉,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效果明显、使用寿命长的智能控温面料及其织造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控温面料,该面料由棉或其它纤维与控温纤维进行混纺而成,棉或其它纤维和控温纤维的混纺重量比为20-30%控温纤维和70-80%棉或其它纤维,控温纤维是变相材料微胶囊植入到纤维后制成的纤维,其植入重量比为10-30%变相材料微胶囊和70-90%纤维。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其它纤维包括人造纤维素纤维、羊绒、天丝、人造蛋白质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混纺重量比为25%控温纤维和75%天丝。一种智能控温面料的织造工艺,具体步骤如下:A、制备控温纤维:在纤维的生产过程中,把变相材料微胶囊植入到纤维中,植入重量比为10-30%变相材料微胶囊和70-90%纤维;B、制备纱线:将棉或其它纤维与控温纤维纱线进行混纺,混纺重量比为20-30%控温纤维和70-80%棉或其它纤维;C、将得到的混纺纱线进行纺纱、织造、印染和后整理得到成品面料,纺纱依次经过的机器为:圆盘式抓棉机→混开棉机→梳针式开棉机→双振动给棉箱→单打手成卷机→梳棉机→并条机→带自调匀整→悬锭式粗纱机→细纱机→自动络筒机,织造的工艺包括整经→浆纱→穿筘→提花织机→验布→折布→打包→入库,织造工艺,具体步骤如下:a、整经:对经纱进行分批整经,卷绕成浆轴,整经车速250-450米/分钟;b、浆纱:将整经后的纱线通过浆槽浸轧浆液,温度80-90℃,上浆率6-8%再经过烘房烘干,烘房温度105-115℃,上浆和烘干连续就浆纱速度45-65米/分钟,纱线伸长率控制为为1-1.2%;c、穿综:根据面料穿综法、入筘方式,将纱线先后穿入综丝和钢筘;d、织造:将穿好的纱线进行织造,按面料起综组织、上机纬密工艺参数,将纱线织造成面料,织机车速为450-480转/分钟。印染包括前处理和染色,前处理为采用双氧水6%-7%、液碱3%-4%、低泡精练剂SF-10.2%-0.7%、浴中宝C0.5%-1.5%、除氧酶TZXYR0.05%-0.15%和冰醋酸0.1%-0.4%组成的前处理剂在95℃下处理40-60min,染色依次为面料染色、水洗、脱水、染棉、水洗、固色、水洗。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智能控温:本专利技术会根据周围环境变化进行吸热或者放热,缓冲温度骤变,如降低因升温过快而导致的踢被子频率和起夜时间过长导致的被子内温度骤降而引发的肌肤不适应感;2、优良的可纺性能:控温纤维可以与各种纤维混纺,如棉、莫代尔、天丝、竹、麻以及各种化纤等。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说明中省略了与本专利技术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智能控温面料,该面料由棉或其它纤维与控温纤维进行混纺而成,该面料由棉或其它纤维与控温纤维进行混纺而成,棉或其它纤维和控温纤维的混纺重量比为10%控温纤维和90%棉或其它纤维,控温纤维是变相材料微胶囊植入到纤维后制成的纤维,其植入重量比为10%变相材料微胶囊和90%纤维。控温纤维是通过微胶囊技术包覆相变调温材料的一种功能性天然再生纤维,它不同于无机生命,具有“感知”和“知觉”,能以潜热交换方式吸收或释放热量,使纺织品处于人体最舒适的温度范围。其它纤维包括人造纤维素纤维、羊绒、天丝、人造蛋白质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控温纤维可以与各种纤维混纺,如棉、莫代尔、天丝、竹、麻以及各种化纤等,具有优良的可纺性能。一种智能控温面料的织造工艺,具体步骤如下:A、制备控温纤维:在纤维的生产过程中,把变相材料微胶囊植入到纤维中,植入重量比为10%变相材料微胶囊和90%纤维;B、制备纱线:将棉或其它纤维与控温纤维纱线进行混纺,混纺重量比为10%控温纤维和90%棉或其它纤维;C、将得到的混纺纱线进行纺纱、织造、印染和后整理得到成品面料,纺纱依次经过的机器为:圆盘式抓棉机→混开棉机→梳针式开棉机→双振动给棉箱→单打手成卷机→梳棉机→并条机→带自调匀整→悬锭式粗纱机→细纱机→自动络筒机,织造的工艺包括整经→浆纱→穿筘→提花织机→验布→折布→打包→入库,织造工艺,具体步骤如下:a、整经:对经纱进行分批整经,卷绕成浆轴,整经车速250-450米/分钟;b、浆纱:将整经后的纱线通过浆槽浸轧浆液,温度80-90℃,上浆率6-8%再经过烘房烘干,烘房温度105-115℃,上浆和烘干连续就浆纱速度45-65米/分钟,纱线伸长率控制为为1-1.2%;c、穿综:根据面料穿综法、入筘方式,将纱线先后穿入综丝和钢筘;d、织造:将穿好的纱线进行织造,按面料起综组织、上机纬密工艺参数,将纱线织造成面料,织机车速为450-480转/分钟。印染包括前处理和染色,前处理为采用双氧水6%-7%、液碱3%-4%、低泡精练剂SF-10.2%-0.7%、浴中宝C0.5%-1.5%、除氧酶TZXYR0.05%-0.15%和冰醋酸0.1%-0.4%组成的前处理剂在95℃下处理40-60min,染色依次为面料染色、水洗、脱水、染棉、水洗、固色、水洗。实施例2一种智能控温面料,该面料由棉或其它纤维与控温纤维进行混纺而成,该面料由棉或其它纤维与控温纤维进行混纺而成,棉或其它纤维和控温纤维的混纺重量比为25%控温纤维和75%棉或其它纤维,控温纤维是变相材料微胶囊植入到纤维后制成的纤维,其植入重量比为20%变相材料微胶囊和80%纤维。控温纤维是通过微胶囊技术包覆相变调温材料的一种功能性天然再生纤维,它不同于无机生命,具有“感知”和“知觉”,能以潜热交换方式吸收或释放热量,使纺织品处于人体最舒适的温度范围。其它纤维包括人造纤维素纤维、羊绒、天丝、人造蛋白质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控温纤维可以与各种纤维混纺,如棉、莫代尔、天丝、竹、麻以及各种化纤等,具有优良的可纺性能。一种智能控温面料的织造工艺,具体步骤如下:A、制备控温纤维:在纤维的生产过程中,把变相材料微胶囊植入到纤维中,植入重量比为20%变相材料微胶囊和80%纤维;B、制备纱线:将棉或其它纤维与控温纤维纱线进行混纺,混纺重量比为25%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控温面料,其特征在于:该面料由棉或其它纤维与控温纤维进行混纺而成,棉或其它纤维和控温纤维的混纺重量比为20‑30%控温纤维和70‑80%棉或其它纤维,控温纤维是变相材料微胶囊植入到纤维后制成的纤维,其植入重量比为10‑30%变相材料微胶囊和70‑90%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控温面料,其特征在于:该面料由棉或其它纤维与控温纤维进行混纺而成,棉或其它纤维和控温纤维的混纺重量比为20-30%控温纤维和70-80%棉或其它纤维,控温纤维是变相材料微胶囊植入到纤维后制成的纤维,其植入重量比为10-30%变相材料微胶囊和70-90%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温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纤维包括人造纤维素纤维、羊绒、天丝、人造蛋白质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控温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重量比为25%控温纤维和75%天丝。4.一种智能控温面料的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A、制备控温纤维:在纤维的生产过程中,把变相材料微胶囊植入到纤维中,植入重量比为10-30%变相材料微胶囊和70-90%纤维;B、制备纱线:将棉或其它纤维与控温纤维纱线进行混纺,混纺重量比为20-30%控温纤维和70-80%棉或其它纤维;C、将得到的混纺纱线进行纺纱、织造、印染和后整理得到成品面料,所述纺纱依次经过的机器为:圆盘式抓棉机→混开棉机→梳针式开棉机→双振动给棉箱→单打手成卷机→梳棉机→并条机→带自调匀整→悬锭式粗纱机→细纱机→自动络筒机,所述织造的工艺包括整经→浆纱→穿筘→提花织机→验布→折布→打包→入库,所述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惠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康溢臣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